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郎周郎[三国]_分卷阅读_125(1 / 3)
李睦和周瑜携孙绍也不带亲兵护从,只划一条小舟,载几卷竹简,飘然而访。
竹屋草舍,碧色葱嵘,岸边站着一名身材高大,样貌斯文的年轻人一身青色细麻长袍,他们的船方靠到岸边,就朝他们拱手致意:“博陵崔钧,见过吴侯,见过州牧。”
荆州牧虽然是李睦,但这荆州境内大小官员的任命,还多半是周瑜一手操办的,李睦顶多挑几个眼熟耳熟的名字勾出来。这博陵崔氏,就是其中之一。
只不过崔氏子弟都以闲散之人,无心政务为由拒绝出仕。但李睦刚通过徐庶表示有意让孙绍拜在庞德公门下,素与庞德公素有往来的崔钧崔州平倒是主动表示可来州头相迎,从中引见。
既不想孤注一掷站明立场,也不愿得罪了李睦,崔氏一族的取舍应对,也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士族对于李睦为荆州牧的态度。
一叶扁舟,乘风乘水,看似优雅潇洒的画面其实半点都没有想象当中的意境。
小舟不比战船,吃水浅,船舷低,只要人在船上稍稍一动,就能带起一阵毫无规则地左右摇摆,水花拍打着船舷,几欲漫进船里来。
李睦是只旱鸭子,骑得了马却下不得水。被晃了半晌,虽不至于晕船,却一时不禁有些脚步发飘。
相比之下,孙绍这个小家伙从小出生在水乡里,倒是半点都不怵。提着衣摆,当先从船头跃下,先匆匆朝崔钧回一礼,然后转身向李睦伸出手:“二叔小心脚下。”
周瑜轻轻一笑,一手撑住竹篙,借着微微侧身的动作,不动声色地腾出另一手稳稳托住她的背脊。
前面由孙绍扶着,背后又有周瑜托着,李睦慢慢起身,慢慢下船,站稳了脚步,方才向崔钧拱手。
崔钧的目光在孙绍身上一掠而过,目中透着几分出乎意料地惊异之色。他们几个知交平日里论及天下之事,说到江东这对叔侄时,多半都以为凭孙权的军功名望,他的让位之举孙绍未必能领情。但此时孙绍回身搀扶李睦的动作实在太过自然,若是真心如此,则此子重情而性端,确是可教之才。而若只是做给他看的,这点年纪就能有如此城府,此子将来……也必能有一番常人不能及的成就。
感觉到孙绍有点紧张,李睦很自然地摸了摸他的头,将他被风吹得微乱的额发理了理,这才与崔钧寒暄:“久闻崔州平才名,今日得见,实在有幸。”
崔钧心里已然判断出这叔侄两人之间的关系如何,笑容疏朗,连道不敢,又向最后下船的周瑜施礼:“吴侯冲龄便有开辟盐田之决断,活民无数,富一郡而充一州,州牧又不战而屈曹兵,使荆州百姓免受战争之苦,两位仁心德政,方是吾辈之幸。”
世人皆知吴郡盐田乃是周公瑾之妻太史氏之创,但他不好当其面而言其妻,只能言孙绍和李睦的功绩,却向周瑜深深一揖。
周瑜听出他言外之意,笑着抬手还礼。
李睦在孙绍的肩上轻轻一拍:“如此,便有劳州平为阿绍引见庞公,我与公瑾便在此处静候佳音。”
崔钧一愣:“两位不同去?”
周瑜微微一笑:“庞公乃世外高士,我等贸然而来,怕已惹他不喜。若是同去,怕是要连带着误了阿绍。”
李睦是荆州牧,他是南郡太守,督领三军,他们两人送孙绍前来求学拜师还能说一个是叔侄之情,一个是君臣之义,但要是一起凑到庞德公面前,怕是这位立志一世隐于山林之间,却又有一族人在身后的高士要生出些旁的误会来。
其实,崔钧等人在收到徐庶的来信时,也是以为李睦是要以送学为由,请庞德公出山。故而他家中族长才会同意他主动来迎。若是李睦能请得动庞德公出山,崔氏一族为其效力,也未尝不可。
李睦当然不是不愿意请庞德公出山,她只是有自知之明而已。历史上经刘表、刘备和曹操、孙权,都没能请动他,她可不认为和这几位相比,她有虎躯一震,就能令人纳头来拜的本事。
因而,她把主意都动到了孙绍身上。
庞德公虽不出仕,但其门下弟子,以及交游的友人,无一不是赫赫有名的千古名士。再加上他的声望,在荆州士族及北方士族中,都极有影响力。孙绍若是能拜入他门下,那与这些人不是同窗,便是旧时,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句话,李睦早就给他讲过。
就像是后世为孩子辛辛苦苦择校,又送孩子去学校面试的家长,李睦看着孙绍跟崔钧往另一头的竹舍方向走去时,不由突然生出几分忐忑来。
“若是庞德公不愿收阿绍入门……”
“不会。”看她认认真真地担忧,周瑜不由笑出来,于是也认认真真地给她分析,“庞德公不愿出仕,却有从子族人。阿绍要其师门同窗为人脉,他的从子族人,以及知交好友,乃至友人家中族人,难道就不要以阿绍为人脉么?”
孙绍这个娃娃吴侯虽然看着像是胡闹,但李睦和周瑜不论政务军务,都带着他一起处理。他的见识和眼界又岂能是寻常孩童可比?有识之士只要和他稍论两句,就能看出不同来。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争打得是兵马,更是国力。她此番不战而得荆州,其实就是想把纯粹的战争拼兵力慢慢地引导到国力底气的比拼。
这个时代的北地经济人文发展还领先于南方,赤壁一战曹操虽然元气大伤,但若论综合实力,还是远高于才发展了寥寥数年的江东之地。但李睦已经把盐产的底子打下去了。再接下去,曹操已是半百之年,以十年为期,他年过六旬之时,还能有多少余力能领兵亲征?再者,丕植之争现在还未露端倪,但这十年之后的权利倾扎,李睦大可现在就打下埋伏,将来在暗中扶持曹植一把,就能令这场萧墙之祸来得更猛烈一些,再动摇一次曹氏的根本。 ↑返回顶部↑
竹屋草舍,碧色葱嵘,岸边站着一名身材高大,样貌斯文的年轻人一身青色细麻长袍,他们的船方靠到岸边,就朝他们拱手致意:“博陵崔钧,见过吴侯,见过州牧。”
荆州牧虽然是李睦,但这荆州境内大小官员的任命,还多半是周瑜一手操办的,李睦顶多挑几个眼熟耳熟的名字勾出来。这博陵崔氏,就是其中之一。
只不过崔氏子弟都以闲散之人,无心政务为由拒绝出仕。但李睦刚通过徐庶表示有意让孙绍拜在庞德公门下,素与庞德公素有往来的崔钧崔州平倒是主动表示可来州头相迎,从中引见。
既不想孤注一掷站明立场,也不愿得罪了李睦,崔氏一族的取舍应对,也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士族对于李睦为荆州牧的态度。
一叶扁舟,乘风乘水,看似优雅潇洒的画面其实半点都没有想象当中的意境。
小舟不比战船,吃水浅,船舷低,只要人在船上稍稍一动,就能带起一阵毫无规则地左右摇摆,水花拍打着船舷,几欲漫进船里来。
李睦是只旱鸭子,骑得了马却下不得水。被晃了半晌,虽不至于晕船,却一时不禁有些脚步发飘。
相比之下,孙绍这个小家伙从小出生在水乡里,倒是半点都不怵。提着衣摆,当先从船头跃下,先匆匆朝崔钧回一礼,然后转身向李睦伸出手:“二叔小心脚下。”
周瑜轻轻一笑,一手撑住竹篙,借着微微侧身的动作,不动声色地腾出另一手稳稳托住她的背脊。
前面由孙绍扶着,背后又有周瑜托着,李睦慢慢起身,慢慢下船,站稳了脚步,方才向崔钧拱手。
崔钧的目光在孙绍身上一掠而过,目中透着几分出乎意料地惊异之色。他们几个知交平日里论及天下之事,说到江东这对叔侄时,多半都以为凭孙权的军功名望,他的让位之举孙绍未必能领情。但此时孙绍回身搀扶李睦的动作实在太过自然,若是真心如此,则此子重情而性端,确是可教之才。而若只是做给他看的,这点年纪就能有如此城府,此子将来……也必能有一番常人不能及的成就。
感觉到孙绍有点紧张,李睦很自然地摸了摸他的头,将他被风吹得微乱的额发理了理,这才与崔钧寒暄:“久闻崔州平才名,今日得见,实在有幸。”
崔钧心里已然判断出这叔侄两人之间的关系如何,笑容疏朗,连道不敢,又向最后下船的周瑜施礼:“吴侯冲龄便有开辟盐田之决断,活民无数,富一郡而充一州,州牧又不战而屈曹兵,使荆州百姓免受战争之苦,两位仁心德政,方是吾辈之幸。”
世人皆知吴郡盐田乃是周公瑾之妻太史氏之创,但他不好当其面而言其妻,只能言孙绍和李睦的功绩,却向周瑜深深一揖。
周瑜听出他言外之意,笑着抬手还礼。
李睦在孙绍的肩上轻轻一拍:“如此,便有劳州平为阿绍引见庞公,我与公瑾便在此处静候佳音。”
崔钧一愣:“两位不同去?”
周瑜微微一笑:“庞公乃世外高士,我等贸然而来,怕已惹他不喜。若是同去,怕是要连带着误了阿绍。”
李睦是荆州牧,他是南郡太守,督领三军,他们两人送孙绍前来求学拜师还能说一个是叔侄之情,一个是君臣之义,但要是一起凑到庞德公面前,怕是这位立志一世隐于山林之间,却又有一族人在身后的高士要生出些旁的误会来。
其实,崔钧等人在收到徐庶的来信时,也是以为李睦是要以送学为由,请庞德公出山。故而他家中族长才会同意他主动来迎。若是李睦能请得动庞德公出山,崔氏一族为其效力,也未尝不可。
李睦当然不是不愿意请庞德公出山,她只是有自知之明而已。历史上经刘表、刘备和曹操、孙权,都没能请动他,她可不认为和这几位相比,她有虎躯一震,就能令人纳头来拜的本事。
因而,她把主意都动到了孙绍身上。
庞德公虽不出仕,但其门下弟子,以及交游的友人,无一不是赫赫有名的千古名士。再加上他的声望,在荆州士族及北方士族中,都极有影响力。孙绍若是能拜入他门下,那与这些人不是同窗,便是旧时,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句话,李睦早就给他讲过。
就像是后世为孩子辛辛苦苦择校,又送孩子去学校面试的家长,李睦看着孙绍跟崔钧往另一头的竹舍方向走去时,不由突然生出几分忐忑来。
“若是庞德公不愿收阿绍入门……”
“不会。”看她认认真真地担忧,周瑜不由笑出来,于是也认认真真地给她分析,“庞德公不愿出仕,却有从子族人。阿绍要其师门同窗为人脉,他的从子族人,以及知交好友,乃至友人家中族人,难道就不要以阿绍为人脉么?”
孙绍这个娃娃吴侯虽然看着像是胡闹,但李睦和周瑜不论政务军务,都带着他一起处理。他的见识和眼界又岂能是寻常孩童可比?有识之士只要和他稍论两句,就能看出不同来。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争打得是兵马,更是国力。她此番不战而得荆州,其实就是想把纯粹的战争拼兵力慢慢地引导到国力底气的比拼。
这个时代的北地经济人文发展还领先于南方,赤壁一战曹操虽然元气大伤,但若论综合实力,还是远高于才发展了寥寥数年的江东之地。但李睦已经把盐产的底子打下去了。再接下去,曹操已是半百之年,以十年为期,他年过六旬之时,还能有多少余力能领兵亲征?再者,丕植之争现在还未露端倪,但这十年之后的权利倾扎,李睦大可现在就打下埋伏,将来在暗中扶持曹植一把,就能令这场萧墙之祸来得更猛烈一些,再动摇一次曹氏的根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