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大结局po1⒏space(18 / 20)
静虚师太笑道:”永芳说的没错。华春,这些年辛苦你了。如今你在永芳身边,我也没什么好担心的。此事永芳说的很对,你便按照他的吩咐去做吧。“”是,姑娘。奴婢晓得。“华春恭敬说完这话,接着又笑了起来。
静虚师太笑着摇头,看的出来,静虚师太和华春情分不一般。等华春退下去后,静虚师太这才对永芳说道:”华春本是江湖中人,后来被我所救,这才跟了我。当年为救我伤了容貌,我心里一直愧疚。幸亏大嫂出面帮忙,给了华春一个去处。如今她又跟着你,我心里就更放心了。“”姑祖母说这些做什么。若是早知道华春是姑祖母身边的人,我以前就该对她更好一点。“永芳心里头感叹,这都是活了几十年的人了。当年究竟生了什么事情,游嬷嬷毁容,养好后勉强能见人。华春同样毁容,却无法见人。只怕当年的事情十分惨烈,否则姑祖母也不会出家,成为静虚师太。”别说这些。华春都和我说了,这几年她在你身边过的很好。多亏了你照顾,她才过了几年安心日子。我知道她的心思,她在伯爵府过的不开心。大嫂虽然愿意招抚,毕竟心结难解,对她们这些人……罢了,大嫂如今都是做老祖母的人,我何必再说这些是非。“静虚师太神色变幻,想来是想起了过去。
永芳低着头,她倒是能够理解老太太的心思。静虚师太出事,首当其中的就该是伯爵府,当年伯爵府在静虚和皇帝的事情中,究竟如何,永芳不得而知。如今想来,只怕不会太好。老太太当年作为孙家嫡长媳妇,有责任要为孙家的子孙后代着想。她和静虚师太的姑嫂情分如何不得而知。但是她能收留静虚师太身边的人,应该也是有几分情分。但是静虚师太的事情太严重,严重到影响了伯爵府子孙前程,老太太对她有点不满和怨言也能理解。毕竟大家立场不同,想的问题也不同。”老太太这些年也不容易。“永芳小声的说了这么一句。对于老太太,永芳心里头是感激的。同样对于静虚师太,永芳心里也是感激不尽。也因此她希望这两位老人都能好好的。放下彼此的心结,愉快的度过晚年。
静虚师太长叹一声,拍着永芳的手,道:”你说的不错。那么大的一份家业,大哥去的早,全都压在她一个女人身上。稍微软弱一点都不行,这些年也是难为她了。两个儿子都不太成器,如今听说永礼倒是不错。“
永芳笑着点头,说到这个,永芳也很高兴。”大哥的确很不错。如今在吏部历练,等过个两三年,或许就要谋求外放。“正牌子进士出身,又是伯爵府嫡长孙,只要不犯政治上的错误,前程绝对看好。”那就好,那就好。“静虚师太少有的激动。她毕竟出自伯爵府,自然希望伯爵府一切都好,越来越好。
自此,静虚师太便在皇家别院住了下来。华春忙着给皇帝调养身体,静虚师太则是每日跟上班似地,准时去皇帝那里讲习佛法,又准时出来,绝对不会多留一刻钟。皇帝都快死了,在死之前能够看到心头那颗朱砂痣,已经可以说是满足了他的心愿。再多的要求,那就是痴心妄想。
外面的好消息也很多。七月十五五王爷叛乱,到七月二十五平叛,前后十天。但是这十天内死的人数以万计。尤其是宗亲贵族,在这一次死伤惨重。皇帝得知具体的死亡名单和数字后,当时就吐了一口血,接着昏迷过去。要不是华春之前为皇帝调养了身体,只怕皇帝这次真的要死翘翘了。同上一次一样,华春给皇帝扎针,或许是因为见了静虚师太,皇帝的求生意志强烈,因此这次昏迷没有上次严重。扎完了针,皇帝就醒了过来。醒来后皇帝传旨,要追封那些过世的皇族宗亲,若是家族人口没死绝,找出嫡出的子孙来封爵。若是死绝了,就从别的房头过继一个,总之不能让牺牲在这场灾难中的宗室断了根。至于五王爷死一万次也难消皇帝心头之恨。先是贬为庶民,接着除籍,然后下令凌迟。
这话一出,朝堂哗然。关键不在除籍,而是凌迟。本朝开国有感于前朝的严刑峻法逼迫老百姓活不下去。因此本朝太祖开国的时候,就明文规定废除凌迟,包括各种肉刑。比如割鼻,挖眼之类的严酷刑法全都废除。如今皇帝气得糊涂了,要对一个曾经的王爷施以凌迟,而这人还是皇帝的儿子,史书上会怎么记载?除了对皇帝讨伐之外,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也会被讨伐。只能说臣子无能,不能劝解皇帝,才让皇帝昏聩到对儿子实施凌迟。史笔如刀啊,大家做官不就是为了身前利,身后名。又怎么可能答应皇帝这种昏了头的决定。因此所有朝臣反对。不过就是处死,办法多了去了,白绫,匕首,毒药,绞刑,斩首,样样都可以,就是不能凌迟。明着反对太祖定下的规矩,这个坏头开不得。要不然后面的皇帝有样学样,对大臣也这么干,那大家还要不要做官了。反正你皇帝再大,也大不过太祖的规矩,大家这么对着干吧,不怕皇帝廷杖。廷杖还更好,立马就出名了,那多实惠。大臣们可是眼巴巴的求着皇帝廷杖的,赶紧廷杖吧,皇帝成了昏君,大臣就成了名臣。性命还无恙,这种一本万利的买卖,不干就是傻子。
大臣的们的心思皇帝门清,可是皇帝那口气不出,皇帝就不爽。皇帝不爽,那大家也别想爽快。可是事情不能这样胶结,总要有个解决的办法吧。
办法没有,消息倒是有一个。少齐从京城带来一个消息,五王爷死了。人一死,万事皆了,总不能拿尸体来凌迟吧。朝臣们松口气的同时又有点失望,五王爷死的太不是时候了,怎么着也该等到皇帝廷杖后才死啊!大家都做好了留名青史的准备了,结果主角不配合,直接给你来个一死了之,真是死的不是时候。
皇帝也很不痛快,老五那个猪狗不如的东西,怎么能就这么死了,皇帝心里那口气还没出了。于是皇帝多疑的性子就开始挥作用了,很是怀疑少齐。不会是少齐故意让五王爷死的吧。少齐指天誓,五王爷本身就要死,不死也得死,跟他半点关系就没有。当初少齐带兵进京城,五王爷先是负隅顽抗,接着万念俱灰,刎颈自杀。却被下人救了下来。少齐一开始要太医全力救治,总算勉强救活。后来得知朝堂因为如何处置五王爷的事情都吵翻了,好嘛,少齐是一句话没说。只是在谋士面前表达了一下对朝局的担心。于是谋士心领神会,稍微暗示了一下太医。太医自然心知肚明。于是五王爷很快就死了,伤重复而死,死的不能再死。
也因此少齐完全可以理直气壮的在皇帝面前说五王爷的死和他没关系。他连嘴皮子都没动一下,再怎么怀疑也不能怀疑到他头上。
皇帝一口气出不来,于是就要对从逆人员严肃处理。该杀头的杀头,该抄家的抄家,该流放的流放。经过此事,京城勋贵起起落落,几家欢喜几家愁。
等将该处置的人员都处置完毕后,被损毁的皇宫也收拾的七七八八。因为当天的一场大雨,皇宫几处主殿群落完整无损。火烧的主要是西北边的一些建筑群落,不算太要紧。皇帝带着大臣禁卫浩浩荡荡的启程回京。少齐最为主要成员,自然是要时时跟在皇帝身前,半点不得闲。
不过少齐在回京之前总算是抽出时间来和永芳见了一次。整整过了十多天,永芳这才见到少齐。两人都很激动,永芳显得外放一点,而少齐则比较内敛。少齐时间有限,外面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处理,不能多留。永芳有很多话要和少齐说,可是得知时间有限后,永芳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最后两人坐在一起,永芳依偎在少齐怀里,两个看着夕阳,说着家常。大宝如何,二宝如何,静虚师太如何。至于朝堂,至于皇帝,至于外面的大事一概不说。这样的相处显得轻松又温馨,让少齐紧绷了十几天的神经也跟着放松下来。永芳见少齐睡着了,保持着姿势和少齐相互靠着。看看这个男人一声风尘,满脸胡子渣渣,脸颊瘦削,皮肤黝黑,五官犹如刀刻一般。即便是在睡梦中,男人的眉头也是皱起来的。
等少齐睡熟之后,永芳便将李万三叫来问话。李万三见屋中情形愣了下,永芳笑道:”不要紧。世子爷太累了,这会放松下来,让他好好睡一觉。咱们说话小声点,他不会醒来的。“
李万三点头明白。
永芳要问的是安王和少峰的情形。李万三告诉永芳,安王在七月十六这一日就醒来了。得知月姨娘被侮辱,后又被少峰杀了,当时气得差点又昏迷过去。安王指着少峰大骂,少峰就和安王对骂。少峰这人很混账,很不着调,但是还没猪狗不如到对安王动手。就是给他刀子,他也没弑父的勇气。少峰的办法就是将安王看守起来。至于少鸿,也只是受了点皮肉之苦。
五王爷那里,因为少峰的靠拢也就没对安王动手,如此安王因为少峰便保住了一条性命。
后来少齐进京,过后少峰‘暴病身亡’,至于是什么病,没人会去追究。关键在于少峰必须死,他死了少齐还可以遮掩一二,只说暴病身亡。他要是不死,皇帝就一定会清算他从逆之罪。那么少峰的下滁惨。少齐如此做,一方面两人是兄弟,另外一方面也是为孟二奶奶和淳哥儿着想。要是淳哥儿有一个乱臣贼子的父亲,那么淳哥儿这辈子算是彻底完了。
即便少齐真的做了皇帝,少齐也不能推翻开成帝对这次事件的定性。乱臣贼子就是乱臣贼子,不过是罪名轻重的问题,而不是谁无辜不无辜的问题。所以为了大家,为了淳哥儿,为了安王府,少峰死得其所。
永芳没有追问细节。细节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永芳叹息一声,少峰就这么死了,还真是便宜了他。但是永芳也很清楚,这是最好的结局。永芳得了消息后,就让常嬷嬷去和孟二奶奶说一声。这十多天来,孟二奶奶晚晚睡不好,就是纠结着京城的局势。如今少峰这个祸害死了,想来孟二奶奶也能出口气。
孟二奶奶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意外的显得很平静。哦了一声,然后说了声感谢大嫂的话,就将常嬷嬷打了出去。孟二奶奶将自己关在屋里坐了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后红着眼睛出来,交代一番。所有二房的人都换下颜色鲜亮的衣服,全都穿上孝服。如今人在别院,不方便置办灵堂,但是该做的也要做。
孟二奶奶抱着淳哥儿,神色平静。人死了也好,总比活着祸害人要强。如今就剩下孤儿寡母,想来少齐和永芳也会善待他们两母子。淳哥儿的将来也有所保障。在无人的地方,孟二奶奶畅快的笑了一回,笑够后,在人前她就是正儿八经死了丈夫的女人,悲伤无措可怜。这辈子跟着儿子过,其实也挺好的。
七月二十九这一天,皇帝启程回京。八月一日大朝会,明旨下对所有从逆人员的处置决定。至于首犯五王爷,除籍,鞭尸一百。这是皇帝和大臣们讨价还价的结果。本朝太祖又没有规定不能鞭尸,于是皇帝就钻了这个空子。至于五王爷一脉的人,儿子全部处死,孙子辈的全部贬为庶民。女眷绝大部分处死,留下几个人照顾孙子辈。
按理说处决犯人之后,就该是赏有功之臣。少齐算是首功,更应该重重的赏。可是皇帝并没有下旨赏赐,这就让大臣们疑惑了。皇帝借口身体不行,过了初一的大朝会就请假不上朝。皇帝身体不好也是事实。
而且除了赏赐有功之臣外,最为要紧的就是立太子。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皇帝没多少活头了,要是再不立太子,那可是祸乱之源。五王爷为什么造反,不就是想做皇帝。要是皇帝早点立太子,五王爷未必会造反,皇上也就不用死那么多儿子孙子曾孙子。
五王爷这次叛乱,诸位皇子几乎死绝了。年龄大的就剩下安王一个。年龄小的也就剩下十三皇子和十五皇子。安王那身体只怕连皇帝都不如。偌大一个国家,总不能立一个短命鬼皇帝。大臣们自动的排除了安王。于是目光就落在了十三皇子和十五皇子。
兑这下子闹腾起来了,女婿有可能做皇帝,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兑动所有能够动的力量,势要让十三皇子坐上皇帝宝座。就是丁晚晴也不安分,整日里往各家勋贵串门,其目的不言自明。至于十五皇子,他的出身和十三皇子比起来更是不如,加上他最小,没人看好他。于是十三皇子就成为太子的最热门人选。一时间皇帝那里,全是各种请立太子的奏折,大家异口同声请立十三皇子为太子。 ↑返回顶部↑
静虚师太笑着摇头,看的出来,静虚师太和华春情分不一般。等华春退下去后,静虚师太这才对永芳说道:”华春本是江湖中人,后来被我所救,这才跟了我。当年为救我伤了容貌,我心里一直愧疚。幸亏大嫂出面帮忙,给了华春一个去处。如今她又跟着你,我心里就更放心了。“”姑祖母说这些做什么。若是早知道华春是姑祖母身边的人,我以前就该对她更好一点。“永芳心里头感叹,这都是活了几十年的人了。当年究竟生了什么事情,游嬷嬷毁容,养好后勉强能见人。华春同样毁容,却无法见人。只怕当年的事情十分惨烈,否则姑祖母也不会出家,成为静虚师太。”别说这些。华春都和我说了,这几年她在你身边过的很好。多亏了你照顾,她才过了几年安心日子。我知道她的心思,她在伯爵府过的不开心。大嫂虽然愿意招抚,毕竟心结难解,对她们这些人……罢了,大嫂如今都是做老祖母的人,我何必再说这些是非。“静虚师太神色变幻,想来是想起了过去。
永芳低着头,她倒是能够理解老太太的心思。静虚师太出事,首当其中的就该是伯爵府,当年伯爵府在静虚和皇帝的事情中,究竟如何,永芳不得而知。如今想来,只怕不会太好。老太太当年作为孙家嫡长媳妇,有责任要为孙家的子孙后代着想。她和静虚师太的姑嫂情分如何不得而知。但是她能收留静虚师太身边的人,应该也是有几分情分。但是静虚师太的事情太严重,严重到影响了伯爵府子孙前程,老太太对她有点不满和怨言也能理解。毕竟大家立场不同,想的问题也不同。”老太太这些年也不容易。“永芳小声的说了这么一句。对于老太太,永芳心里头是感激的。同样对于静虚师太,永芳心里也是感激不尽。也因此她希望这两位老人都能好好的。放下彼此的心结,愉快的度过晚年。
静虚师太长叹一声,拍着永芳的手,道:”你说的不错。那么大的一份家业,大哥去的早,全都压在她一个女人身上。稍微软弱一点都不行,这些年也是难为她了。两个儿子都不太成器,如今听说永礼倒是不错。“
永芳笑着点头,说到这个,永芳也很高兴。”大哥的确很不错。如今在吏部历练,等过个两三年,或许就要谋求外放。“正牌子进士出身,又是伯爵府嫡长孙,只要不犯政治上的错误,前程绝对看好。”那就好,那就好。“静虚师太少有的激动。她毕竟出自伯爵府,自然希望伯爵府一切都好,越来越好。
自此,静虚师太便在皇家别院住了下来。华春忙着给皇帝调养身体,静虚师太则是每日跟上班似地,准时去皇帝那里讲习佛法,又准时出来,绝对不会多留一刻钟。皇帝都快死了,在死之前能够看到心头那颗朱砂痣,已经可以说是满足了他的心愿。再多的要求,那就是痴心妄想。
外面的好消息也很多。七月十五五王爷叛乱,到七月二十五平叛,前后十天。但是这十天内死的人数以万计。尤其是宗亲贵族,在这一次死伤惨重。皇帝得知具体的死亡名单和数字后,当时就吐了一口血,接着昏迷过去。要不是华春之前为皇帝调养了身体,只怕皇帝这次真的要死翘翘了。同上一次一样,华春给皇帝扎针,或许是因为见了静虚师太,皇帝的求生意志强烈,因此这次昏迷没有上次严重。扎完了针,皇帝就醒了过来。醒来后皇帝传旨,要追封那些过世的皇族宗亲,若是家族人口没死绝,找出嫡出的子孙来封爵。若是死绝了,就从别的房头过继一个,总之不能让牺牲在这场灾难中的宗室断了根。至于五王爷死一万次也难消皇帝心头之恨。先是贬为庶民,接着除籍,然后下令凌迟。
这话一出,朝堂哗然。关键不在除籍,而是凌迟。本朝开国有感于前朝的严刑峻法逼迫老百姓活不下去。因此本朝太祖开国的时候,就明文规定废除凌迟,包括各种肉刑。比如割鼻,挖眼之类的严酷刑法全都废除。如今皇帝气得糊涂了,要对一个曾经的王爷施以凌迟,而这人还是皇帝的儿子,史书上会怎么记载?除了对皇帝讨伐之外,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也会被讨伐。只能说臣子无能,不能劝解皇帝,才让皇帝昏聩到对儿子实施凌迟。史笔如刀啊,大家做官不就是为了身前利,身后名。又怎么可能答应皇帝这种昏了头的决定。因此所有朝臣反对。不过就是处死,办法多了去了,白绫,匕首,毒药,绞刑,斩首,样样都可以,就是不能凌迟。明着反对太祖定下的规矩,这个坏头开不得。要不然后面的皇帝有样学样,对大臣也这么干,那大家还要不要做官了。反正你皇帝再大,也大不过太祖的规矩,大家这么对着干吧,不怕皇帝廷杖。廷杖还更好,立马就出名了,那多实惠。大臣们可是眼巴巴的求着皇帝廷杖的,赶紧廷杖吧,皇帝成了昏君,大臣就成了名臣。性命还无恙,这种一本万利的买卖,不干就是傻子。
大臣的们的心思皇帝门清,可是皇帝那口气不出,皇帝就不爽。皇帝不爽,那大家也别想爽快。可是事情不能这样胶结,总要有个解决的办法吧。
办法没有,消息倒是有一个。少齐从京城带来一个消息,五王爷死了。人一死,万事皆了,总不能拿尸体来凌迟吧。朝臣们松口气的同时又有点失望,五王爷死的太不是时候了,怎么着也该等到皇帝廷杖后才死啊!大家都做好了留名青史的准备了,结果主角不配合,直接给你来个一死了之,真是死的不是时候。
皇帝也很不痛快,老五那个猪狗不如的东西,怎么能就这么死了,皇帝心里那口气还没出了。于是皇帝多疑的性子就开始挥作用了,很是怀疑少齐。不会是少齐故意让五王爷死的吧。少齐指天誓,五王爷本身就要死,不死也得死,跟他半点关系就没有。当初少齐带兵进京城,五王爷先是负隅顽抗,接着万念俱灰,刎颈自杀。却被下人救了下来。少齐一开始要太医全力救治,总算勉强救活。后来得知朝堂因为如何处置五王爷的事情都吵翻了,好嘛,少齐是一句话没说。只是在谋士面前表达了一下对朝局的担心。于是谋士心领神会,稍微暗示了一下太医。太医自然心知肚明。于是五王爷很快就死了,伤重复而死,死的不能再死。
也因此少齐完全可以理直气壮的在皇帝面前说五王爷的死和他没关系。他连嘴皮子都没动一下,再怎么怀疑也不能怀疑到他头上。
皇帝一口气出不来,于是就要对从逆人员严肃处理。该杀头的杀头,该抄家的抄家,该流放的流放。经过此事,京城勋贵起起落落,几家欢喜几家愁。
等将该处置的人员都处置完毕后,被损毁的皇宫也收拾的七七八八。因为当天的一场大雨,皇宫几处主殿群落完整无损。火烧的主要是西北边的一些建筑群落,不算太要紧。皇帝带着大臣禁卫浩浩荡荡的启程回京。少齐最为主要成员,自然是要时时跟在皇帝身前,半点不得闲。
不过少齐在回京之前总算是抽出时间来和永芳见了一次。整整过了十多天,永芳这才见到少齐。两人都很激动,永芳显得外放一点,而少齐则比较内敛。少齐时间有限,外面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处理,不能多留。永芳有很多话要和少齐说,可是得知时间有限后,永芳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最后两人坐在一起,永芳依偎在少齐怀里,两个看着夕阳,说着家常。大宝如何,二宝如何,静虚师太如何。至于朝堂,至于皇帝,至于外面的大事一概不说。这样的相处显得轻松又温馨,让少齐紧绷了十几天的神经也跟着放松下来。永芳见少齐睡着了,保持着姿势和少齐相互靠着。看看这个男人一声风尘,满脸胡子渣渣,脸颊瘦削,皮肤黝黑,五官犹如刀刻一般。即便是在睡梦中,男人的眉头也是皱起来的。
等少齐睡熟之后,永芳便将李万三叫来问话。李万三见屋中情形愣了下,永芳笑道:”不要紧。世子爷太累了,这会放松下来,让他好好睡一觉。咱们说话小声点,他不会醒来的。“
李万三点头明白。
永芳要问的是安王和少峰的情形。李万三告诉永芳,安王在七月十六这一日就醒来了。得知月姨娘被侮辱,后又被少峰杀了,当时气得差点又昏迷过去。安王指着少峰大骂,少峰就和安王对骂。少峰这人很混账,很不着调,但是还没猪狗不如到对安王动手。就是给他刀子,他也没弑父的勇气。少峰的办法就是将安王看守起来。至于少鸿,也只是受了点皮肉之苦。
五王爷那里,因为少峰的靠拢也就没对安王动手,如此安王因为少峰便保住了一条性命。
后来少齐进京,过后少峰‘暴病身亡’,至于是什么病,没人会去追究。关键在于少峰必须死,他死了少齐还可以遮掩一二,只说暴病身亡。他要是不死,皇帝就一定会清算他从逆之罪。那么少峰的下滁惨。少齐如此做,一方面两人是兄弟,另外一方面也是为孟二奶奶和淳哥儿着想。要是淳哥儿有一个乱臣贼子的父亲,那么淳哥儿这辈子算是彻底完了。
即便少齐真的做了皇帝,少齐也不能推翻开成帝对这次事件的定性。乱臣贼子就是乱臣贼子,不过是罪名轻重的问题,而不是谁无辜不无辜的问题。所以为了大家,为了淳哥儿,为了安王府,少峰死得其所。
永芳没有追问细节。细节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永芳叹息一声,少峰就这么死了,还真是便宜了他。但是永芳也很清楚,这是最好的结局。永芳得了消息后,就让常嬷嬷去和孟二奶奶说一声。这十多天来,孟二奶奶晚晚睡不好,就是纠结着京城的局势。如今少峰这个祸害死了,想来孟二奶奶也能出口气。
孟二奶奶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意外的显得很平静。哦了一声,然后说了声感谢大嫂的话,就将常嬷嬷打了出去。孟二奶奶将自己关在屋里坐了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后红着眼睛出来,交代一番。所有二房的人都换下颜色鲜亮的衣服,全都穿上孝服。如今人在别院,不方便置办灵堂,但是该做的也要做。
孟二奶奶抱着淳哥儿,神色平静。人死了也好,总比活着祸害人要强。如今就剩下孤儿寡母,想来少齐和永芳也会善待他们两母子。淳哥儿的将来也有所保障。在无人的地方,孟二奶奶畅快的笑了一回,笑够后,在人前她就是正儿八经死了丈夫的女人,悲伤无措可怜。这辈子跟着儿子过,其实也挺好的。
七月二十九这一天,皇帝启程回京。八月一日大朝会,明旨下对所有从逆人员的处置决定。至于首犯五王爷,除籍,鞭尸一百。这是皇帝和大臣们讨价还价的结果。本朝太祖又没有规定不能鞭尸,于是皇帝就钻了这个空子。至于五王爷一脉的人,儿子全部处死,孙子辈的全部贬为庶民。女眷绝大部分处死,留下几个人照顾孙子辈。
按理说处决犯人之后,就该是赏有功之臣。少齐算是首功,更应该重重的赏。可是皇帝并没有下旨赏赐,这就让大臣们疑惑了。皇帝借口身体不行,过了初一的大朝会就请假不上朝。皇帝身体不好也是事实。
而且除了赏赐有功之臣外,最为要紧的就是立太子。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皇帝没多少活头了,要是再不立太子,那可是祸乱之源。五王爷为什么造反,不就是想做皇帝。要是皇帝早点立太子,五王爷未必会造反,皇上也就不用死那么多儿子孙子曾孙子。
五王爷这次叛乱,诸位皇子几乎死绝了。年龄大的就剩下安王一个。年龄小的也就剩下十三皇子和十五皇子。安王那身体只怕连皇帝都不如。偌大一个国家,总不能立一个短命鬼皇帝。大臣们自动的排除了安王。于是目光就落在了十三皇子和十五皇子。
兑这下子闹腾起来了,女婿有可能做皇帝,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兑动所有能够动的力量,势要让十三皇子坐上皇帝宝座。就是丁晚晴也不安分,整日里往各家勋贵串门,其目的不言自明。至于十五皇子,他的出身和十三皇子比起来更是不如,加上他最小,没人看好他。于是十三皇子就成为太子的最热门人选。一时间皇帝那里,全是各种请立太子的奏折,大家异口同声请立十三皇子为太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