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0年代当配音 第11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而邵曦这边谈下四位作家的有声授权后,分别按这四位作家各自的文风定制有声改编的表现方式,开始着手准备后续的配音工作。
  舍老的作品由毕逢君负责单人朗读,以柔和的语调将老先生笔下《深宅大院》中细腻悠长的故事娓娓道来……录制过程中,毕逢君还多次向老人家请教文中深意,以期将故事诠释到位。
  而蒙老则表示,自己的小孙女特别喜欢《西弗一家》中凯乐儿的声音,希望凯乐儿的配音演员能为自己的作品发声。
  邵曦对此自然受宠若惊,欣然接受了老人家的要求,录制了《天河》一文的朗读版。
  而郭先的《一圆硬币》是一部悬疑类小说,这是很合毛鑫宇胃口的作品,他便主动请缨拿下了这部小说的朗读创作。
  至于赵槐村的《村里的黑土》一文则被编剧后进行了广播剧的演绎录制。
  海广电那边由于万军给予的声源“不合格”,最终与万军终止了合同,但是栏目已经申请批复下来,于是,声闻便顺势拿下了“名家名作”的作品提供。
  由于是文坛巨匠的作品,海广电也在费用上给足了面子,邵曦当然没有鲁莽到直接买断版权,而是提出了独家授权,收益分成的建议,于是发作家们拿到收益时对“声闻”的态度就更友善了……
  而因为有了给舍老、蒙老这样的文豪级作家制作有声作品的先例,声闻在文坛的声望瞬间提升了一个档次。
  如果说之前作者们对声闻配音工作室的印象还只是“给作协推广新作品的广播剧制作机构”,此刻则成了——“能被声闻看上的作品在文坛必是数一数二了!”
  就在声闻的有声作品形式越来越多的时候,海广电却接到了听众投诉。
  多名苏淅两省来海市打工的听众表示,海广电播放的《天河》等作品跟他们听到的不一样,问为什么不是广播剧?以及什么时候能在苏淅省台听到海广电版本的这些作品……
  海广电这边的接线员莫名所以,只好向上汇报。
  王凯旋拿到这份汇报的时候,第一时间竟然是有点想笑,这个陈万军真的就这么一步步走进小师妹的套里了……真是不作不死的典范了。
  于是,在隔日的“听众来信”节目中,王凯旋特意将这几封信拿出来回应:“海广电交通台‘有声连播’和‘名家名作’两档节目中播放的广播剧和个人朗读作品都是经过作者授权独家制作的正版有声作品,除海广电以外播放的任何相关作品均为非法侵权之作,感谢听众xxx、yyy、zz的报料,我台将尽快与上述作品的作者沟通,对侵权作品进行处理,以及法律上的惩治。”
  这份回应一出,很快苏淅省及地方台这边的领导便接到了消息,听说万军提供的广播剧竟然是没有经过授权的作品,不管事先知情还是不知情,都不敢再播放,并静观其变。
  当然也不是没有想跟海广电硬刚的电台——就比如那个专门为了万军配音工作室开通了一个频道的市台……
  第116章 盗者失助·加速进入数……
  陈万军此时还没有收到电台方面过来的消息,但是他也已经不轻松了。
  他为自己的广播剧签来的都是名烟名酒这类土豪企业的广告,土豪虽然是土豪,钱也不是白给的,合同签好了广播剧是要在海市广播电台播放的,结果却是在周边省台、市台播放……
  说得好听是铺开了传播网,可是跟国家一线城市相比,省台倒还罢了,地方电台的效果几近于无,金主们自然是不买帐了,纷纷以违约为由,要求陈万军退钱。
  是了口袋的钱,陈万军当然不可能往外掏,只能硬着头皮周旋,谁知就在这时,四位作者连同海广电一起将“万军”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告上了法院。
  收到传票的时候陈万军气得直接将那张纸撕了个粉碎,在办公室里骂了半天粗口,将整个工作室的人都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
  这些配音此刻内心不禁有些后悔,当初是听了陈万军的所谓“跟着他混不比声闻差”之类的蛊惑,谁知现在拿着比译制厂多了一点儿的工资,却要承受数倍于前的精神压力,更不要说工作室现在沾上了官司。
  于是很快便有人开始悄悄谋出路……
  声闻这边的培训班最近报名人数开始激增,沈谷英忍不住感慨:“现在的年轻人可真努力啊!趁着暑假来进修的孩子真多,好呀!”
  不过时不时看到几个熟面孔的时候,沈老师又有些担心,一问才知道都是从万军那边辞职过来的。
  沈谷英当然也是知道陈万军这个人的,更知道他跟邵曦的恩怨,于是想来想去,不太放心,去找小徒弟通风报信去了。
  “曦曦啊!万军的人跑来咱们这儿考培训班啦!这是要来咱们这儿当奸细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