皇兄何故造反? 第66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除了肆虐的海盗之外,船队到达各国,还要防备的是当地的百姓和军队。
  不要以为远在西洋的那些小国,真的就是听说了大明的名声,所以慕名而来,臣服朝贡。
  那一个个,都是被打服的!
  郑和下西洋,最多的时候,海船多达两百余艘,基本上每一次出海,人数都多达数万人。
  而这数万人当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多达五个卫的官军。
  与其说郑和率领的是一支船队,不如说他率领的其实是一支军队,与其说郑和下西洋是一个政治行动,其实倒不如说,这是一个军事行动。
  这样的兵力,加上大明出色的造船技术建造出的坚固海船,在西洋当中,几乎是所向无敌的存在。
  正因如此,郑和所到之处,那些个番邦小国,才会忙不迭的奉出国书,宣布臣服,遣使朝觐。
  要是大明真的派过去的是一支普通的船队,别说是让这些小国臣服了,不被抢都算好的了。
  但是,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给国家带来的压力巨大。
  不夸张的说,郑和七下西洋,对于朝廷来说,就跟打了七场大仗没什么区别。
  这中间,可不止是银钱粮草那么简单。
  建造宝船,需要大量的人手,数万人出海需要的粮食,起运到港口,也需要大量的人手,船上大多数都是官军,吃喝拉撒都需要照料,还是需要大量的人手。
  那这些人从哪来?自然是征发徭役!
  不可否认的是,郑和下西洋
  ,的确带回了很多珍奇异宝,而且让大明国威煊赫西洋,引得诸国朝觐。
  但是,代价是每次下西洋,要消耗数以万计的钱粮。
  更重要的是,残酷的海上风波,不时出现的海盗,还有每到一地,都有可能发生的武装冲突,让每次出海,军民死伤都要数以千计。
  所以事实上,对于大明朝廷来说,废止下西洋,并非是毫无理由的。
  从利弊得失的角度来衡量,下西洋的回报,的确远远不如支出。
  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下西洋的一应支出,譬如宝船的建造,官军的粮饷,征发徭役的补银,都是由国库承担,皇帝需要出的,就是赏赐给西洋诸国的珍奇器物。
  但是,朝廷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下西洋带回来的珍奇异宝,却全进了皇帝的内承运库。
  对于皇帝来说,拿些绸缎布匹,瓷器茶叶这些不值钱的玩意,就能换到一大堆珍珠玛瑙,象牙宝石,而且,还能得到西洋诸国的臣服,自然是名利双收的好事。
  可是,对于朝廷来说,就是纯纯的赔本还不赚吆喝,这种事,也难怪朝臣们都不愿意干。
  不过,所幸的是,如今距离永乐朝才过不久,太宗皇帝余威犹在,没有人敢对郑和七下西洋的对错过分议论,朝廷上,也没有形成像大明后期一样的舆论氛围,提起郑和下西洋,便说是劳民伤财,毫无正面评价。
  眼下,下西洋对于大明朝廷来说,还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只不过因为宣德以后,天子幼弱,之后朝廷又动荡不堪,所以一直没有人提起此事而已。
  就算是现在,沉翼等人反对下西洋的理由,也就是国库空虚,支撑不起而已,这和他们反对在这个时候再起战端,是同样的出发点,并没有刻意针对下西洋而发议论。
  这一点,还是颇让朱祁玉感到欣慰的。
  要知道,最晚到成化朝为止,朝中对于此事的舆论风向,便已然发生了改变。
  那时,朱祁玉的好大侄儿想索要郑和下西洋的海图,旨意下到兵部,刘大夏区区一个车驾司郎中,就敢堂而皇之的驳斥来使,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