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攻略了四个科举文男主 第241节(3 / 4)
“我没事,不过曹大人那边不好说。”
阮觅转身的动作顿了下,沉默了一会儿才问:“如何说?”
阮祈知道阮觅心里不好受,苦笑一声,挑了句话安慰她:“远离鳞京,无性命之忧。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如今入了官场,进了皇宫,才知道以前遇到的那些事情不过是最不值得一提的。
官场如战场,瞬息万变,一句话的功夫可能连命都没了。
连那位曹大人,面对帝王摆在面前的选择时,也不得不打折了傲骨,吞下本就不属于自己的罪行,祈求皇帝准许自己辞官归乡。
他想着,长长呼了口气。
性命无虞,倒是阮觅各种猜测中比较好的一个了。这让她许多想好的计策派不上用场,不过她很庆幸派不上用场。
阮觅垂眼,只是一瞬间的功夫就回过神来,屈起手指敲了下阮祈的头,平静道:“叹什么气,越叹气老得越快,没听说过?”
这一敲,还敲得挺重的。
“你这没大没小。”阮祈捂着头,语气无奈,说着说着也笑起来,“是啊,叹气有什么用呢?”
好似这突如其来的一场劫难让他看清楚了很多东西,初入官场的浮躁尽数褪去。
“我看看什么时候去伯父那边致谢,没有伯父在里面周旋,今日我还回不来呢。”
做为朝中重臣,顺元帝许多事情都喜欢交给阮平左办。
大皇子一事自然也少不了他。
刚出事时,阮觅刻意忽略了清水巷那边。她心中告诉自己,若能帮,就算自己不去说,阮伯父也一定会帮。但她心底对于任何人,其实都存着一丝怀疑。在自己切身利益恐怕会受到威胁的情况下,真的有人愿意不计较一切,对你施以援手吗?
阮觅不愿意细想这种事情,但阮祈说完这话后,她愣了许久都没有回过神来。
/
最后。
皇宫中到底怎么样,大皇子如今有没有醒过来。
这些事情,阮觅都没有去问。
能说的,阮祈自然会说。他没有提起,便是不能说的。
又是一日过去。
皇宫中传出大皇子薨的消息,顺元帝宣布停朝三日,按照皇太子的仪式为大皇子举行葬礼,一个月内停止嫁娶作乐之举。且头七日,官员必须穿丧服,不得违背,俨然将大皇子的丧事与国丧作比。
也是这时,中书令向皇帝请辞,折子上称自己愧对皇恩。大皇子以恩师之礼对待自己,而自己却没有全心全意地对待大皇子,以至于让大皇子出了意外,也让皇帝中年丧子。这一切,都是他的过错。为了赎罪,他想辞官离开鳞京,回到清河为大皇子祈福。
第一封这样的辞官折子,顺元帝没有批准,而是口口声声说这不是中书令的过错,并挽留他。
于是中书令又递了第二封折子,这回折子上的内容更为伤感,字字透露着中书令的请辞之心。
顺元帝还是没有批复。
直到第三封折子,几乎是皇帝不答应请辞,中书令便有撞死在家门口谢罪的意思了。再加上群臣进谏,劝说顺元帝允许中书令辞官回家,顺元帝这才假惺惺地,十分不舍地批复了。
自此,中书令这个官位空了出来,曹家也准备举家搬离鳞京,回清河族地。 ↑返回顶部↑
阮觅转身的动作顿了下,沉默了一会儿才问:“如何说?”
阮祈知道阮觅心里不好受,苦笑一声,挑了句话安慰她:“远离鳞京,无性命之忧。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如今入了官场,进了皇宫,才知道以前遇到的那些事情不过是最不值得一提的。
官场如战场,瞬息万变,一句话的功夫可能连命都没了。
连那位曹大人,面对帝王摆在面前的选择时,也不得不打折了傲骨,吞下本就不属于自己的罪行,祈求皇帝准许自己辞官归乡。
他想着,长长呼了口气。
性命无虞,倒是阮觅各种猜测中比较好的一个了。这让她许多想好的计策派不上用场,不过她很庆幸派不上用场。
阮觅垂眼,只是一瞬间的功夫就回过神来,屈起手指敲了下阮祈的头,平静道:“叹什么气,越叹气老得越快,没听说过?”
这一敲,还敲得挺重的。
“你这没大没小。”阮祈捂着头,语气无奈,说着说着也笑起来,“是啊,叹气有什么用呢?”
好似这突如其来的一场劫难让他看清楚了很多东西,初入官场的浮躁尽数褪去。
“我看看什么时候去伯父那边致谢,没有伯父在里面周旋,今日我还回不来呢。”
做为朝中重臣,顺元帝许多事情都喜欢交给阮平左办。
大皇子一事自然也少不了他。
刚出事时,阮觅刻意忽略了清水巷那边。她心中告诉自己,若能帮,就算自己不去说,阮伯父也一定会帮。但她心底对于任何人,其实都存着一丝怀疑。在自己切身利益恐怕会受到威胁的情况下,真的有人愿意不计较一切,对你施以援手吗?
阮觅不愿意细想这种事情,但阮祈说完这话后,她愣了许久都没有回过神来。
/
最后。
皇宫中到底怎么样,大皇子如今有没有醒过来。
这些事情,阮觅都没有去问。
能说的,阮祈自然会说。他没有提起,便是不能说的。
又是一日过去。
皇宫中传出大皇子薨的消息,顺元帝宣布停朝三日,按照皇太子的仪式为大皇子举行葬礼,一个月内停止嫁娶作乐之举。且头七日,官员必须穿丧服,不得违背,俨然将大皇子的丧事与国丧作比。
也是这时,中书令向皇帝请辞,折子上称自己愧对皇恩。大皇子以恩师之礼对待自己,而自己却没有全心全意地对待大皇子,以至于让大皇子出了意外,也让皇帝中年丧子。这一切,都是他的过错。为了赎罪,他想辞官离开鳞京,回到清河为大皇子祈福。
第一封这样的辞官折子,顺元帝没有批准,而是口口声声说这不是中书令的过错,并挽留他。
于是中书令又递了第二封折子,这回折子上的内容更为伤感,字字透露着中书令的请辞之心。
顺元帝还是没有批复。
直到第三封折子,几乎是皇帝不答应请辞,中书令便有撞死在家门口谢罪的意思了。再加上群臣进谏,劝说顺元帝允许中书令辞官回家,顺元帝这才假惺惺地,十分不舍地批复了。
自此,中书令这个官位空了出来,曹家也准备举家搬离鳞京,回清河族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