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豪横_分卷阅读_64(2 / 4)
这一场春猎,满打满算,也不过一日的时间。
皇后早早地得到消息,当即就晕了过去, 醒了之后又不顾众人反对坚持要迎接皇帝,皇帝的御驾进入宫中的时候,就见皇后身子消瘦, 面色苍白,虚弱地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在地。
她看着皇帝,情不自禁上前一步,眼眶发红, 眉宇间满是后怕:“宣郎——”她声音哽咽, 竟是难得不顾一国之母的威严, 在大庭广众面前失了态。
皇帝心中一动, 伸手将她牵了上来,紧紧握住她的手, 冲她安慰地笑笑:“朕没事。”
皇后靠在他的肩头上, 神色空白,低声呢喃道:“陛下吓死臣妾了。”
她后怕的抓住他没受伤的手臂,声音带着庆幸:“还好, 还好……”
“陛下要是出了什么事,可要臣妾怎么活啊……”
皇后鲜少会这般表露心迹,平日里她是高高在上的一国之母,端的是温柔贤淑,端庄大方。时时刻刻都得注意形象,他们之间的事不是夫妻之间的私事,而是国家大事。现在会说出这么一番话,可见是真的吓坏了。
皇帝用未受伤的手臂紧紧拥着她,声音温和如水:“朕这不是在这嘛?别怕别怕,朕肯定活得好好的,和你白发到老……”他语气一切正常,只是在说到白发到老的时候,眼中闪过一抹异样。
皇帝回到宫中之后就一直待在乾清宫静养,朝堂之事一概交给太子负责,平日里除了皇后和大公主,后宫再没人能见他;就是朝廷里的那些大臣,也要经过重重手续才能见到他。这不由让朝中文武百官怀疑,皇帝受的伤,当真就那么重?
甚至在一起些胆子大的人口中,连皇帝命不久矣的话都说出来了!
太子虽说年幼便稳坐东宫,但皇帝如今正值壮年,对朝廷的控制极强,以致太子入朝办事也有两年,但是从未有过什么大的功绩。现如今皇帝病重太子监国,一些不老实的人就开始蠢蠢欲动起来了。
他们料想当今皇帝掌控欲极强,太子一直活在他的阴影之下,在外人面前展露出来的也是温和儒雅的一面,这么些年来也没显示出什么锋芒。认为这个太子顶多也就是个中庸之才,便借着自己老臣的身份阳奉阴违,甚至更没有什么脑子的还对太子的行为为指指点点,试图让太子遵循他们的想法办事——
对于这种不识时务没有一点脑子的“老臣”,太子自是毫不客气,以快刀斩乱麻之态,决绝果断地把那些人踢出朝廷中心。
短短三天的时间,在众臣还未反应过来之时,那些不老实的人就被太子飞速的处置,有些人还有个由头,但有些人则是连个理由都没有,被狼狈地贬了官,甚至再悲惨一些的还牵连到了家人。
如此雷厉风行甚至毫不顾忌名声的处事方法,可谓让众臣骇然失色。
当今圣上顾忌名声,这是跟了皇帝许久的朝臣一致认可。皇帝的野心是当一个明君,当一个名垂千古的明君,他不允许自己身上有任何的污点,对自己严格要求,大到处理朝中事宜,小到每日用膳,都要保证尽善尽美。甚至就连身边史官所记录的皇帝言行,他也要一一查看,确保自己留在史书上的一举一动,都是英明神武的。
所以,皇帝在位期间,不管处置任何人,都会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哪怕有时候这个理由在众人看来多么的荒诞不羁、只是走个形式,但这也是皇帝对自己的一种约束行为,他们也都已经习惯如此行事。是以太子乍然如此手段狠厉地处置了哪些人,甚至没有给出明确的理由,让朝堂上下瞬间哗然!
第二日上朝,就有臣子就此事提出异议,觉得太子行为太过狠厉,丝毫不讲情分,恐有勿伤无辜的嫌疑……
他们巴拉巴拉讲了一大堆,太子却是大手一挥,直接退朝。
朝臣面面相觑尽是苦笑,最终无奈商议之下只能去同那些大臣商量,想通过他们向皇帝表明太子的所作所为,好让皇帝多加管束。
以丞相为首的皇帝党羽闻言自是应是,当天晚上下了值之后就去乾清宫拜见皇帝,向皇帝告了状之后就一脸高兴地离开,在宫外见到前来给皇帝汇报今日政务的太子之时,还装模作样地安慰了他一番,言语之间解释说他年纪尚幼,行事不稳妥,犯这种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
看着太子在那笑着听他们在那说话,他们心里才算有些满意之情,捋着胡须,转身朝宫外走去。
对于旁人而言,他们还要猜测皇帝究竟是受了多重的伤才需要放权给太子,但对于他们这些皇帝心腹而言,这所有的一切,都是皇帝的计谋罢了。为的就是借此机会拔出朝中那些不老实的人,肃清整个朝堂!
就像那些不过短短两日就开始不老实,心里想着些小九九的人,皇帝早知他们心思不纯,但无奈要顾及自己的身份,在他们没干什么错事的时候不好随意对他们动手。但现在皇帝“重病”,也算是给他们一个“机会”,只待他们不老实,就能把他们一锅端了,还不会损坏皇帝自己的名声。
皇帝放权给太子,自然也是为了这个目的。
要不然不过是手臂上的伤,又哪里就到了动不了的地步?
太子自是知道这一点,在外人面前如何雷厉风行也好,在皇帝面前还是毕恭毕敬,满脸濡慕,充分扮演好自己爱重父皇的角色。
如此这般,皇帝心情自是十分不错,对于丞相所言之事也没有多放在心上,随意说了他两句,就让他离开了。
——毕竟,在他心里,经过昨夜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太子的心,应该是妥妥地向着自己了。 ↑返回顶部↑
皇后早早地得到消息,当即就晕了过去, 醒了之后又不顾众人反对坚持要迎接皇帝,皇帝的御驾进入宫中的时候,就见皇后身子消瘦, 面色苍白,虚弱地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在地。
她看着皇帝,情不自禁上前一步,眼眶发红, 眉宇间满是后怕:“宣郎——”她声音哽咽, 竟是难得不顾一国之母的威严, 在大庭广众面前失了态。
皇帝心中一动, 伸手将她牵了上来,紧紧握住她的手, 冲她安慰地笑笑:“朕没事。”
皇后靠在他的肩头上, 神色空白,低声呢喃道:“陛下吓死臣妾了。”
她后怕的抓住他没受伤的手臂,声音带着庆幸:“还好, 还好……”
“陛下要是出了什么事,可要臣妾怎么活啊……”
皇后鲜少会这般表露心迹,平日里她是高高在上的一国之母,端的是温柔贤淑,端庄大方。时时刻刻都得注意形象,他们之间的事不是夫妻之间的私事,而是国家大事。现在会说出这么一番话,可见是真的吓坏了。
皇帝用未受伤的手臂紧紧拥着她,声音温和如水:“朕这不是在这嘛?别怕别怕,朕肯定活得好好的,和你白发到老……”他语气一切正常,只是在说到白发到老的时候,眼中闪过一抹异样。
皇帝回到宫中之后就一直待在乾清宫静养,朝堂之事一概交给太子负责,平日里除了皇后和大公主,后宫再没人能见他;就是朝廷里的那些大臣,也要经过重重手续才能见到他。这不由让朝中文武百官怀疑,皇帝受的伤,当真就那么重?
甚至在一起些胆子大的人口中,连皇帝命不久矣的话都说出来了!
太子虽说年幼便稳坐东宫,但皇帝如今正值壮年,对朝廷的控制极强,以致太子入朝办事也有两年,但是从未有过什么大的功绩。现如今皇帝病重太子监国,一些不老实的人就开始蠢蠢欲动起来了。
他们料想当今皇帝掌控欲极强,太子一直活在他的阴影之下,在外人面前展露出来的也是温和儒雅的一面,这么些年来也没显示出什么锋芒。认为这个太子顶多也就是个中庸之才,便借着自己老臣的身份阳奉阴违,甚至更没有什么脑子的还对太子的行为为指指点点,试图让太子遵循他们的想法办事——
对于这种不识时务没有一点脑子的“老臣”,太子自是毫不客气,以快刀斩乱麻之态,决绝果断地把那些人踢出朝廷中心。
短短三天的时间,在众臣还未反应过来之时,那些不老实的人就被太子飞速的处置,有些人还有个由头,但有些人则是连个理由都没有,被狼狈地贬了官,甚至再悲惨一些的还牵连到了家人。
如此雷厉风行甚至毫不顾忌名声的处事方法,可谓让众臣骇然失色。
当今圣上顾忌名声,这是跟了皇帝许久的朝臣一致认可。皇帝的野心是当一个明君,当一个名垂千古的明君,他不允许自己身上有任何的污点,对自己严格要求,大到处理朝中事宜,小到每日用膳,都要保证尽善尽美。甚至就连身边史官所记录的皇帝言行,他也要一一查看,确保自己留在史书上的一举一动,都是英明神武的。
所以,皇帝在位期间,不管处置任何人,都会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哪怕有时候这个理由在众人看来多么的荒诞不羁、只是走个形式,但这也是皇帝对自己的一种约束行为,他们也都已经习惯如此行事。是以太子乍然如此手段狠厉地处置了哪些人,甚至没有给出明确的理由,让朝堂上下瞬间哗然!
第二日上朝,就有臣子就此事提出异议,觉得太子行为太过狠厉,丝毫不讲情分,恐有勿伤无辜的嫌疑……
他们巴拉巴拉讲了一大堆,太子却是大手一挥,直接退朝。
朝臣面面相觑尽是苦笑,最终无奈商议之下只能去同那些大臣商量,想通过他们向皇帝表明太子的所作所为,好让皇帝多加管束。
以丞相为首的皇帝党羽闻言自是应是,当天晚上下了值之后就去乾清宫拜见皇帝,向皇帝告了状之后就一脸高兴地离开,在宫外见到前来给皇帝汇报今日政务的太子之时,还装模作样地安慰了他一番,言语之间解释说他年纪尚幼,行事不稳妥,犯这种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
看着太子在那笑着听他们在那说话,他们心里才算有些满意之情,捋着胡须,转身朝宫外走去。
对于旁人而言,他们还要猜测皇帝究竟是受了多重的伤才需要放权给太子,但对于他们这些皇帝心腹而言,这所有的一切,都是皇帝的计谋罢了。为的就是借此机会拔出朝中那些不老实的人,肃清整个朝堂!
就像那些不过短短两日就开始不老实,心里想着些小九九的人,皇帝早知他们心思不纯,但无奈要顾及自己的身份,在他们没干什么错事的时候不好随意对他们动手。但现在皇帝“重病”,也算是给他们一个“机会”,只待他们不老实,就能把他们一锅端了,还不会损坏皇帝自己的名声。
皇帝放权给太子,自然也是为了这个目的。
要不然不过是手臂上的伤,又哪里就到了动不了的地步?
太子自是知道这一点,在外人面前如何雷厉风行也好,在皇帝面前还是毕恭毕敬,满脸濡慕,充分扮演好自己爱重父皇的角色。
如此这般,皇帝心情自是十分不错,对于丞相所言之事也没有多放在心上,随意说了他两句,就让他离开了。
——毕竟,在他心里,经过昨夜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太子的心,应该是妥妥地向着自己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