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是个恋爱脑 完结+番外_分卷阅读_277(1 / 2)
“我把皇帝陛下派来的人调到不重要的位置上了,皇帝陛下还不知道我造出了镜子。”赵疏桐狡黠地对裴栖道。
裴栖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他这个夫君是在太岁头上动土啊,等着被皇上训斥吧。
裴栖有些幸灾乐祸,他治不住这个海外来的夫君,有人能制得住。
裴栖回门之后,赵疏桐的玻璃铺子开始出售玻璃镜子。
玻璃镜子比之传统的只能看个人影身形的铜镜,更加清晰,你长什么样子,镜子就给你照出什么样子,甚至连脸上的麻子、疙瘩、小痣都能看的一清二楚,妥妥地就是一个照妖镜。
照妖镜一出,就受到各家内宅妇人、夫郎、小姑娘、小哥儿们的青睐。
有些爱美的男子,外出的时候都要带上一小面镜子,以便时时整理仪表。有青楼的清倌人为了一面玻璃镜子,愿意和赠她镜子的男子共度良宵。
赵疏桐铺子里,玻璃镜有大有小,小的梳妆镜从五两银子到十两银子不等,大的如等身穿衣镜,一块要一百两银子,一块就可以挂满一面墙的镜子,要五百两银子。不管什么类型的镜子,只要是玻璃镜都卖到了脱销。
赵疏桐火火热热地卖了半个月,赚的银两就超过了之前卖玻璃的总和。
等到皇上知道赵疏桐铺子卖他的玻璃作坊没有的玻璃镜时,差点没被赵疏桐呕死。
赵疏桐当初给他献玻璃制造的方子的时候,皇帝还以为赵疏桐是那种知道感恩戴德的老实人,还想着这个海外回来的人,在京城没有根基,他平日可以多护着一些人,结果转眼就被这个老实人给打脸了。
这里哪里来的老实人,明明心眼子比窟窿还多,还给他藏了一手。
要不说老实人心黑呢。
皇帝一块玻璃才卖十两银子,老实人铺子的巴掌大的镜子就要五两银子,一块玻璃能做多少镜子,可不把他给赚死了。
皇帝越想越不平衡,越想越觉得自己错失了无数的财富。
他觉得自己够心黑了,结果有人比他还黑。
这让皇帝觉得自己被比下去了。
敢将皇帝比下去的,也就这个什么都不懂的海外人了。
刚刚梓潼还代替宫中的妃子来求见他,说是全体宫妃联名给他这个皇上上表,请求让安乡伯给宫里供镜子。
这还是后宫最团结的一次了,但不是为了他这个皇帝,而是安乡伯的镜子。
因为安乡伯玻璃坊的镜子太受欢迎了,每天刚上货,就被各家等候的下人给抢走了,宫里出去采购的人都抢不到。
皇后的话让皇帝的脸色成功变黑,一方面皇帝觉得宫妃们太奢靡了,不就个玻璃镜,是比铜镜清楚了些,但价钱也贵几十上百倍,这么奢侈成性,一点儿都不懂得体谅他这个皇帝的难处。要是宫妃们知道皇帝的想法,唾沫星子都要淹死皇帝了。人家入宫伺候皇帝,可不就为了荣华富贵吗,结果宠爱没有,连一面玻璃镜都没有,他们在宫里呆着还有什么意思。
另一方面,皇帝觉得安乡伯太不懂事了。他和宫里娘娘们还没有用上的东西,安乡伯就大大咧咧卖给别人了。蛮夷之地来的人,就是不懂规矩。
皇帝的脸黑归脸黑,为了自己的幸福,宫妃们的要求还是要满足的。
只是,皇帝自己也在卖玻璃,自然知道玻璃的价钱。让他当冤大头,花原材料玻璃上千倍的价钱买个玻璃镜那是不可能的。
能不花钱最好还是不花钱。
皇帝想呀想,安乡伯就一个小作坊几个烧玻璃的窑十几个人,他一天能造几个玻璃镜子。靠安乡伯一个小作坊,连他的宫妃都用不上玻璃镜,可能一辈子都满足不了京城内眷一人一个玻璃镜的愿望。
皇帝觉得既然赵疏桐玻璃作坊产出有限,那么一个市场空置了,多可惜,想着自己是不是该帮赵疏桐分担一下压力。
给自己抢夺人家玻璃镜子想好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后,皇帝就把安乡伯召进了宫。 ↑返回顶部↑
裴栖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他这个夫君是在太岁头上动土啊,等着被皇上训斥吧。
裴栖有些幸灾乐祸,他治不住这个海外来的夫君,有人能制得住。
裴栖回门之后,赵疏桐的玻璃铺子开始出售玻璃镜子。
玻璃镜子比之传统的只能看个人影身形的铜镜,更加清晰,你长什么样子,镜子就给你照出什么样子,甚至连脸上的麻子、疙瘩、小痣都能看的一清二楚,妥妥地就是一个照妖镜。
照妖镜一出,就受到各家内宅妇人、夫郎、小姑娘、小哥儿们的青睐。
有些爱美的男子,外出的时候都要带上一小面镜子,以便时时整理仪表。有青楼的清倌人为了一面玻璃镜子,愿意和赠她镜子的男子共度良宵。
赵疏桐铺子里,玻璃镜有大有小,小的梳妆镜从五两银子到十两银子不等,大的如等身穿衣镜,一块要一百两银子,一块就可以挂满一面墙的镜子,要五百两银子。不管什么类型的镜子,只要是玻璃镜都卖到了脱销。
赵疏桐火火热热地卖了半个月,赚的银两就超过了之前卖玻璃的总和。
等到皇上知道赵疏桐铺子卖他的玻璃作坊没有的玻璃镜时,差点没被赵疏桐呕死。
赵疏桐当初给他献玻璃制造的方子的时候,皇帝还以为赵疏桐是那种知道感恩戴德的老实人,还想着这个海外回来的人,在京城没有根基,他平日可以多护着一些人,结果转眼就被这个老实人给打脸了。
这里哪里来的老实人,明明心眼子比窟窿还多,还给他藏了一手。
要不说老实人心黑呢。
皇帝一块玻璃才卖十两银子,老实人铺子的巴掌大的镜子就要五两银子,一块玻璃能做多少镜子,可不把他给赚死了。
皇帝越想越不平衡,越想越觉得自己错失了无数的财富。
他觉得自己够心黑了,结果有人比他还黑。
这让皇帝觉得自己被比下去了。
敢将皇帝比下去的,也就这个什么都不懂的海外人了。
刚刚梓潼还代替宫中的妃子来求见他,说是全体宫妃联名给他这个皇上上表,请求让安乡伯给宫里供镜子。
这还是后宫最团结的一次了,但不是为了他这个皇帝,而是安乡伯的镜子。
因为安乡伯玻璃坊的镜子太受欢迎了,每天刚上货,就被各家等候的下人给抢走了,宫里出去采购的人都抢不到。
皇后的话让皇帝的脸色成功变黑,一方面皇帝觉得宫妃们太奢靡了,不就个玻璃镜,是比铜镜清楚了些,但价钱也贵几十上百倍,这么奢侈成性,一点儿都不懂得体谅他这个皇帝的难处。要是宫妃们知道皇帝的想法,唾沫星子都要淹死皇帝了。人家入宫伺候皇帝,可不就为了荣华富贵吗,结果宠爱没有,连一面玻璃镜都没有,他们在宫里呆着还有什么意思。
另一方面,皇帝觉得安乡伯太不懂事了。他和宫里娘娘们还没有用上的东西,安乡伯就大大咧咧卖给别人了。蛮夷之地来的人,就是不懂规矩。
皇帝的脸黑归脸黑,为了自己的幸福,宫妃们的要求还是要满足的。
只是,皇帝自己也在卖玻璃,自然知道玻璃的价钱。让他当冤大头,花原材料玻璃上千倍的价钱买个玻璃镜那是不可能的。
能不花钱最好还是不花钱。
皇帝想呀想,安乡伯就一个小作坊几个烧玻璃的窑十几个人,他一天能造几个玻璃镜子。靠安乡伯一个小作坊,连他的宫妃都用不上玻璃镜,可能一辈子都满足不了京城内眷一人一个玻璃镜的愿望。
皇帝觉得既然赵疏桐玻璃作坊产出有限,那么一个市场空置了,多可惜,想着自己是不是该帮赵疏桐分担一下压力。
给自己抢夺人家玻璃镜子想好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后,皇帝就把安乡伯召进了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