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役小娘子 第115节(2 / 4)
魏景帝的龙辇直到御书房门口才停下来,梁王和五皇子一左一右扶着魏景帝下车。
除了方太后,所有人都下跪迎接。
魏景帝沉默地抬抬手,梁王帮着喊一声,“平身。”
百官们都吃了一惊,看来传言非虚,陛下果真伤了舌头。
魏景帝慢步走到方太后跟前,撩起袍子跪地默默磕了三个头,五皇子和梁王也跟着一起磕头。方太后心里叹了口气,扶起了魏景帝,“陛下总算回来了,哀家替你看了这么多天,没有辜负陛下,也没有辜负大魏。”
魏景帝想说什么,但又没说出口。他指了指御书房里面,方太后会意,跟着他一起进了屋。
到了御书房,魏景帝坐上了自己最熟悉的那张椅子,方太后坐在旁边的一张椅子上。
冯大人第一个上前奏报,他把这几个月朝廷里的大事逐一说个遍,包括刘家造反、方太后镇压以及营救魏景帝中间的波折。冯大人虽然说得委婉,魏景帝也能从只言片语之中听出事发当时的惊心动魄。
魏景帝默不吱声,其余各部官员都开始上前奏报,特别是户部和兵部,户部把此次打仗的损耗大致汇报一边,兵部也把大魏朝当前各地的驻军人数报了一遍。
等到所有人都说完,魏景帝看了一眼梁王。梁王道,“诸位大人辛苦了,父皇远道而归,诸位大人所奏之事父皇已知晓,请诸位大人各自去衙门,明日父皇早朝上再与众位商议国事。”
众人见梁王成了魏景帝的传声筒,不禁都在心里掂量起来。特别是二皇子和三皇子,当日去救魏景帝之时,这二人一个不吱声,一个不惜让生母中毒也要推脱,如今见到梁王依偎在魏景帝身边,魏景帝事事都依靠他,心里十分不是滋味。
等众臣们都走了之后,方太后对魏景帝道,“陛下,京城妙手回春的太医多,定能治好陛下的舌头。还请陛下莫要沮丧,如今大魏伤了元气,需要陛下重振大魏。”
魏景帝对着方太后拱手,方太后又道,“陛下不在的这些日子,哀家一个妇道人家要看着这么多事情,总是顾此失彼,有时候一些大臣们嚷嚷的厉害了,不免就动了粗。二郎三郎总是争,哀家也没少骂他们。孩子都是好孩子,还请陛下莫要迁怒他们。”
魏景帝点头,再次对方太后拱手致谢。
方太后又道,“既然陛下回来了,我明日就回清晖园养老去了。”
卫景地点头,身边没有王总管,他有些不大适应,方太后说完后就回了寿康宫。
等方太后走后,魏景帝把诸位皇子们也打发走,把御前的太监们叫过来服侍。
第二天早朝,魏景帝穿着全新的龙袍坐在了龙椅上。百官们见皇帝归来,忍不住痛哭流涕。没有皇帝真的太难过了,什么事情都不知道找谁汇报,谁也不敢担太多责任。方太后只求稳,一些具体的事情也没有过多管,许多事情就跟皮球一样踢来踢去。
虽然魏景帝不会说话,但他能写啊。天子嘛,本来就不需要太啰嗦。
魏景帝听完朝臣们的奏报,通过梁王的口,一样一样处理。
等处理完了朝臣们的奏报,魏景帝开始了今日的重头戏。
魏景帝先下了一道罪己诏,诏书中罗列了自己此次北征的过错,将西北军失利的原因全部归结于自己身上,一是贪功冒进命人追胡人、二是贪生怕死让朝廷难办。诏书是杨石头读的,百官们扑通扑通跪下,磕头不停,并把魏景帝往日的功劳都拉出来说说,安慰魏景帝不要在意这次北征之事。
下过罪己诏之后,魏景帝开始下别的旨意。
第一,先御前总管王**,怂恿帝王亲征,并于北征途中多次诱惑帝王追赶胡人,深入胡人腹地,罪当诛。
第二,先承恩侯府刘家,不思君恩,蓄意谋反,诛连九族。皇后刘氏,发往皇陵圈禁终身,平王降为振国将军,终身不得参政。
第三,先定远侯以身殉国,追封定远公。先御林军统帅北征中阵亡,命礼部拟定封号,厚葬,原吏部侍郎杨**接任礼部尚书。
第四,撤销锦衣卫,将锦衣卫和御林军合二为一,原锦衣卫指挥使卫景明任御林军新统帅。
因着魏景帝先下了罪己诏,百官们内心都从之前的略有不满变成了同情,甚至开始有些敬佩,从古至今,有几个帝王会下罪己诏啊,说明陛下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过错。真要仔细论起来,这事儿也不是陛下一个人的错,百官们多多少少也有些错。
一道罪己诏,魏景帝又拉回了百官们的心,臣子们不怕皇帝犯错,只要能及时改正,在臣子们心里,就还是好皇帝。
随后的几道旨意,顿时把百官们炸的有些懵圈。仔细一想,王总管死有余辜,刘家公然造反,也没法活,谢家和先御林军统帅的封赏,死后恩荣一般也没人去反对。至于撤销锦衣卫,百官们真是拍手称快啊。 ↑返回顶部↑
除了方太后,所有人都下跪迎接。
魏景帝沉默地抬抬手,梁王帮着喊一声,“平身。”
百官们都吃了一惊,看来传言非虚,陛下果真伤了舌头。
魏景帝慢步走到方太后跟前,撩起袍子跪地默默磕了三个头,五皇子和梁王也跟着一起磕头。方太后心里叹了口气,扶起了魏景帝,“陛下总算回来了,哀家替你看了这么多天,没有辜负陛下,也没有辜负大魏。”
魏景帝想说什么,但又没说出口。他指了指御书房里面,方太后会意,跟着他一起进了屋。
到了御书房,魏景帝坐上了自己最熟悉的那张椅子,方太后坐在旁边的一张椅子上。
冯大人第一个上前奏报,他把这几个月朝廷里的大事逐一说个遍,包括刘家造反、方太后镇压以及营救魏景帝中间的波折。冯大人虽然说得委婉,魏景帝也能从只言片语之中听出事发当时的惊心动魄。
魏景帝默不吱声,其余各部官员都开始上前奏报,特别是户部和兵部,户部把此次打仗的损耗大致汇报一边,兵部也把大魏朝当前各地的驻军人数报了一遍。
等到所有人都说完,魏景帝看了一眼梁王。梁王道,“诸位大人辛苦了,父皇远道而归,诸位大人所奏之事父皇已知晓,请诸位大人各自去衙门,明日父皇早朝上再与众位商议国事。”
众人见梁王成了魏景帝的传声筒,不禁都在心里掂量起来。特别是二皇子和三皇子,当日去救魏景帝之时,这二人一个不吱声,一个不惜让生母中毒也要推脱,如今见到梁王依偎在魏景帝身边,魏景帝事事都依靠他,心里十分不是滋味。
等众臣们都走了之后,方太后对魏景帝道,“陛下,京城妙手回春的太医多,定能治好陛下的舌头。还请陛下莫要沮丧,如今大魏伤了元气,需要陛下重振大魏。”
魏景帝对着方太后拱手,方太后又道,“陛下不在的这些日子,哀家一个妇道人家要看着这么多事情,总是顾此失彼,有时候一些大臣们嚷嚷的厉害了,不免就动了粗。二郎三郎总是争,哀家也没少骂他们。孩子都是好孩子,还请陛下莫要迁怒他们。”
魏景帝点头,再次对方太后拱手致谢。
方太后又道,“既然陛下回来了,我明日就回清晖园养老去了。”
卫景地点头,身边没有王总管,他有些不大适应,方太后说完后就回了寿康宫。
等方太后走后,魏景帝把诸位皇子们也打发走,把御前的太监们叫过来服侍。
第二天早朝,魏景帝穿着全新的龙袍坐在了龙椅上。百官们见皇帝归来,忍不住痛哭流涕。没有皇帝真的太难过了,什么事情都不知道找谁汇报,谁也不敢担太多责任。方太后只求稳,一些具体的事情也没有过多管,许多事情就跟皮球一样踢来踢去。
虽然魏景帝不会说话,但他能写啊。天子嘛,本来就不需要太啰嗦。
魏景帝听完朝臣们的奏报,通过梁王的口,一样一样处理。
等处理完了朝臣们的奏报,魏景帝开始了今日的重头戏。
魏景帝先下了一道罪己诏,诏书中罗列了自己此次北征的过错,将西北军失利的原因全部归结于自己身上,一是贪功冒进命人追胡人、二是贪生怕死让朝廷难办。诏书是杨石头读的,百官们扑通扑通跪下,磕头不停,并把魏景帝往日的功劳都拉出来说说,安慰魏景帝不要在意这次北征之事。
下过罪己诏之后,魏景帝开始下别的旨意。
第一,先御前总管王**,怂恿帝王亲征,并于北征途中多次诱惑帝王追赶胡人,深入胡人腹地,罪当诛。
第二,先承恩侯府刘家,不思君恩,蓄意谋反,诛连九族。皇后刘氏,发往皇陵圈禁终身,平王降为振国将军,终身不得参政。
第三,先定远侯以身殉国,追封定远公。先御林军统帅北征中阵亡,命礼部拟定封号,厚葬,原吏部侍郎杨**接任礼部尚书。
第四,撤销锦衣卫,将锦衣卫和御林军合二为一,原锦衣卫指挥使卫景明任御林军新统帅。
因着魏景帝先下了罪己诏,百官们内心都从之前的略有不满变成了同情,甚至开始有些敬佩,从古至今,有几个帝王会下罪己诏啊,说明陛下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过错。真要仔细论起来,这事儿也不是陛下一个人的错,百官们多多少少也有些错。
一道罪己诏,魏景帝又拉回了百官们的心,臣子们不怕皇帝犯错,只要能及时改正,在臣子们心里,就还是好皇帝。
随后的几道旨意,顿时把百官们炸的有些懵圈。仔细一想,王总管死有余辜,刘家公然造反,也没法活,谢家和先御林军统帅的封赏,死后恩荣一般也没人去反对。至于撤销锦衣卫,百官们真是拍手称快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