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兴商(1 / 3)
“自古以来,当权者都是重农轻商,这点没错,因为农为国家之本,而商人逐利,重利轻义,甚至为某利益不择手段,贿赂官员、投机倒把,坑开百姓,自然也就为人不喜,甚至,一旦天下人都如商人一般,人人眼前只有利益,那便是世风日下,道德崩坏,王太守,你说是也不是?”
李易再度开口,并向王朗提问,在场人中,论书本上的学识,王朗也算是最顶尖的几个人之一。
“主公所言甚是,所以,所以属下才担心啊!”
王朗躬身,声音虽然有些发颤,却也异常坚定。
尽管王朗已经有点怵了,但一说这个问题,还是有些忍不住。
李易先是点头,然后又摇头,说道:“这个说法没错,但是,却不全面。”
“天下的百姓,若无道德教化,若无律法约束,他们能够安生种地缴纳赋税?不能,就算有些人想,旁人也不会让他们如愿。”
“所以,在我看来,商贾与百姓并无差别,只是缺少约束罢了,而很不巧的是,曾经的上位者觉得他们难以约束,左思右想,干脆就弃了约束,不过在此之前,他们没忘记用棍子敲断了商人的腿,这样一来,就算不约束,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是,这根本就是因噎废食,所以,我会改变这一点,也会亲手参与其中。”
“就比如白纸,让它在大汉真正的普及,离不开商贾在其中运作,但你们之中从来都没人反对或者抱怨,我相信,除了这件事是我一手操持,你们不敢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件事情对天下人有益,于百姓教化有大帮助,将来纸张价格落下,纸质书册推广,替代竹简,益处更大,是也不是?”
众人恍然,确实,在李易拿出纸张的时候,他们光顾着高兴了,至于李易拿这东西出来卖钱,虽然有人想过“逐利”二字,但对比纸张带来的改变,他们也都下意识的都忽略掉了。
“所以,你们都以为商人卑劣,只看到商人重利,怎么却不去想一想,好好发展这件事,让其走上正规所能带来的益处,尤其是对百姓的益处!”
李易指着蔡瑁说道:“就荆州来讲,虽然盐价浮动不定,但以粟米做比,以往一斤粗盐大体要五十到六十斤粟米来换,袁术兴兵的时候,甚至到过七十多斤,而现在呢,已经压下了差不多一半,三十斤粮食就能换到一斤盐,对比以往几百年,最便宜的时候也不过如此。”
“而且,今日我在这里告诉你们,现在天下还未平定,许多事情都有掣肘,等真正的天下太平之后,盐价还会继续降,可是,想要将盐价压下去,就离不开商贾运作,从沿海晒盐,再到运输贩卖,只有让这个过程体系不断完善,成本才能一步步降低,百姓才能吃到更便宜的盐,这是什么,这难道不是商贾体系发展带来的益处么?”
王朗躬身道:“主公仁心,属下钦佩不已,只是,商人逐利啊,一斤盐若能换五十斤粮,他们岂会舍得只换三十斤,让这民生大事落在商人手中,百姓可能获利一时,日久必受苦难啊!”
李易失笑道:“王太守所言甚是,可是,你怎么不去想想,我李某人麾下兵马数十万,我如果定规矩,一斤盐换十九斤米,谁敢卖二十斤?”
登时,王朗哑口无言。
李易继续说道:“以往商贾之事,官府难以约束,因为只看商人本身,而非商贾之事根本,只要官府足够强势,定下规矩,限定货物上下差价,严明税法,哪个再敢胡来,直接杀了抄家便是。”
“更何况,最最重要的是,但凡涉及到民生根本之事,我都会交给诸位去做,而且,我亲自也会参与,你们说说,这还能出什么乱子?”
李易深吸口气,道:“还是以纸张做比方,这造纸工坊是我一手建立,现在所得也尽数归我所有,但今后,我会从收益中让出五成,其中三成,作为奖赏,计算功劳后赠与有功之臣,这个份额可以是最终收益,也可以是如之前说过的某地的经营权限等等,具体细节还要之后再做仔细商议,但我可以保证,万户侯的所得,绝对要比一万户百姓缴纳的租税多的多!”
“怎么样,这样你们可还满意,若有疑问,尽管开口。”
李易看着众人,被他目光扫过,第一时间,郭嘉、典韦等人最先站了出来,说道:“属下没有异议,全凭主公做主!”
紧跟着,蒯越同样表态,不过,蒯越之后又加了一句,说道:“敢问主公,剩下那两成是作何打算?”
李易笑道:“余下的那两成,稍后再说,不过,你们或许还能从中再拿到一份。”
蒯越拱了拱身,没有再多言。
之后,糜芳问道:“主公,此事是是否只有白纸一项,还是说,有其他选择亦可?”
如果是旁人这么问,李易可能说不准,但糜芳,李易一下就猜到了他心中所想。
李易问道:“你莫非是想问那蒸汽机?”
糜芳有些不好意思的道:“确实如此。”
李易斟酌了一下,说道:“白纸只是举例,而且,如今白纸虽然是暴利,但其本身乃是惠民之事,将来价格必然落下,利润虽然依旧不小,却不足以衬托诸位功勋,所以,这件事涉及的东西很多,从衣食住行,到油茶盐铁,许许多多都会囊括其中,这些,我都会先行构架,待其步入正轨之后,然后再让诸位受益,不然就像是刚驯服的野马,缰绳不能轻易松开,否则即便是好心,最终也可能搞得一塌糊涂。” ↑返回顶部↑
李易再度开口,并向王朗提问,在场人中,论书本上的学识,王朗也算是最顶尖的几个人之一。
“主公所言甚是,所以,所以属下才担心啊!”
王朗躬身,声音虽然有些发颤,却也异常坚定。
尽管王朗已经有点怵了,但一说这个问题,还是有些忍不住。
李易先是点头,然后又摇头,说道:“这个说法没错,但是,却不全面。”
“天下的百姓,若无道德教化,若无律法约束,他们能够安生种地缴纳赋税?不能,就算有些人想,旁人也不会让他们如愿。”
“所以,在我看来,商贾与百姓并无差别,只是缺少约束罢了,而很不巧的是,曾经的上位者觉得他们难以约束,左思右想,干脆就弃了约束,不过在此之前,他们没忘记用棍子敲断了商人的腿,这样一来,就算不约束,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是,这根本就是因噎废食,所以,我会改变这一点,也会亲手参与其中。”
“就比如白纸,让它在大汉真正的普及,离不开商贾在其中运作,但你们之中从来都没人反对或者抱怨,我相信,除了这件事是我一手操持,你们不敢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件事情对天下人有益,于百姓教化有大帮助,将来纸张价格落下,纸质书册推广,替代竹简,益处更大,是也不是?”
众人恍然,确实,在李易拿出纸张的时候,他们光顾着高兴了,至于李易拿这东西出来卖钱,虽然有人想过“逐利”二字,但对比纸张带来的改变,他们也都下意识的都忽略掉了。
“所以,你们都以为商人卑劣,只看到商人重利,怎么却不去想一想,好好发展这件事,让其走上正规所能带来的益处,尤其是对百姓的益处!”
李易指着蔡瑁说道:“就荆州来讲,虽然盐价浮动不定,但以粟米做比,以往一斤粗盐大体要五十到六十斤粟米来换,袁术兴兵的时候,甚至到过七十多斤,而现在呢,已经压下了差不多一半,三十斤粮食就能换到一斤盐,对比以往几百年,最便宜的时候也不过如此。”
“而且,今日我在这里告诉你们,现在天下还未平定,许多事情都有掣肘,等真正的天下太平之后,盐价还会继续降,可是,想要将盐价压下去,就离不开商贾运作,从沿海晒盐,再到运输贩卖,只有让这个过程体系不断完善,成本才能一步步降低,百姓才能吃到更便宜的盐,这是什么,这难道不是商贾体系发展带来的益处么?”
王朗躬身道:“主公仁心,属下钦佩不已,只是,商人逐利啊,一斤盐若能换五十斤粮,他们岂会舍得只换三十斤,让这民生大事落在商人手中,百姓可能获利一时,日久必受苦难啊!”
李易失笑道:“王太守所言甚是,可是,你怎么不去想想,我李某人麾下兵马数十万,我如果定规矩,一斤盐换十九斤米,谁敢卖二十斤?”
登时,王朗哑口无言。
李易继续说道:“以往商贾之事,官府难以约束,因为只看商人本身,而非商贾之事根本,只要官府足够强势,定下规矩,限定货物上下差价,严明税法,哪个再敢胡来,直接杀了抄家便是。”
“更何况,最最重要的是,但凡涉及到民生根本之事,我都会交给诸位去做,而且,我亲自也会参与,你们说说,这还能出什么乱子?”
李易深吸口气,道:“还是以纸张做比方,这造纸工坊是我一手建立,现在所得也尽数归我所有,但今后,我会从收益中让出五成,其中三成,作为奖赏,计算功劳后赠与有功之臣,这个份额可以是最终收益,也可以是如之前说过的某地的经营权限等等,具体细节还要之后再做仔细商议,但我可以保证,万户侯的所得,绝对要比一万户百姓缴纳的租税多的多!”
“怎么样,这样你们可还满意,若有疑问,尽管开口。”
李易看着众人,被他目光扫过,第一时间,郭嘉、典韦等人最先站了出来,说道:“属下没有异议,全凭主公做主!”
紧跟着,蒯越同样表态,不过,蒯越之后又加了一句,说道:“敢问主公,剩下那两成是作何打算?”
李易笑道:“余下的那两成,稍后再说,不过,你们或许还能从中再拿到一份。”
蒯越拱了拱身,没有再多言。
之后,糜芳问道:“主公,此事是是否只有白纸一项,还是说,有其他选择亦可?”
如果是旁人这么问,李易可能说不准,但糜芳,李易一下就猜到了他心中所想。
李易问道:“你莫非是想问那蒸汽机?”
糜芳有些不好意思的道:“确实如此。”
李易斟酌了一下,说道:“白纸只是举例,而且,如今白纸虽然是暴利,但其本身乃是惠民之事,将来价格必然落下,利润虽然依旧不小,却不足以衬托诸位功勋,所以,这件事涉及的东西很多,从衣食住行,到油茶盐铁,许许多多都会囊括其中,这些,我都会先行构架,待其步入正轨之后,然后再让诸位受益,不然就像是刚驯服的野马,缰绳不能轻易松开,否则即便是好心,最终也可能搞得一塌糊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