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女配[快穿] 第8节(3 / 4)
国家的政策福利待遇是很好的,但是这些政策并没有宣传渠道。县里消息灵通的人知道,考上的人知道,但是村里面消息闭塞,就都不知道了。还以为需要自己花钱呢,谁能想到读书期间学校还给发钱?
“学校给我来了信,说开学后会发粮票,只要交点书本费和住宿费,每个月相当于赚钱。从小学开始读到高中,正常需要9年时间。到隔壁村上小学每年要五块学习费,读到初中后是每年十块。高中贵些,要二十块。全部加在一起要八十五块。粮食自己带,就算不读书也要吃东西,这点可以说是忽略不计。”
“但是有些沉没成本还需要计算。六岁开始读,小学读完才十一岁,如果不读书,跟在大人身后上工,一年可能有一些工分但赚不来十块钱,初高中的年纪工分可能多些,总共加起来可能是两三百的成本。但是考上大学后一个月十七块的补贴,成绩好还能拿到每学期百来块的奖学金,差不多两年大学生活就能赚回成本。毕业后大学还给包分配工作,可以说投资孩子读书稳赚不赔。就算考不上大学,读完高中也能参加城里的工厂招考。要是我们村也有村小,成本只会更低。”
宋依云的这番话,让村长沉默了。精明的村子人开始算账,但都是只上了几天扫盲班的水平,勉强能识几个字和会十以内的加减法,算不明白这笔账。这个时候,几乎每人心里都在想,要是他们也读了几年书,肯定能像宋依云那样侃侃而谈。
村长忍不住心动,但是建村小可不是件简单的事,需要建房子,找靠谱的老师,还要考虑招生问题。
一场热闹过后,在生活逐渐平静下来时,村长搓着黢黑的脸上门来访。
“宋丫头,有个事我想请你帮忙拿个主意。你说咱们村也办个村小能不能行。”
村长这是心动了,又怕青山村人太少了撑不起来一个村小。村小的建设属于集体财产,若是亏着办损耗了大家的利益,指定是办不下去的。
“村里有过世老人的旧房子,找几个人帮忙修缮一下就能用。我们村的几个知青水平都不错,虽然这次没考上,但有好几个都擦着线,再准备一年铁定能上大学。准大学生教小学生肯定没问题。我们村生源可能不太够,但附近几个村子都没村小呢。村长要是愿意,可以取个状元村小的名字。”
最后一句话正是宋依云愿意给村小借势的意思,一句话直接说到了村长心坎上。有省状元的名号,何愁招不到生?
村长笑眯了眼:“小宋啊,我代表青山村感谢你的支持。”怕是,这才是村长这次来的目的。
***
时间飞逝,转眼到了快开学的时间。宋依云没有选择读北大清华,而是选择留在a省,读a大的教育专业。现在的大学包分配,而且是按照就近原则解决就业问题。想改变临河村的受教育现状,须得留在a省。
高等学府不解宋依云的选择,一直到开学前都在给她写信,让她再考虑考虑。a大则很高兴,为了人才不被挖走,赶紧联系宋依云,表示学校里的最高等奖学金给她留了名额,只要她来,大学期间完全不用愁。
宋依云这段时间没有闲着,受村长之托,在村小当起了数学老师。可以说文科高考的几门学科中,其他的有书能看懂,数学则是有书也看不懂。于是她白天教小学生,晚上则当起了知青们和村里上次没考上的初中生们的数学老师。
日子忙忙碌碌的过着,感谢信投稿一事等了很久没有后续,宋依云就没再关注了。
然而,在开学的前三天,她收到了一封回信。
第18章 第一个世界 古早出轨军婚文里的女配
寄信人的地方写的名字是余丽。
打开信封,里面有三张大团结,一张报纸和一封信纸。
报纸是a省的省城半月报,刊登日期是2月15日,距今天有了些日头。宋依云投稿报社并不是省城半月报。省城半月报报道的新闻都是些积极向上、正向的宣传内容。她撰写的感谢信主线内容符合主旋律,但涉及到男女关系与女性价值的思考,许多论调在这个时代离经叛道,不是主流媒体愿意刊登的内容。
但在省城半月报的首页,《读书明智,知识明理,妇女能顶半边天——来自a省高考文科女状元的感谢信》标题醒目,赫然正是宋依云的投稿。
她展开了信纸,一番阅读后才知道原来是耀新报社将她的感谢信转投给了省城半月报。信纸的落款正是余丽,耀新报社的社长。她在信里的结尾解释道“女性有权接受教育,学习知识。感谢您将您的故事分享给我们,我想广大的妇女同胞们非常需要您的事迹鼓舞,耀新报社的影响力远不如省城半月报。请您原谅我们的自作主张。”
余丽的字很漂亮,笔锋干脆利落,见字如见人,可以窥见她是位有思想、有能力的实干家。
事实也正是如此。
省城半月报刊登的宋依云写的感谢信版块处还插入了一张配图。一个蓬头垢面,背着与身形不符、装满猪草的大箩筐的小女孩,正眨着大大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不远处坐在教室里上课的学生们。女孩的渴望跃然于纸上,触目惊心,让看者忍不住心酸。
这张照片是余丽在收到感谢信后,喊上报社里的照相专家,一同去村里拍的。文字与图片相配合,让感谢信的渲染能力更上一层楼。
宋依云打心里对这位素未谋面的报社社长产生了好感。当然,对于省城半月报愿意刊登她的感谢信也是十分惊讶。
她将稿费、信纸和报纸重新折叠好,小心保存,锁进了柜子里。接着继续进行数学资料整理。还有三天她就要开学了,便想着把数学资料整理归纳一番,留给知青们和青山村。
数学资料整理工作量较大,宋依云费了些功夫,终于赶在出发前一天完成了。 ↑返回顶部↑
“学校给我来了信,说开学后会发粮票,只要交点书本费和住宿费,每个月相当于赚钱。从小学开始读到高中,正常需要9年时间。到隔壁村上小学每年要五块学习费,读到初中后是每年十块。高中贵些,要二十块。全部加在一起要八十五块。粮食自己带,就算不读书也要吃东西,这点可以说是忽略不计。”
“但是有些沉没成本还需要计算。六岁开始读,小学读完才十一岁,如果不读书,跟在大人身后上工,一年可能有一些工分但赚不来十块钱,初高中的年纪工分可能多些,总共加起来可能是两三百的成本。但是考上大学后一个月十七块的补贴,成绩好还能拿到每学期百来块的奖学金,差不多两年大学生活就能赚回成本。毕业后大学还给包分配工作,可以说投资孩子读书稳赚不赔。就算考不上大学,读完高中也能参加城里的工厂招考。要是我们村也有村小,成本只会更低。”
宋依云的这番话,让村长沉默了。精明的村子人开始算账,但都是只上了几天扫盲班的水平,勉强能识几个字和会十以内的加减法,算不明白这笔账。这个时候,几乎每人心里都在想,要是他们也读了几年书,肯定能像宋依云那样侃侃而谈。
村长忍不住心动,但是建村小可不是件简单的事,需要建房子,找靠谱的老师,还要考虑招生问题。
一场热闹过后,在生活逐渐平静下来时,村长搓着黢黑的脸上门来访。
“宋丫头,有个事我想请你帮忙拿个主意。你说咱们村也办个村小能不能行。”
村长这是心动了,又怕青山村人太少了撑不起来一个村小。村小的建设属于集体财产,若是亏着办损耗了大家的利益,指定是办不下去的。
“村里有过世老人的旧房子,找几个人帮忙修缮一下就能用。我们村的几个知青水平都不错,虽然这次没考上,但有好几个都擦着线,再准备一年铁定能上大学。准大学生教小学生肯定没问题。我们村生源可能不太够,但附近几个村子都没村小呢。村长要是愿意,可以取个状元村小的名字。”
最后一句话正是宋依云愿意给村小借势的意思,一句话直接说到了村长心坎上。有省状元的名号,何愁招不到生?
村长笑眯了眼:“小宋啊,我代表青山村感谢你的支持。”怕是,这才是村长这次来的目的。
***
时间飞逝,转眼到了快开学的时间。宋依云没有选择读北大清华,而是选择留在a省,读a大的教育专业。现在的大学包分配,而且是按照就近原则解决就业问题。想改变临河村的受教育现状,须得留在a省。
高等学府不解宋依云的选择,一直到开学前都在给她写信,让她再考虑考虑。a大则很高兴,为了人才不被挖走,赶紧联系宋依云,表示学校里的最高等奖学金给她留了名额,只要她来,大学期间完全不用愁。
宋依云这段时间没有闲着,受村长之托,在村小当起了数学老师。可以说文科高考的几门学科中,其他的有书能看懂,数学则是有书也看不懂。于是她白天教小学生,晚上则当起了知青们和村里上次没考上的初中生们的数学老师。
日子忙忙碌碌的过着,感谢信投稿一事等了很久没有后续,宋依云就没再关注了。
然而,在开学的前三天,她收到了一封回信。
第18章 第一个世界 古早出轨军婚文里的女配
寄信人的地方写的名字是余丽。
打开信封,里面有三张大团结,一张报纸和一封信纸。
报纸是a省的省城半月报,刊登日期是2月15日,距今天有了些日头。宋依云投稿报社并不是省城半月报。省城半月报报道的新闻都是些积极向上、正向的宣传内容。她撰写的感谢信主线内容符合主旋律,但涉及到男女关系与女性价值的思考,许多论调在这个时代离经叛道,不是主流媒体愿意刊登的内容。
但在省城半月报的首页,《读书明智,知识明理,妇女能顶半边天——来自a省高考文科女状元的感谢信》标题醒目,赫然正是宋依云的投稿。
她展开了信纸,一番阅读后才知道原来是耀新报社将她的感谢信转投给了省城半月报。信纸的落款正是余丽,耀新报社的社长。她在信里的结尾解释道“女性有权接受教育,学习知识。感谢您将您的故事分享给我们,我想广大的妇女同胞们非常需要您的事迹鼓舞,耀新报社的影响力远不如省城半月报。请您原谅我们的自作主张。”
余丽的字很漂亮,笔锋干脆利落,见字如见人,可以窥见她是位有思想、有能力的实干家。
事实也正是如此。
省城半月报刊登的宋依云写的感谢信版块处还插入了一张配图。一个蓬头垢面,背着与身形不符、装满猪草的大箩筐的小女孩,正眨着大大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不远处坐在教室里上课的学生们。女孩的渴望跃然于纸上,触目惊心,让看者忍不住心酸。
这张照片是余丽在收到感谢信后,喊上报社里的照相专家,一同去村里拍的。文字与图片相配合,让感谢信的渲染能力更上一层楼。
宋依云打心里对这位素未谋面的报社社长产生了好感。当然,对于省城半月报愿意刊登她的感谢信也是十分惊讶。
她将稿费、信纸和报纸重新折叠好,小心保存,锁进了柜子里。接着继续进行数学资料整理。还有三天她就要开学了,便想着把数学资料整理归纳一番,留给知青们和青山村。
数学资料整理工作量较大,宋依云费了些功夫,终于赶在出发前一天完成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