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姐姐重生了[八零] 第24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庞勇吐了一口气:“我明白,你比老哥冷静,我还是太着急了,我听你的,咱们慢慢来,要走的经销商就让他们走吧,强扭的瓜不甜。”
  叶蔓笑了笑说道:“这就对了,庞哥,让你物色的省代理有了合适的人选吗?”
  庞勇将手里剩下的文件袋递给叶蔓:“今天找你就是为了说这个,我筛选出了三个人。都是我们经销商中销售业绩排行靠前,他们的详细资料都在里面,还有这几年的销售业绩。”
  叶蔓赞许地说:“庞哥做得很仔细嘛,我先看一遍咱们再讨论。”
  庞勇点头,拿起茶杯慢悠悠地喝起来,等着叶蔓过目这三个人的资料。
  叶蔓一一看完,庞勇挑选出来的这三个人都很有特色,第一个曹安,原本是家电维修学徒,他们卖零件那会儿,他在一家个体户里做学徒。后来老师傅开始生产彩电,庞勇去找那个维修个体户,劝对方转型做老师傅的经销商,该个体户比较保守,觉得卖彩电风险太大了,不敢答应。
  倒是小学徒曹安听说这事,心动了,找到庞勇,让庞勇给他三天时间,他找遍了亲戚朋友借了几千块,拿了五台老师傅14寸的彩电,租了一间只有六七个平方的小门面就正式开启了经销商生涯。目前,曹安的年销售额已近百万,每年盈利十几万,而且还开了一个分店,原本的店面也扩张到了好几百平米。
  他成绩不算经销商们中最好的,但这种大胆、敢于冒险的性格非常鲜明,也非常适合开拓市场。
  叶蔓又看下一个。第二名人选叫唐青山,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人生也很传奇,年轻时下乡插队,回城后干过很多小买卖,后来加入老师傅家电这个大家庭。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会搞关系,他们附近几个县的老师傅家电经销商都跟他关系很好,其中两名还是他介绍给庞勇的。
  最后一个叫李保田,比唐青山小几岁。这个人的档案也很有意思,前两年的销售业绩并不突出,但今年却跟吃了生长素一样,蹭蹭蹭地往上长,今年销售前十里肯定有他一席之地。更有意思的是,这个人销售业绩最好的是老师傅家电今年才起步的业务,空调。
  他一个人今年就卖出了一百多台空调,空调这一单品估计也就冯肃的儿子比他多,其他经销商都得靠边站。而且,他空调销量最好的就是八、九两个月。
  叶蔓将资料放下道:“这三个人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可以试试。不过这个李保田是怎么回事?他店里的空调销量怎么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
  庞勇还真查过,笑呵呵地说:“李保田所在的凤来县刚好跟通省临近,过去就是通省的一个比较大的城市新汀市,那边灾后重建了不少大楼,还有一个侨商回来投资建厂,所以需要安装一批新的空调。李保田不知道走了什么路子,将空调卖了过去,他以前在建筑队干过,很擅长跟那些施工队打交通,估摸着找了人攀上了关系吧。”
  叶蔓眼睛一亮,对啊,很多地方灾后重建,城里重新建起来的办公楼有些就需要安装空调,这可是一个不小的市场,要是能拿下,他们空调冬天销售的业绩就不愁了。
  叶蔓点头,综合衡量了一下说道:“我看还是曹安和唐青山更合适。省代理是要管理一个省的经销商,对个人能力的要求比较高,不过李保田也给咱们提供了新思路。这样吧,你分别找他们聊聊,探探他们的口风,再做决定。”
  毕竟这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经销商们未必愿意放下已经成熟的地盘,转道去异地他乡重头打拼。
  庞勇接过文件,应道:“好的,我亲自去一趟,分别找他们当面谈谈,看看他们是什么想法。”
  叶蔓赞同:“辛苦庞哥跑这一趟了。”
  ……
  庞勇走后,没过两天,富友那边果然跟进了,对于表现优异的经销商,返还6%的提成,不多不少,刚好压奉河市电视机厂一头。
  叶蔓看到报纸,轻轻摇头,孙厂长估计要气疯了。
  幸亏他们老师傅没跟进,这样没完没了地玩下去,富友财大气粗玩得起,他们可未必。而且,这个返还的现金富友和奉河市电视机厂差不多,也没什么震撼效果,真要起作用,拉回经销商的心,那得下血本,实在太不划算了。
  也不知道孙厂长还会不会跟进。不跟吧,他们先前做出的让步没什么诱惑力了,持续跟进吧,他们厂的电视机利润空间比富友小,真打下去,肯定是他们先绷不住。
  叶蔓冷眼旁观,并没有跟进,只是让钟小琴留意经销商那边的情况,但凡有解约的,都把他们的资料整理出来,放到她的办公桌上。
  度过最初一段经销商的解约风潮之后,进入11月,哪怕富友的广告天天在电视上播个不停,也没什么经销商解约了。叶蔓统计了一下,总共有五十多名经销商解约,基本上都是大城市的,只有十来名小县城的经销商禁不住诱惑解了约。
  这个数字在承受范围内,老师傅家电遵照合同,跟其解了约,退了货。也有个别不愿意付违约金的,叶蔓直接将这个事交给了陈律师,由他代表老师傅家电对这几个不遵守合同的经销商发起诉讼,要求按照合同的规定赔偿老师傅家电相应的违约金。
  同时,叶蔓联系了秦厂长,询问了她厂里现在的技术发明革新有没有什么新进展。
  大的倒是没有,不过倒是有些小小的惊喜。一个技术员改进了生产线上的一个小环节,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空调的生产效率提高了百分之一。
  厂里马上将此事张贴在了公告栏里,并给出了4000元的奖励,记入该员工的个人档案里,以后遇上升迁,同等条件下将优先考虑他。
  这个奖励极大地刺激了技术员们的积极性,现在研发团队根据大家所长,分成了好几个小组,专攻某一项,争取在年底能够做出一点成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