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第109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金尚书,开始吧?”
  于是,金濂点了点头,面色也变得严肃起来,道。
  “陈英,今日本官奉旨,传召你来问话,第一个问题……”
  …………
  似乎是因为有舒良在场,整个问询的过程,陈英都十分紧张,生怕这位东厂大珰看出什么来,或者插手问询什么。
  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舒良从头到尾,就只是坐在一旁听着,并没有多说半句话,好像他今天,确实就只是来听听而已。
  很快,大半个时辰过去,金濂自觉问的差不多了,便转向一旁的舒良,问道。
  “舒公公,大致的情况便是如此了,公公可还有疑问之处?”
  “咱家只是来听审,金尚书不必顾及咱家。”
  舒良依旧是那副万年不变的笑容。
  而金濂对此也明显早有预料,点了点头,转向一旁的陈英,道。
  “今日便到此为止,陈英,你今日所说的一切,都会成为供词,你现在身有嫌疑,回去之后,不可随意外出,若有什么细节遗漏之处,本官随时会对你再行问话。”
  “多谢尚书大人。”
  陈英早就受够了这种气氛,他总感觉,对面的舒良看他的眼神不太对劲儿,总是让人觉得寒气直冒。
  因此,听了金濂的话,他连忙拱手行礼,一步也不肯多留的离开了刑部大堂。
  看着陈英这副急促的样子,舒良的眼神微眯,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紧接着,他便也朝着金濂告辞,离开了刑部……
  第1161章 小小季同
  陈循的这桩案子,在朝野上下引发了不少议论,但是,也并没有延续很久。
  原因就在于,刑部勘问了陈英和王铉之后,除了将两者各自禁闭在府,并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后来有御史在朝上问起,刑部便答复说,核实证词需要时间,有关键证人不在京城,于是,朝堂上的官员,也便渐渐的偃旗息鼓了。
  八月天气,已经渐渐凉了下来,严酷的暑热总算过去,清风为人们带来一丝清凉。
  朱祁钰看着眼前的奏疏,神色有些忧虑,兵部的奏报送了上来,于谦围而剿之的策略总算是起了效用,这段日子以来,捷报频传,按最近的这份军报来看,至少漳州周围的倭寇,已经基本都被肃清了。
  再下一步,于谦会以此为基点,一步步的向周围推进,这本来应该是让人高兴的事,但是,朱祁钰却着实高兴不起来。
  如今代王府基本落成,漳州的倭寇也都处理了,可皇店派出的商船,依旧没有任何要归程的迹象,大海茫茫,商船此去,别说什么时候能够回来的,能不能回来,都是个问题。
  除此之外,户部这段时间,也不断地在哭穷,这不是沈尚书在闹事,而是实实在在的,国库没钱了。
  这一年下来,雪灾,旱灾,水灾,各种灾害,国库基本处于出多进少的状态,再加上去年的年景也不好,前些年因为互市攒下来的那点底子,早就被折腾没了。
  事实上,能够撑到现在,已经是十分不容易了。
  皇庄的设立,让各地减少了大批的流民,朝廷也就得以减少大部分的精力用于安置流民,除此之外,刑部那边查封的十几个贪官府邸的家产,再加上内库的积蓄,也提供了很多的支持,这才支撑到了现在。
  但是,这也快到极限了,毕竟,数万大军在外,靡耗不轻,尽管于谦在剿倭的过程当中,查封了诸多当地的乡绅之家,极大的缓解了军费的压力,可是,朝廷也依旧要承担很大一部分。
  所以,到此为止,如果再不想办法筹钱的话,那么,最多再过三个月,大军就必定要准备归朝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