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农民相亲记[种田]_分卷阅读_158(3 / 4)
想到这里,秦黎悄悄地摸了一下肚皮,暗道,小蝌蚪啊小蝌蚪,你们要争气啊!努力游到大洋彼岸,那我的革命就算成功了!
***
冬季是赚头最好的季节,游客实在太多,房间供不应求,而且来滑雪的都是有钱人,哪怕开出天价,也照样有人来住。于是,秦黎决定坐地起价,将房价提高了百分之五十,一个晚上一套房收一百五,就这样还照样客满。
壹号居一楼本来是个饭店,但自从穆勒被抓后,就一直空关着。要把饭店改装成房间,这有点困难,毕竟格局都不一样,要不做中餐生意?
秦黎在心里计较了一番,一个厨师再便宜,每月也要给一千五。这么大个饭店,一个跑堂肯定不够,再加上打杂,光薪水支出就在七八千了,还要安排他们住。住所是真问题,他们十一套房子可都投入使用了,要拿一套出来给大厨住,岂不是一天就要损失一百?一个月下来那就是三千,这样一算,怎么都觉得是得不偿失啊!
再说,中餐馆油烟重味道浓,十里开外就能闻着味,把空气污染了,会遭村民投诉。可这么大一栋饭店,一百来个位置,就这么空关着,也着实太浪费了。
秦黎想半天,突然灵机一动,既然德国人这么喜欢吃饺子,那就开饺子馆好了。饺子不用煎炸,没有油烟,既方便制作,又能弘扬中国文化,而且成本还低呢,连大厨都不用请,自己就能搞定。
把这个主意和三个股东一商量,立即得到了赞成,曲丹妮尤其高兴,道,“以后我周末就来你这改善伙食了。”
托马斯本来就是饺子的脑残粉,听秦黎想开饺子馆,更是全身心支持,主动担任跑堂这一重任。
心动不如行动,秦黎立即将计划投入实施,壹号居整一栋楼都属于他们的,不需要考虑租金。而且,这里本来就是饭店,有厨房有门面,不需要大规模改造,最多就是刷新一下,基本没什么成本。
现在是大冬天,严森也没什么农活干,三人闲在家没别的事,就忙着捏面团掐馅儿做饺子。
秦黎第一次开餐馆,没有经验,虽然托马斯和严森都爱吃饺子,但他们不代表所有德国人。所以心中没有谱,也不确定饺子馆开出来,会不会有人来捧场。太复杂的就算了,只搞三种基本款,白菜猪肉,白菜牛肉和香菇鸡肉。要是生意好,以后再慢慢开发。
三种口味各做了三百只,托马斯大叫着做少了。秦黎没理他,这东西虽说可以冷冻,但总是新鲜得好吃。
她决定先试营业一个星期,要是有生意,能做下去,就正式开张。要是没生意,就在家歇着省点力气。
一开始,大家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没想到,竟然一炮开门红,上馆子的人还真不少。
秦黎有些飘飘欲仙,觉得中国饺子果然神奇,是个人就爱吃啊!后来和客人聊了几句才知道,原来这附近方圆十里之内,都没有餐馆。他们滑雪回家,饿着肚子没地方吃饭,所以逮着啥吃啥。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垄断经营啊!
秦黎不由泄气,还以为我中华美食从此可以走上征服世界的巅峰了呢。
不过被饺子征服人生的回头客也是真有的,一个挪威大叔在他们店里吃了一星期的饺子,沾着辣酱油,把三种口味轮流吃一遍,临走前还想买生的回去。
还有一个滑雪团,也是北欧来的,都是一些小年轻,吃饺子吃high了,问秦黎有没有红酒卖?
吃个饺子还要配红酒,真是闻所未闻。
本着客人是上帝的心理,秦黎还是跑去施罗德先生家,问他买了一瓶红酒。施罗德家有葡萄园,所以自己酿制了很多红酒,正愁着没地方卖。听秦黎这么一说,立即慷慨解囊,拿出了十瓶给她,让她放在饭店里帮忙卖。到时候,要是卖出去了,就还他一个成本好了。
自从有这挪威小团体创出红酒饺子配的新意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连村里的人都要时不时来一盘饺子,外加一瓶红酒。
秦黎很是感叹,吃饺子那么多年,才知道,原来饺子不是要沾醋才好吃,而是配红酒啊。一口饺子一口红酒,这才真绝色。
一个星期后,秦黎数了数卖饺子赚到的钱,竟然也有千把块,关键是饺子的成本便宜啊,一天做九百个也才花二十块钱。这是连卖个饺子也能发家致富的节奏啊!
既然决定正式开张营业,就要像模像样,秦黎特地去定了一块牌匾,上面龙飞凤舞地用书法写着五个汉字:绝色饺子馆。德语叫china jiaozi。
滑雪高峰带动了饮食消费,一天做一千个饺子都不够,秦黎只好加量,一种口味做五百个,一共一千五。来的早有的选,来的晚就没的选,有啥吃啥。因不是主营业务,再加上人工有限,秦黎也不黑心,买完拉到。一周七天,营业六天,星期一休息,饭店就开六个小时,十一点到十四点,然后十七点到二十点。
秦黎将饺子馆拍了照上传微博和facebook,顿时引来了不少关注,在阿尔卑斯山脚下开了这么一个来自于中国的饺子馆,也是挺奇葩的,感觉有点像新龙门客栈。
有网友开玩笑地说,有没有卖人肉包子啊?
哈哈,只有人肉饺子。 ↑返回顶部↑
***
冬季是赚头最好的季节,游客实在太多,房间供不应求,而且来滑雪的都是有钱人,哪怕开出天价,也照样有人来住。于是,秦黎决定坐地起价,将房价提高了百分之五十,一个晚上一套房收一百五,就这样还照样客满。
壹号居一楼本来是个饭店,但自从穆勒被抓后,就一直空关着。要把饭店改装成房间,这有点困难,毕竟格局都不一样,要不做中餐生意?
秦黎在心里计较了一番,一个厨师再便宜,每月也要给一千五。这么大个饭店,一个跑堂肯定不够,再加上打杂,光薪水支出就在七八千了,还要安排他们住。住所是真问题,他们十一套房子可都投入使用了,要拿一套出来给大厨住,岂不是一天就要损失一百?一个月下来那就是三千,这样一算,怎么都觉得是得不偿失啊!
再说,中餐馆油烟重味道浓,十里开外就能闻着味,把空气污染了,会遭村民投诉。可这么大一栋饭店,一百来个位置,就这么空关着,也着实太浪费了。
秦黎想半天,突然灵机一动,既然德国人这么喜欢吃饺子,那就开饺子馆好了。饺子不用煎炸,没有油烟,既方便制作,又能弘扬中国文化,而且成本还低呢,连大厨都不用请,自己就能搞定。
把这个主意和三个股东一商量,立即得到了赞成,曲丹妮尤其高兴,道,“以后我周末就来你这改善伙食了。”
托马斯本来就是饺子的脑残粉,听秦黎想开饺子馆,更是全身心支持,主动担任跑堂这一重任。
心动不如行动,秦黎立即将计划投入实施,壹号居整一栋楼都属于他们的,不需要考虑租金。而且,这里本来就是饭店,有厨房有门面,不需要大规模改造,最多就是刷新一下,基本没什么成本。
现在是大冬天,严森也没什么农活干,三人闲在家没别的事,就忙着捏面团掐馅儿做饺子。
秦黎第一次开餐馆,没有经验,虽然托马斯和严森都爱吃饺子,但他们不代表所有德国人。所以心中没有谱,也不确定饺子馆开出来,会不会有人来捧场。太复杂的就算了,只搞三种基本款,白菜猪肉,白菜牛肉和香菇鸡肉。要是生意好,以后再慢慢开发。
三种口味各做了三百只,托马斯大叫着做少了。秦黎没理他,这东西虽说可以冷冻,但总是新鲜得好吃。
她决定先试营业一个星期,要是有生意,能做下去,就正式开张。要是没生意,就在家歇着省点力气。
一开始,大家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没想到,竟然一炮开门红,上馆子的人还真不少。
秦黎有些飘飘欲仙,觉得中国饺子果然神奇,是个人就爱吃啊!后来和客人聊了几句才知道,原来这附近方圆十里之内,都没有餐馆。他们滑雪回家,饿着肚子没地方吃饭,所以逮着啥吃啥。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垄断经营啊!
秦黎不由泄气,还以为我中华美食从此可以走上征服世界的巅峰了呢。
不过被饺子征服人生的回头客也是真有的,一个挪威大叔在他们店里吃了一星期的饺子,沾着辣酱油,把三种口味轮流吃一遍,临走前还想买生的回去。
还有一个滑雪团,也是北欧来的,都是一些小年轻,吃饺子吃high了,问秦黎有没有红酒卖?
吃个饺子还要配红酒,真是闻所未闻。
本着客人是上帝的心理,秦黎还是跑去施罗德先生家,问他买了一瓶红酒。施罗德家有葡萄园,所以自己酿制了很多红酒,正愁着没地方卖。听秦黎这么一说,立即慷慨解囊,拿出了十瓶给她,让她放在饭店里帮忙卖。到时候,要是卖出去了,就还他一个成本好了。
自从有这挪威小团体创出红酒饺子配的新意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连村里的人都要时不时来一盘饺子,外加一瓶红酒。
秦黎很是感叹,吃饺子那么多年,才知道,原来饺子不是要沾醋才好吃,而是配红酒啊。一口饺子一口红酒,这才真绝色。
一个星期后,秦黎数了数卖饺子赚到的钱,竟然也有千把块,关键是饺子的成本便宜啊,一天做九百个也才花二十块钱。这是连卖个饺子也能发家致富的节奏啊!
既然决定正式开张营业,就要像模像样,秦黎特地去定了一块牌匾,上面龙飞凤舞地用书法写着五个汉字:绝色饺子馆。德语叫china jiaozi。
滑雪高峰带动了饮食消费,一天做一千个饺子都不够,秦黎只好加量,一种口味做五百个,一共一千五。来的早有的选,来的晚就没的选,有啥吃啥。因不是主营业务,再加上人工有限,秦黎也不黑心,买完拉到。一周七天,营业六天,星期一休息,饭店就开六个小时,十一点到十四点,然后十七点到二十点。
秦黎将饺子馆拍了照上传微博和facebook,顿时引来了不少关注,在阿尔卑斯山脚下开了这么一个来自于中国的饺子馆,也是挺奇葩的,感觉有点像新龙门客栈。
有网友开玩笑地说,有没有卖人肉包子啊?
哈哈,只有人肉饺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