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小夫人_分卷阅读_59(1 / 3)
黛玉知道陈王妃这是心疼她,抱着陈王妃的胳膊笑道:“母妃若是不想见,玉儿去打发她们走就是,没有必要为这个生气。”
“我才不生气,只是惯讨人嫌的,那家人最是会攀附,这次犯了这么大的事,指不定打什么主意,你那外祖母这些年都好好的,还当她想明白了,如何又搅和到了这里头。”陈王妃的话不客气,但却是心疼黛玉,南安王府倒还罢,那贾家的老太太也来这不是为难玉儿吗?
“母妃莫气,玉儿去瞧瞧也就明白了。”黛玉倒是没气恼,答不答应的在她身上,倘若真的是为难人的事情她也不会应下,至于外祖母,黛玉却觉得只怕也是有缘故的,安抚了陈王妃,黛玉才前去见客的花厅。
偏厅里,南安太妃坐了上首位置,时不时的和贾母说话,只是眼底却是掩不住的焦急。南安太妃面上还端得住,南安王妃就比不得婆婆,眼睛不时的看着外头,面上露出了痕迹。
南安太妃瞧了不像,这满屋子还有丫鬟在呢!轻轻咳嗽了一句,正要提醒儿媳,却见门口忽而出现了身影。她也顾不得其他,忙起身。
黛玉含笑入内,南安太妃见只她一人反倒是面上一喜,不管怎么说,一个小姑娘怎么也比永安王妃好说话。
“母妃身子不适,不能见客,还请老太妃莫怪!”黛玉歉意道。
“不敢,是我们唐突了,还请明王妃莫怪才是。”南安太妃笑着道。
客气了几句,黛玉自然请人坐下,看了眼苍老了许多的外祖母,心中一叹,面上却是带着笑意“外祖母身子可好?这些日子忙得很,没有去看望外祖母。”
“好,外祖母很好。”贾母忙道,眼角带着些许的湿意,让黛玉看了不忍。
“明王妃孝顺,老太太好福气。”南安太妃接过话夸赞道,她带着贾母来为的是拉近关系,如今看来却是不枉费她的这番动作。
黛玉闻言只淡淡一笑,问起南安王府的来意,南安王府兴师动众的来还能为着什么,不过她不清楚黛玉知道多少,因而其他的话却是不敢说,只道:“南安王府世代尽忠,王爷他这次也是为了朝廷,不想那茜香狡猾,却是中了算计。也不知道王爷要受多少苦。”南安王妃一面说一面哭着抹泪。
南安太妃道:“柘儿的用心,朝廷自然晓得,做这个形状也不怕人笑话。”轻斥了儿媳几句,又对着黛玉道:“老身也知道此事为难,但实在是亲缘难舍,若是实在不成,南安王府也不敢开这个口,但既然茜香有意何谈,只求明王殿下通融一二,好歹让这些孩子回来吧!”
黛玉柔声道:“太妃的意思我明白,只是实在不是我不帮忙,这是朝廷的事情岂有我们女眷开口的余地。自然有内阁在,若是真的何谈,相比南安王必会回来的,太妃和王妃且放心就是。”
南安王妃还要再说,但却被太妃不着痕迹的拉了一下,太妃擦了擦眼角扯出一个勉强的笑意道:“但愿如明王妃所言,只是还有一事,听说那茜香提出和亲之事。”
“是吗?这却是不曾听闻。”黛玉打断了南安太妃话,一则是真的没听过,二则,她自己的儿子打了败仗,倒是要拿无辜的姑娘去顶嘴,这做派黛玉实在不喜。
南安太妃到底是老辣之人,眼见从黛玉口中得不到什么答案,只能暂且先罢了,以免反倒是适得其反。
黛玉送走了南安太妃婆媳两个才回转过来询问贾母今日同来的缘故,刚才南安太妃说了不少的话,贾母都不曾开口附和,这会儿私下里贾母才拉着她的手道:“玉儿,南安王能回来吗?”
“这是朝廷的事情,我也不知。此事与贾家不相干,外祖母还是不要理会的好。”黛玉劝道。
贾母闻言欲言又止叹气道“只怕晚了!”随即苦笑的告知黛玉一事,原来前几日,南安太妃收了探春为义女,这事就在东南的折子到的前一日。
黛玉神色微冷,南安王府这是要做什么?安慰了贾母几句,但是关于其他的事情黛玉却是一字未应。
她心中存了疑惑索性将事情告知母妃,一道猜猜。陈王妃到底年长些闻言只道:“这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只怕南安王府在之前就得了消息,那个贾家的姑娘只怕是她们准备的和亲人选。”
“三妹妹和亲?”黛玉讶异“和亲之事也不过是南安太妃说得,未必做得数,她们如何就敢这般?”这是笃定了朝廷会答应?
陈王妃笑了笑道:“本朝开国之后大封功臣,四王八公因为各种关系走到了一起,这些年下来联络有亲,除穆家因着缘故远了,其他几家却是关系极为亲近,这些人拧在一起也是一股不小的势力。不过心大了!”
倘若不是心大了,肖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也不至于落得这般地步,黛玉细细琢磨了一番也就明白了。
南安王府来过的事情自然瞒不住徒元睿,他得知之后却也没说什么。此日朝会果然有大臣提起议和之事,南安王府和勋贵的运作没有白费,不少人都赞同和亲之事。
更有大臣提出可以效仿北蛮,和亲,结两国之好,只是茜香不必北蛮,自然用不上公主,名义上的也不需要,送个县主什么的就很妥当,以显上国风范。
徒元睿淡淡的瞧着这些人巴不得就此把事情定下来,他却是不动声色。打赢了还和亲,他又不是傻子,心中嗤笑,但面上却是懒得理会。虽然不少人出言,但最后也不过得了一个再议得话,众人摸不清徒元睿的心思,也就不敢再随意出言。
东南之事像是无人关心一般,除了南安王府到处活动,内阁皆是不言语,徒元睿反倒是开始彻查户部的欠账。
这般不紧不慢的步调让南安王府悬着的心怎么也落不下来,有要拿战事说话的,不想东南之后的几次战报,都是胜仗,打着国事的名义自然不成,但南安王府却是真的急了。 ↑返回顶部↑
“我才不生气,只是惯讨人嫌的,那家人最是会攀附,这次犯了这么大的事,指不定打什么主意,你那外祖母这些年都好好的,还当她想明白了,如何又搅和到了这里头。”陈王妃的话不客气,但却是心疼黛玉,南安王府倒还罢,那贾家的老太太也来这不是为难玉儿吗?
“母妃莫气,玉儿去瞧瞧也就明白了。”黛玉倒是没气恼,答不答应的在她身上,倘若真的是为难人的事情她也不会应下,至于外祖母,黛玉却觉得只怕也是有缘故的,安抚了陈王妃,黛玉才前去见客的花厅。
偏厅里,南安太妃坐了上首位置,时不时的和贾母说话,只是眼底却是掩不住的焦急。南安太妃面上还端得住,南安王妃就比不得婆婆,眼睛不时的看着外头,面上露出了痕迹。
南安太妃瞧了不像,这满屋子还有丫鬟在呢!轻轻咳嗽了一句,正要提醒儿媳,却见门口忽而出现了身影。她也顾不得其他,忙起身。
黛玉含笑入内,南安太妃见只她一人反倒是面上一喜,不管怎么说,一个小姑娘怎么也比永安王妃好说话。
“母妃身子不适,不能见客,还请老太妃莫怪!”黛玉歉意道。
“不敢,是我们唐突了,还请明王妃莫怪才是。”南安太妃笑着道。
客气了几句,黛玉自然请人坐下,看了眼苍老了许多的外祖母,心中一叹,面上却是带着笑意“外祖母身子可好?这些日子忙得很,没有去看望外祖母。”
“好,外祖母很好。”贾母忙道,眼角带着些许的湿意,让黛玉看了不忍。
“明王妃孝顺,老太太好福气。”南安太妃接过话夸赞道,她带着贾母来为的是拉近关系,如今看来却是不枉费她的这番动作。
黛玉闻言只淡淡一笑,问起南安王府的来意,南安王府兴师动众的来还能为着什么,不过她不清楚黛玉知道多少,因而其他的话却是不敢说,只道:“南安王府世代尽忠,王爷他这次也是为了朝廷,不想那茜香狡猾,却是中了算计。也不知道王爷要受多少苦。”南安王妃一面说一面哭着抹泪。
南安太妃道:“柘儿的用心,朝廷自然晓得,做这个形状也不怕人笑话。”轻斥了儿媳几句,又对着黛玉道:“老身也知道此事为难,但实在是亲缘难舍,若是实在不成,南安王府也不敢开这个口,但既然茜香有意何谈,只求明王殿下通融一二,好歹让这些孩子回来吧!”
黛玉柔声道:“太妃的意思我明白,只是实在不是我不帮忙,这是朝廷的事情岂有我们女眷开口的余地。自然有内阁在,若是真的何谈,相比南安王必会回来的,太妃和王妃且放心就是。”
南安王妃还要再说,但却被太妃不着痕迹的拉了一下,太妃擦了擦眼角扯出一个勉强的笑意道:“但愿如明王妃所言,只是还有一事,听说那茜香提出和亲之事。”
“是吗?这却是不曾听闻。”黛玉打断了南安太妃话,一则是真的没听过,二则,她自己的儿子打了败仗,倒是要拿无辜的姑娘去顶嘴,这做派黛玉实在不喜。
南安太妃到底是老辣之人,眼见从黛玉口中得不到什么答案,只能暂且先罢了,以免反倒是适得其反。
黛玉送走了南安太妃婆媳两个才回转过来询问贾母今日同来的缘故,刚才南安太妃说了不少的话,贾母都不曾开口附和,这会儿私下里贾母才拉着她的手道:“玉儿,南安王能回来吗?”
“这是朝廷的事情,我也不知。此事与贾家不相干,外祖母还是不要理会的好。”黛玉劝道。
贾母闻言欲言又止叹气道“只怕晚了!”随即苦笑的告知黛玉一事,原来前几日,南安太妃收了探春为义女,这事就在东南的折子到的前一日。
黛玉神色微冷,南安王府这是要做什么?安慰了贾母几句,但是关于其他的事情黛玉却是一字未应。
她心中存了疑惑索性将事情告知母妃,一道猜猜。陈王妃到底年长些闻言只道:“这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只怕南安王府在之前就得了消息,那个贾家的姑娘只怕是她们准备的和亲人选。”
“三妹妹和亲?”黛玉讶异“和亲之事也不过是南安太妃说得,未必做得数,她们如何就敢这般?”这是笃定了朝廷会答应?
陈王妃笑了笑道:“本朝开国之后大封功臣,四王八公因为各种关系走到了一起,这些年下来联络有亲,除穆家因着缘故远了,其他几家却是关系极为亲近,这些人拧在一起也是一股不小的势力。不过心大了!”
倘若不是心大了,肖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也不至于落得这般地步,黛玉细细琢磨了一番也就明白了。
南安王府来过的事情自然瞒不住徒元睿,他得知之后却也没说什么。此日朝会果然有大臣提起议和之事,南安王府和勋贵的运作没有白费,不少人都赞同和亲之事。
更有大臣提出可以效仿北蛮,和亲,结两国之好,只是茜香不必北蛮,自然用不上公主,名义上的也不需要,送个县主什么的就很妥当,以显上国风范。
徒元睿淡淡的瞧着这些人巴不得就此把事情定下来,他却是不动声色。打赢了还和亲,他又不是傻子,心中嗤笑,但面上却是懒得理会。虽然不少人出言,但最后也不过得了一个再议得话,众人摸不清徒元睿的心思,也就不敢再随意出言。
东南之事像是无人关心一般,除了南安王府到处活动,内阁皆是不言语,徒元睿反倒是开始彻查户部的欠账。
这般不紧不慢的步调让南安王府悬着的心怎么也落不下来,有要拿战事说话的,不想东南之后的几次战报,都是胜仗,打着国事的名义自然不成,但南安王府却是真的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