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珠似玉_分卷阅读_126(2 / 3)
“什么?”瑞王面色大变,“不是说晋鞅身体虚弱,不易让皇后有孕吗,皇后怎么就怀上孩子了?”
长随不敢说话,因为这个问题完全无解。
他又不是皇帝,又怎么知道皇后为什么会怀孕。
“把孙太妃受刺杀的消息闹大,闹得越大越好。”瑞王冷笑,既然他不高兴,怎么也要膈应一下司马氏那个贱人的儿子。
想到司马氏那个贱人当初拒绝了他的求婚,反而嫁给了诚王那个窝囊废,瑞王脸上露出了既快意又扭曲的神情。
也不知道司马氏当年病逝的时候有没有后悔过?诚王懦弱无能又好色,还偏听偏信,实在算不上一个男人。他不过是让人随便传了两句晋鞅长得像他,诚王便开始怀疑司马氏与他有私,甚至任由继室磋磨晋鞅。
没脑子到这个地步,难怪一辈子都活得浑浑噩噩,到死都没有清醒过。
顾如玖有孕的消息传到顾家后,杨氏便在屋子里转了无数圈,她与顾长龄都睡不着,先是想着女儿有了身孕,终于把朝臣的嘴给堵上了。然后又觉得女儿有了身孕后,一定很辛苦,想到那些因为生孩子而丢了性命的,孙氏与顾长龄更是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不管是男是女,一定要健健康康的,”烛火下,杨氏坐在床头,忍不住道,“千万别像瑞王那样。”
“对对对,”顾长龄跟着点头,“生产的时候,不折腾他母亲最好。”
“出云真人不是说我们家姑娘有福气吗?”杨氏双目灼灼的看着顾长龄,“有福气的话,定是什么罪都不受的。”
顾长龄跟着点头啊点头。
这会儿他也不介意什么鬼神之说靠不靠谱了,只要说他女儿好的,他就全部接受。
父母对子女爱之深,已经考虑不到若是生出来是个男孩,十有**是太子这件事了。
他们首先关心的是女儿,女儿一切无恙后,他们才会想到外孙这种事。
皇后有孕这件大喜事让京城百姓津津有味的谈论了将近半个月,甚至已经有人开局赌皇后这一胎是儿子还是女儿了。
直到孙太妃遇刺这个消息传进京城,皇后有孕的热度才降了下来。
孙太妃遇刺了?
而且还是在临安别宫外遇刺的?
歹徒够嚣张,也够心狠手辣,可是他们杀一个太妃有什么意思?
很快民间又传出,孙太妃与当今皇后关系不太好,还闹过不愉快。这次太妃们迁往临安别宫,也是因为皇上容不下这些太妃。
对于爱看热闹的老百姓来说,真相往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有热闹可以瞧。
这些流言一经传出,就有不少人开始八卦,皇后与太妃是如何不和的,如何发生口角的。
流言把孙太妃与皇后之间的言语冲突说得活灵活现,仿佛他们就在现场似的,最重要的是,他们口中的太妃与皇后,与村口吵架的女人毫无差别。
实际上这些编的天花烂坠的民间版后宫争斗故事,在稍微有些见识的人听来,都觉得十分可笑,但是架不住民众基础大,脑洞清奇,所以孙太妃之死,就成了百姓茶余饭后的新谈资。
或许大家都知道皇后身份贵重,又怀有子嗣,并不敢对皇后中伤太过,更不敢直说太妃是皇后害死的。但尽管这样,流言仍旧对帝后产生了影响。
晋鞅有心瞒着顾如玖这件事,可顾如玖并不是傻白甜,所以很快就知道了孙太妃遇刺一事。
孙太妃遇刺,她第一个想到的怀疑对象就是瑞王,不是她对瑞王有偏见,而是在所有人中,瑞王最可疑。至于那些与孙太妃进行过宫斗活动的太妃太嫔们,反而疑点并不多。
“宸君,如果背后凶手是瑞王,那你要小心他在背后中伤你或者我,”顾如玖眼珠子转了转,“如果你不介意抹黑先帝一点点形象的话,我大概有个好主意。”
晋鞅没有想到久久竟然猜想得如此准确,见久久一脸神秘,他便做出了洗耳恭听的姿态。 ↑返回顶部↑
长随不敢说话,因为这个问题完全无解。
他又不是皇帝,又怎么知道皇后为什么会怀孕。
“把孙太妃受刺杀的消息闹大,闹得越大越好。”瑞王冷笑,既然他不高兴,怎么也要膈应一下司马氏那个贱人的儿子。
想到司马氏那个贱人当初拒绝了他的求婚,反而嫁给了诚王那个窝囊废,瑞王脸上露出了既快意又扭曲的神情。
也不知道司马氏当年病逝的时候有没有后悔过?诚王懦弱无能又好色,还偏听偏信,实在算不上一个男人。他不过是让人随便传了两句晋鞅长得像他,诚王便开始怀疑司马氏与他有私,甚至任由继室磋磨晋鞅。
没脑子到这个地步,难怪一辈子都活得浑浑噩噩,到死都没有清醒过。
顾如玖有孕的消息传到顾家后,杨氏便在屋子里转了无数圈,她与顾长龄都睡不着,先是想着女儿有了身孕,终于把朝臣的嘴给堵上了。然后又觉得女儿有了身孕后,一定很辛苦,想到那些因为生孩子而丢了性命的,孙氏与顾长龄更是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不管是男是女,一定要健健康康的,”烛火下,杨氏坐在床头,忍不住道,“千万别像瑞王那样。”
“对对对,”顾长龄跟着点头,“生产的时候,不折腾他母亲最好。”
“出云真人不是说我们家姑娘有福气吗?”杨氏双目灼灼的看着顾长龄,“有福气的话,定是什么罪都不受的。”
顾长龄跟着点头啊点头。
这会儿他也不介意什么鬼神之说靠不靠谱了,只要说他女儿好的,他就全部接受。
父母对子女爱之深,已经考虑不到若是生出来是个男孩,十有**是太子这件事了。
他们首先关心的是女儿,女儿一切无恙后,他们才会想到外孙这种事。
皇后有孕这件大喜事让京城百姓津津有味的谈论了将近半个月,甚至已经有人开局赌皇后这一胎是儿子还是女儿了。
直到孙太妃遇刺这个消息传进京城,皇后有孕的热度才降了下来。
孙太妃遇刺了?
而且还是在临安别宫外遇刺的?
歹徒够嚣张,也够心狠手辣,可是他们杀一个太妃有什么意思?
很快民间又传出,孙太妃与当今皇后关系不太好,还闹过不愉快。这次太妃们迁往临安别宫,也是因为皇上容不下这些太妃。
对于爱看热闹的老百姓来说,真相往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有热闹可以瞧。
这些流言一经传出,就有不少人开始八卦,皇后与太妃是如何不和的,如何发生口角的。
流言把孙太妃与皇后之间的言语冲突说得活灵活现,仿佛他们就在现场似的,最重要的是,他们口中的太妃与皇后,与村口吵架的女人毫无差别。
实际上这些编的天花烂坠的民间版后宫争斗故事,在稍微有些见识的人听来,都觉得十分可笑,但是架不住民众基础大,脑洞清奇,所以孙太妃之死,就成了百姓茶余饭后的新谈资。
或许大家都知道皇后身份贵重,又怀有子嗣,并不敢对皇后中伤太过,更不敢直说太妃是皇后害死的。但尽管这样,流言仍旧对帝后产生了影响。
晋鞅有心瞒着顾如玖这件事,可顾如玖并不是傻白甜,所以很快就知道了孙太妃遇刺一事。
孙太妃遇刺,她第一个想到的怀疑对象就是瑞王,不是她对瑞王有偏见,而是在所有人中,瑞王最可疑。至于那些与孙太妃进行过宫斗活动的太妃太嫔们,反而疑点并不多。
“宸君,如果背后凶手是瑞王,那你要小心他在背后中伤你或者我,”顾如玖眼珠子转了转,“如果你不介意抹黑先帝一点点形象的话,我大概有个好主意。”
晋鞅没有想到久久竟然猜想得如此准确,见久久一脸神秘,他便做出了洗耳恭听的姿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