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的红包群_分卷阅读_113(1 / 4)
这边太子和安国公等人相处,气氛也算是融洽,太子愿意对自己的女儿好,安国公对太子也很有些好脸色,至于其他的人,到底是畏惧于太子的威仪。而且和太子在一起,除了国事也没什么可聊的,太子不得不承认薛家的子弟都很不错,他考教了几人,最起码是言之有物。
太子并不忌讳外戚,在他看来只有没用的皇帝才会忌讳外戚,若是安国公府的人确实有本事,他为何不用这些有本事的人,而去用那些没用的呢?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向来是太子用人用物的标准。
太子和薛夷光在安国公府用了饭,之后才回了东宫。
回去的路上,薛夷光想起的关于安国公夫人说的孩子的事情,转头看向太子问道:“殿下想要几个孩子?”
“你不是说过吗?你想要一儿一女就好,我也一样。”太子不知道小姑娘为什么会突然问这个问题,但他也知道恐怕和安国公夫人脱不了关系,妇人家总是喜欢催促女儿多生孩子保住自己的地位,不过他觉得在他和阿瑶身上这个并不适用,他这辈子有阿瑶就够了,特别是这两日成婚后,他食髓知味,更不要什么人打扰他和阿瑶相处,孩子什么的太子甚至都不想要了,不过他知道阿瑶还是想要孩子的。
薛夷光听到太子这句话浅浅地笑了,道:“要万一不是一男一女,我们也就要两个孩子好不好?不是我不想要那么多的孩子,而是我和你都太忙,没那么多时间陪他们,陪伴很重要,我们要是做不了合格的父母,给不了他们平等的爱和对待,那还不如不要。”
其实薛夷光很赞同后世优生优育的观念,孩子不是越生的多越好,孩子不是你给一口吃的,他能活下来就好,而是你要花时间去教育他,教授他知识技能,教他为人处世等等,这些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经历,还是那句话,长大很容易,难的是长大成人。
正是因为想要对每一个孩子负责,所以薛夷光才不想要生那么多的孩子。
太子其实有时候觉得小姑娘的想法很奇怪,作为从小就被放养长大的皇子,太子幼时和景祐帝相处的并不多,直到他显露出天赋来,才和景祐帝开始接触,被皇后放手给景祐帝教导,这还是嫡子的待遇,像大皇子等庶子在年幼时见景祐帝的次数那更是屈指可数,这也就是为什么二皇子这么嫉妒太子的原因,因为太子一个月见到景祐帝的次数,比他半年见到景祐帝的次数还多。
皇家包括世家大族,孩子幼时都是由下人照顾,也只有他的小姑娘才会生出什么有陪伴的想法,但他也没有反驳,反正他也不想要孩子。
谈妥了这件事后,薛夷光放下了心。当日晚上,太子遵守了承诺,抱着薛夷光在床上和衣而眠,这让薛夷光一时间对太子十分满意。
婚假过后,薛夷光上任工部侍郎一职,另外准备好的京中的女子书院也招收好了学生,正式开课。
第263章 退位
薛夷光上任工部侍郎, 工部的官员倒是极为高兴。工部在六部中的地位向来是最低的,比起掌管官员任免的吏部,掌管兵权的兵部,掌管银钱的户部, 以及掌管刑狱的刑部, 工部和礼部的地位可以说是最低的。
比起礼部这个可以经常见到帝王, 主持皇家礼仪的礼部来说,工部的人连见到帝王的机会都很少, 他们出力不讨好, 但是每次出了什么事,工部都是被推出来当替罪羊的那个,所以这奠定了工部在六部中最底层的地位。
最重要的是, 历来的工部尚书很多自己都瞧不起工部的官员, 因为工部尚书科举出身,是读书人, 而工部有很多底层官员却是工匠或者是明算等考试出身,读书人的清高瞧不起工匠,再加上不受朝中重视, 工部向来是个冷灶,来这里的官员要不然是热爱工事,要不然就是没有门路,去其他五部。
太子妃会来到工部任左侍郎,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要知道有太子在,太子妃什么好职位得不到, 何必来他们这个冷清的工部。不过让工部官员高兴的是, 太子妃来了工部, 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太子要重视起他们工部来。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觉得太子就是想要给太子妃找个清闲的差事,想要让太子妃隐退下来,好好打理东宫。总之,众人猜测纷纭。
但这些都不影响薛夷光对工部的热爱,她知道大魏所有的顶尖的理工科人才基本上都在工部了。在工部其属有四:一曰工部,二曰屯田,三曰虞部,四曰水部。工部掌管的东西很多,从水力工程的修建,屯田盐铁,火器制造等等,这些都属于工部的管理范围,其实工部是后世好几个部门的统称,也正是因为这样,这里的官员十分庞杂,每个人都有专门的研究方向。
比如现在,薛夷光就在和这些人研究修路建房的事情,古人有古人的智慧,这点薛夷光绝对是赞同的,她需要提供的就是鼓励这些人制造创新。
工部的人员众多,但是大部分人,特别是技术型人才,并不受重视,地位也不高,薛夷光知道这样的绝对不行的。为什么这个时代的人不想要去学算学,工科等学科,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学出来了,也提高不了社会地位,慢慢地这些人就不想要去创新,只想着得过且过。
薛夷光来到工部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工部现有的精神面貌,她设下奖赏,若是一人能够改进一项技术,她便为这些人请功,她拿出自己在苏州为灌钢法实践者请功的例子,鼓励这些人发明创造。
其次,薛夷光规定每年工部都可设下评比,只要创造出于社会有价值的东西,都可以参加评比,且奖赏丰厚。
薛夷光很明白,有些东西确实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只有人们在尝到甜头后,思想观念才会慢慢发生改变,政策的改革可以很快,但是思想的变革却需要很长时间。
令薛夷光高兴的是,等她到工部不到半年的时间,工部便有人给了她惊喜。
薛夷光看着面前的依靠水力来带动的纺纱机,心中满是惊喜,这便是水力纺纱机了。她记得在前世的历史中的元代,就有水力大纺车的出现,如今大魏也出现了,只能说是历史总是相似。
“如果将这个水力大纺车和苏州现在正在使用的织布机结合起来呢?”说实话,薛夷光对纺纱机并没有太多的研究,前世学习历史的时候也只是学了个皮毛,她是加载上黄四娘的红包,结合前世的记忆才将珍妮纺纱机做了出来,至于后面的水力纺纱机什么的她就无能为力了。
所以说面前的水力大纺车让薛夷光十分高兴,她始终认为工业的变革绝不可能依靠她一个人就完成,她只能给予启蒙,后面的发展却需要全大魏的人共同来努力,一个国家的富强绝不仅仅依靠一个人可以,它需要整个国家百姓共同来完成。
做出这水力大纺车的王钊听后问道:“大人所说的是苏州纺纱机?”其实那纺纱机因为有由薛夷光带到苏州的,苏州的人一开始称之为永嘉纺纱机,但是后来薛夷光拒绝这个名字,所以最后就称为苏州纺纱机了。
“是的。”薛夷光点头。 ↑返回顶部↑
太子并不忌讳外戚,在他看来只有没用的皇帝才会忌讳外戚,若是安国公府的人确实有本事,他为何不用这些有本事的人,而去用那些没用的呢?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向来是太子用人用物的标准。
太子和薛夷光在安国公府用了饭,之后才回了东宫。
回去的路上,薛夷光想起的关于安国公夫人说的孩子的事情,转头看向太子问道:“殿下想要几个孩子?”
“你不是说过吗?你想要一儿一女就好,我也一样。”太子不知道小姑娘为什么会突然问这个问题,但他也知道恐怕和安国公夫人脱不了关系,妇人家总是喜欢催促女儿多生孩子保住自己的地位,不过他觉得在他和阿瑶身上这个并不适用,他这辈子有阿瑶就够了,特别是这两日成婚后,他食髓知味,更不要什么人打扰他和阿瑶相处,孩子什么的太子甚至都不想要了,不过他知道阿瑶还是想要孩子的。
薛夷光听到太子这句话浅浅地笑了,道:“要万一不是一男一女,我们也就要两个孩子好不好?不是我不想要那么多的孩子,而是我和你都太忙,没那么多时间陪他们,陪伴很重要,我们要是做不了合格的父母,给不了他们平等的爱和对待,那还不如不要。”
其实薛夷光很赞同后世优生优育的观念,孩子不是越生的多越好,孩子不是你给一口吃的,他能活下来就好,而是你要花时间去教育他,教授他知识技能,教他为人处世等等,这些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经历,还是那句话,长大很容易,难的是长大成人。
正是因为想要对每一个孩子负责,所以薛夷光才不想要生那么多的孩子。
太子其实有时候觉得小姑娘的想法很奇怪,作为从小就被放养长大的皇子,太子幼时和景祐帝相处的并不多,直到他显露出天赋来,才和景祐帝开始接触,被皇后放手给景祐帝教导,这还是嫡子的待遇,像大皇子等庶子在年幼时见景祐帝的次数那更是屈指可数,这也就是为什么二皇子这么嫉妒太子的原因,因为太子一个月见到景祐帝的次数,比他半年见到景祐帝的次数还多。
皇家包括世家大族,孩子幼时都是由下人照顾,也只有他的小姑娘才会生出什么有陪伴的想法,但他也没有反驳,反正他也不想要孩子。
谈妥了这件事后,薛夷光放下了心。当日晚上,太子遵守了承诺,抱着薛夷光在床上和衣而眠,这让薛夷光一时间对太子十分满意。
婚假过后,薛夷光上任工部侍郎一职,另外准备好的京中的女子书院也招收好了学生,正式开课。
第263章 退位
薛夷光上任工部侍郎, 工部的官员倒是极为高兴。工部在六部中的地位向来是最低的,比起掌管官员任免的吏部,掌管兵权的兵部,掌管银钱的户部, 以及掌管刑狱的刑部, 工部和礼部的地位可以说是最低的。
比起礼部这个可以经常见到帝王, 主持皇家礼仪的礼部来说,工部的人连见到帝王的机会都很少, 他们出力不讨好, 但是每次出了什么事,工部都是被推出来当替罪羊的那个,所以这奠定了工部在六部中最底层的地位。
最重要的是, 历来的工部尚书很多自己都瞧不起工部的官员, 因为工部尚书科举出身,是读书人, 而工部有很多底层官员却是工匠或者是明算等考试出身,读书人的清高瞧不起工匠,再加上不受朝中重视, 工部向来是个冷灶,来这里的官员要不然是热爱工事,要不然就是没有门路,去其他五部。
太子妃会来到工部任左侍郎,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要知道有太子在,太子妃什么好职位得不到, 何必来他们这个冷清的工部。不过让工部官员高兴的是, 太子妃来了工部, 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太子要重视起他们工部来。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觉得太子就是想要给太子妃找个清闲的差事,想要让太子妃隐退下来,好好打理东宫。总之,众人猜测纷纭。
但这些都不影响薛夷光对工部的热爱,她知道大魏所有的顶尖的理工科人才基本上都在工部了。在工部其属有四:一曰工部,二曰屯田,三曰虞部,四曰水部。工部掌管的东西很多,从水力工程的修建,屯田盐铁,火器制造等等,这些都属于工部的管理范围,其实工部是后世好几个部门的统称,也正是因为这样,这里的官员十分庞杂,每个人都有专门的研究方向。
比如现在,薛夷光就在和这些人研究修路建房的事情,古人有古人的智慧,这点薛夷光绝对是赞同的,她需要提供的就是鼓励这些人制造创新。
工部的人员众多,但是大部分人,特别是技术型人才,并不受重视,地位也不高,薛夷光知道这样的绝对不行的。为什么这个时代的人不想要去学算学,工科等学科,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学出来了,也提高不了社会地位,慢慢地这些人就不想要去创新,只想着得过且过。
薛夷光来到工部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工部现有的精神面貌,她设下奖赏,若是一人能够改进一项技术,她便为这些人请功,她拿出自己在苏州为灌钢法实践者请功的例子,鼓励这些人发明创造。
其次,薛夷光规定每年工部都可设下评比,只要创造出于社会有价值的东西,都可以参加评比,且奖赏丰厚。
薛夷光很明白,有些东西确实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只有人们在尝到甜头后,思想观念才会慢慢发生改变,政策的改革可以很快,但是思想的变革却需要很长时间。
令薛夷光高兴的是,等她到工部不到半年的时间,工部便有人给了她惊喜。
薛夷光看着面前的依靠水力来带动的纺纱机,心中满是惊喜,这便是水力纺纱机了。她记得在前世的历史中的元代,就有水力大纺车的出现,如今大魏也出现了,只能说是历史总是相似。
“如果将这个水力大纺车和苏州现在正在使用的织布机结合起来呢?”说实话,薛夷光对纺纱机并没有太多的研究,前世学习历史的时候也只是学了个皮毛,她是加载上黄四娘的红包,结合前世的记忆才将珍妮纺纱机做了出来,至于后面的水力纺纱机什么的她就无能为力了。
所以说面前的水力大纺车让薛夷光十分高兴,她始终认为工业的变革绝不可能依靠她一个人就完成,她只能给予启蒙,后面的发展却需要全大魏的人共同来努力,一个国家的富强绝不仅仅依靠一个人可以,它需要整个国家百姓共同来完成。
做出这水力大纺车的王钊听后问道:“大人所说的是苏州纺纱机?”其实那纺纱机因为有由薛夷光带到苏州的,苏州的人一开始称之为永嘉纺纱机,但是后来薛夷光拒绝这个名字,所以最后就称为苏州纺纱机了。
“是的。”薛夷光点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