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家的长孙媳_分卷阅读_370(2 / 4)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后金一事,皇上是想着借岺公事件,助唐党声威,让更多朝臣附议兴兵讨伐后金。”
兰庭把局势看得明白,但春归也知道他会寸步不让,担心固然担心,也不能在这些社稷大事上乱出主意,本是岁月静好的生活就突生了些愁闷,又怎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这天春归刚好收到了父亲的家书。
顾济沧高中金榜后授职翰林院修撰,到华晏三年才自请了外任为官,时今任南康知府,因长子华彬业已考中进士留六部观政,所以只有莫问陪同义父赴职,春归对自家三哥吊儿郎当的性情极不放心,生怕他照顾不好父亲的起居,所以时常去信问候父亲安康,而顾济沧便是公务繁忙,收到女儿的家书后也会立时亲笔回信,而这回的家书,也照旧是道平安而已。
春归把父亲的手书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才收到匣椟里放好,总想着这段时间心绪不宁,生怕透露于笔端,岂不反而惹得父亲远在异乡也担忧京里的事,故而便没急着再写回信。
正喝着沉香饮休身宁神,怎知道梅妒掀了帘子进来,说起一件汤回在外头打听得知的大事。
“好端端的,外头都在传言安平郡王竟突然薨了,汤回不敢拿道听途说一事禀报给大奶奶,特意去安平王府外头兜了几圈,果不其然瞧见大门口白幡都挂了起来,院墙里头哀哭阵阵,不多久,又见一队锦衣卫直奔进王府里去,还有巡卫在驱散围观的闲人。”
春归只觉一阵心慌。
虽她一时半会儿理不清头绪,莫名便觉这件事故大大不妙,几乎想立时去寻易夫人打听,到底忍住了,兰庭这三日又恰好轮到了在内阁值夜,不能回太师府,春归好容易等到三叔父回府,才赶去询问详细。
赵清城证实了传言不假:“数日前,宗正寺才获报安平王府的一个婢女有了身孕,安平王上书,为那婢女请赐选侍名位,怎知今早,安平王与那姬人却双双为府里的内侍刺杀,刺客竟然也刎颈自裁,皇上得
报后雷霆震怒。”
春归这时也已有了几分冷静,蹙眉道:“皇上追封安平王之父为孝穆皇帝,必是因为先帝遗令,先帝废安平王储位并下令将其软禁于王府,心中必定不忍,却也知道只能如此才能彻底打消皇上的猜忌,所以先帝势必也有遗令,叮嘱皇上不可再对安平王有加害之意。但前段时间市井便有流言诽语,私议皇上对安平王一直仍有防范,且有意断了孝穆皇帝一系子嗣,而今安平王府的姬人刚刚被证实有孕,竟与安平王一同被刺杀……京中岂不更会兴生诽议质疑皇上残害血亲子侄?”
“所以皇上才不能掩盖安平王的死因,否则无法平息诽议,需知先帝宣告天下的传位诏书,可是赞诩皇上友睦手足心怀仁厚,倘若不能证实安平王之死与皇上无关……有负先君寄重,必然大损今上尊威。”赵清城也紧蹙着眉:“皇上已经下令锦衣卫彻察此案。”
春归忧愁道:“侄妇心中着实不安,就怕这事故是针对太师府的阴谋。”
三夫人一听这话也焦虑起来,问道:“老爷可见着了兰庭,兰庭如何分析?”
赵清城摇头:“如今我在都察院任职,与兰庭在朝廷是不便私见的,且今日发生此等大事,内阁几位相臣也都被皇上诏入乾清宫商议了,不过,皇上授令的是陶啸深督办此案,陶啸深应当不至于对太师府不利。”
岂知次日清晨,春归刚刚才处理完早间的常规事务,汤回便慌里慌张赶来了斥鷃园,告诉一件晴天霹雳。
是沈阁老府上的家人悄悄来了太师府,告知昨晚,皇上忽然下令将兰庭缉拿关押诏狱!
“诏狱?皇上因何将内阁相臣押禁诏狱!”春归大惊失色。
“沈学士府的来人只敢透露,是与安平王遇刺案有关!”
这天阳光似乎格外炙烈,晃得春归两眼金星,但她愣怔只有数息时间,便下决心,她不能只在太师府等待,她要立时入宫求见皇后。
明珠是从慈宁宫听说了兰庭身陷诏狱一事,一时也是忧急,但这回连惠嫔都不知应当如何应对才好,只建议莫不如请易夫人入宫商量,明珠正举棋不定,又听闻瑶雪似在喝斥什么人,她隔着窗唤了一声,瑶雪须臾便入。
“是哪个宫人犯了大错不成,可少见你这样肃厉。”
“是一个小宫人不知在外头听了什么话,跟人嚼舌。”瑶雪语焉不详。
明珠蹙眉道:“私议什么闲话,才气得你这么疾言厉色的?”
瑶雪犹豫,缄默不语。
明珠越发心浮气躁:“而今是什么情势,你竟还把事藏着噎着,若再有个耽延,造成的后果我都怕担当不起。”
瑶雪见皇后发了急,才不敢再瞒,膝跪着禀道:“也不知那奴婢从哪里听来的话,竟敢说……说皇上对顾夫人……早年间还是先帝一朝,东宫册封大典上,发生了什么珍珑杀局,是已经故世的陶才人说漏了皇上爱慕顾夫人,又说这回皇上怒急下令将赵阁部关押诏狱,是意图逼迫赵阁部与顾夫人…
…”
话说得仍是结结巴巴,明珠却也听明白了,拍案大怒道:“真该死,在这节骨眼上宫里竟然起了如此不堪的谣言,唤那奴婢进来,我要亲自审她究竟是听什么人在毁谤君上!” ↑返回顶部↑
兰庭把局势看得明白,但春归也知道他会寸步不让,担心固然担心,也不能在这些社稷大事上乱出主意,本是岁月静好的生活就突生了些愁闷,又怎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这天春归刚好收到了父亲的家书。
顾济沧高中金榜后授职翰林院修撰,到华晏三年才自请了外任为官,时今任南康知府,因长子华彬业已考中进士留六部观政,所以只有莫问陪同义父赴职,春归对自家三哥吊儿郎当的性情极不放心,生怕他照顾不好父亲的起居,所以时常去信问候父亲安康,而顾济沧便是公务繁忙,收到女儿的家书后也会立时亲笔回信,而这回的家书,也照旧是道平安而已。
春归把父亲的手书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才收到匣椟里放好,总想着这段时间心绪不宁,生怕透露于笔端,岂不反而惹得父亲远在异乡也担忧京里的事,故而便没急着再写回信。
正喝着沉香饮休身宁神,怎知道梅妒掀了帘子进来,说起一件汤回在外头打听得知的大事。
“好端端的,外头都在传言安平郡王竟突然薨了,汤回不敢拿道听途说一事禀报给大奶奶,特意去安平王府外头兜了几圈,果不其然瞧见大门口白幡都挂了起来,院墙里头哀哭阵阵,不多久,又见一队锦衣卫直奔进王府里去,还有巡卫在驱散围观的闲人。”
春归只觉一阵心慌。
虽她一时半会儿理不清头绪,莫名便觉这件事故大大不妙,几乎想立时去寻易夫人打听,到底忍住了,兰庭这三日又恰好轮到了在内阁值夜,不能回太师府,春归好容易等到三叔父回府,才赶去询问详细。
赵清城证实了传言不假:“数日前,宗正寺才获报安平王府的一个婢女有了身孕,安平王上书,为那婢女请赐选侍名位,怎知今早,安平王与那姬人却双双为府里的内侍刺杀,刺客竟然也刎颈自裁,皇上得
报后雷霆震怒。”
春归这时也已有了几分冷静,蹙眉道:“皇上追封安平王之父为孝穆皇帝,必是因为先帝遗令,先帝废安平王储位并下令将其软禁于王府,心中必定不忍,却也知道只能如此才能彻底打消皇上的猜忌,所以先帝势必也有遗令,叮嘱皇上不可再对安平王有加害之意。但前段时间市井便有流言诽语,私议皇上对安平王一直仍有防范,且有意断了孝穆皇帝一系子嗣,而今安平王府的姬人刚刚被证实有孕,竟与安平王一同被刺杀……京中岂不更会兴生诽议质疑皇上残害血亲子侄?”
“所以皇上才不能掩盖安平王的死因,否则无法平息诽议,需知先帝宣告天下的传位诏书,可是赞诩皇上友睦手足心怀仁厚,倘若不能证实安平王之死与皇上无关……有负先君寄重,必然大损今上尊威。”赵清城也紧蹙着眉:“皇上已经下令锦衣卫彻察此案。”
春归忧愁道:“侄妇心中着实不安,就怕这事故是针对太师府的阴谋。”
三夫人一听这话也焦虑起来,问道:“老爷可见着了兰庭,兰庭如何分析?”
赵清城摇头:“如今我在都察院任职,与兰庭在朝廷是不便私见的,且今日发生此等大事,内阁几位相臣也都被皇上诏入乾清宫商议了,不过,皇上授令的是陶啸深督办此案,陶啸深应当不至于对太师府不利。”
岂知次日清晨,春归刚刚才处理完早间的常规事务,汤回便慌里慌张赶来了斥鷃园,告诉一件晴天霹雳。
是沈阁老府上的家人悄悄来了太师府,告知昨晚,皇上忽然下令将兰庭缉拿关押诏狱!
“诏狱?皇上因何将内阁相臣押禁诏狱!”春归大惊失色。
“沈学士府的来人只敢透露,是与安平王遇刺案有关!”
这天阳光似乎格外炙烈,晃得春归两眼金星,但她愣怔只有数息时间,便下决心,她不能只在太师府等待,她要立时入宫求见皇后。
明珠是从慈宁宫听说了兰庭身陷诏狱一事,一时也是忧急,但这回连惠嫔都不知应当如何应对才好,只建议莫不如请易夫人入宫商量,明珠正举棋不定,又听闻瑶雪似在喝斥什么人,她隔着窗唤了一声,瑶雪须臾便入。
“是哪个宫人犯了大错不成,可少见你这样肃厉。”
“是一个小宫人不知在外头听了什么话,跟人嚼舌。”瑶雪语焉不详。
明珠蹙眉道:“私议什么闲话,才气得你这么疾言厉色的?”
瑶雪犹豫,缄默不语。
明珠越发心浮气躁:“而今是什么情势,你竟还把事藏着噎着,若再有个耽延,造成的后果我都怕担当不起。”
瑶雪见皇后发了急,才不敢再瞒,膝跪着禀道:“也不知那奴婢从哪里听来的话,竟敢说……说皇上对顾夫人……早年间还是先帝一朝,东宫册封大典上,发生了什么珍珑杀局,是已经故世的陶才人说漏了皇上爱慕顾夫人,又说这回皇上怒急下令将赵阁部关押诏狱,是意图逼迫赵阁部与顾夫人…
…”
话说得仍是结结巴巴,明珠却也听明白了,拍案大怒道:“真该死,在这节骨眼上宫里竟然起了如此不堪的谣言,唤那奴婢进来,我要亲自审她究竟是听什么人在毁谤君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