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第910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这桩事,一直就卡在这,礼部明里暗里的,都是推脱之词,朱徽煣自己,虽然想让朱音埑回来,但是,倒也不至于因此跟礼部闹起来,所以一来二去的,就拖到现在了。
  这些朱祁钰自然是知道的,不过,他考虑的和朱徽煣有所不同,召诸王进京,首先当然是动静太大。
  更重要的原因是,现在正值整饬军屯之时,诸王本就对朝廷有所不满,有些藩王,只怕也不愿在这个时候进京。
  而且,有伊王的先例在前,这个时候召他们进京,很容易被视为朝廷要对他们动手。
  还是那句话,诸王虽然不复当年的声势,但是在地方上的影响力,仍旧不可小觑,又是尊长宗亲,一旦他们闹将起来,丢了颜面事小,真的闹出什么乱子,可是大事。
  因此,考虑良久,朱祁钰到最后还是决定选一个折中的法子。
  “不过,话虽如此,亲亲之道也不可轻忽,朕也知道,这些日子有不少长辈给叔祖写信,想要进京朝拜,既是如此,朕也不好太不近人情。”
  “朕回头会给礼部下一道旨意,各地藩王宗室,如有想入京朝拜者,如若已经递过奏疏,或者写了家信给叔祖的,准其入京,由礼部安排。”
  “自明岁起,除朝廷依照典制召入京师朝拜者,年节之时,各宗室若需入京朝拜,提前半年呈递奏疏,待朝廷奏准后,允其入京后,便可自十月起,陆续启程赴京朝拜。”
  第980章 老胡从不摸鱼
  乾清宫中,朱徽煣坐在墩子上,听到天子平静的话音,不由愣了愣神。
  这么大的事,就这么定了?
  大明对于宗藩的管理,一般情况下,遵循着两条原则,一个是太祖皇帝颁行的《皇明祖训》,这是所有宗藩事务的最根本法令。
  甚至于,就连当初太宗皇帝靖难,也是打着“朝无正臣,内有奸恶,亲王可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这一条兴兵而起。
  当然,后来建文失踪,那所谓的天子密诏,也就没人提了,流程上来说,是有问题的,但是,总归是有依据的。
  除此之外,另一条原则,就是历代先皇针对各地藩王的各种旨意,这些旨意,在不违反皇明祖训已有内容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藩王,逐渐完善了各种情况,进一步限制了藩王的权力。
  但是总的来说,这些旨意,基本上都是借着皇明祖训没规定清楚或者有争议的模湖地带,进行调整的。
  而且,通常不会是什么大规模的调整,大都是某些藩王犯错之后,朝廷对其进行处置,训戒,然后收走某些权力。
  简单地说,就是一王一策,各有不同,虽然总体上是在收紧的,但是手段相对温和的多。
  正因如此,朱徽煣才会感到意外。
  刚刚天子说的虽然轻描澹写,但是,这道诏命,却是针对于全体宗室的。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天子的这道诏命,和皇明祖训,是有冲突的!
  踌躇片刻,朱徽煣有些坐立不安,试探着开口,道。
  “陛下,朝廷对诸王朝觐已有典制,年节下宗室大批进京,似乎和典制相悖,是否要再考虑一下?”
  当初太祖皇帝分封诸王,自然也对诸王的朝觐有所规定。
  还是那句话,太祖皇帝对于藩王的态度,其实有些矛盾,既觉得只有自家人可信,指着他们藩屏各地,但是,同时又怕藩王权力过大,生出乱局来。
  所以,皇明祖训当中,有相当大的篇幅,规定的都是诸王和天子相见的各种场景。
  按照皇明祖训的规定,诸王需每年皆需朝觐天子,但是,在朝觐的顺序上,却有严格的限制。
  简单的说,由嫡至庶,由长至幼,轮流朝觐,而且,不许一时同至,一王来朝后,还国无虞,别王方可来朝。
  这条规定,既是为了防止诸王借朝觐之机私下勾连,也是为了保护诸王,不会被朝中奸臣给一起害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