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66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1993年1月,费老撰文《从“长城”发展看“五老”嫁接》,对长城模式进行“理论”上的论证。他所谓的“五老”是老大(国有企业)、老乡(乡镇企业)、老九(知识分子)、老外(外资企业)、老干(政府官员)。费-孝-通认为,长城公司在高新技术成果的委托加工、成果转让、搞活民间金融、对外合作以及发挥老干部余热等方面都做出了值得称道的成绩。
  第518章 把自己摘出去
  别说集资群众, 就是邓总本人也满头雾水。
  你要说周老板翻脸了,她并没有拂袖而去。相反的,她又回到了邓总的办公室, 跟人仔仔细细地谈起了该如何盖外贸城的事。
  她一本正经:“不管在哪个国家做事, 都要遵守当地的法律。哪怕和当地的大佬关系再硬,也得尊重别人的法律。除此之外, 在商贸城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气候, 不能照着咱们国内的情况来。还有就是做充分的市场调查,到底当地人最需要哪些东西,一定得心里有数。不然一开始大家可能是好奇才买这些东西,但时间久了,其实他们日常生活并不需要。那么货就只能砸在手上了。”
  邓总看她摆出这种姿态,也只能硬着头皮表示受教:“还是你有经验。我呀, 最害怕的就是辜负了大家的信任。这么多人投资, 就是为了过好日子。要是生意做不起来, 白糟蹋了大家的钱,我可真是没脸见人了。”
  周秋萍看着她, 满脸认真:“如果好好在非洲做贸易生意的, 肯定能挣到钱。”
  90年代初期公认的风险与高利润并存。这个时期出国做生意只要能活下来, 基本都发了财。
  实话实说,新兴实业有国-安的背景,想提高安全系数并不算难。如果他们愿意好好做买卖的话, 踏踏实实赚32亿也不是不可能。
  但她清楚邓总应该听不进去她的话。
  挣快钱挣多了的人,心已经大了, 自我认知也产生了偏差, 没办法踏实下来。
  邓总脸上全是夸张的笑, 对她热情的不得了:“那就蒙你吉言, 万事大吉。”
  周秋萍微笑,点头告辞离开。
  她走的时候,记者还没走呢,正在一个个采访集资户。
  她没有多看一眼,大步往前走。
  邓总一直把人送出门,回过头就赶紧打电话。她也算见多识广,连大干部都打过交道,感觉不过尔尔。
  可她今天吃不准了,她不知道这位周老板到底是什么意思。
  真是寸。
  前面她自认为她们相处的挺好的,周老板也明显对非洲的中国商贸城很感兴趣。
  可好死不死,那个沈-太福被抓了,长城公司的事也定了性,搞得现在新闻天天说这些。他们新兴实业的处境就变尴尬了。
  虽然她是在领命干活,但她真的希望能抓紧周秋萍。
  这个老板太有钱了,又是买飞机,又是买轮船,又是买航母的,正儿八经的财神奶奶。
  如果能从她手上弄到钱,那新兴实业就没资金压力了。虽然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公司每个月都能集资8,000万,但架不住要付的利息多,她也感觉得快快来钱,才能稳住。
  要是这位周老板生出了警觉,直接退避三舍,自己不是白忙活了吗?
  800万了,她掏了整整800万买货,后面直接打折转让出去,损失了整整300万。加上她送给庞老板的见面礼,她什么好处都没见到,就已经砸出了500万。
  要是猎物跑了,那她损失也太惨重了。
  庞老板接了她的电话,十分不高兴,感觉就是不能跟没文化的人打交道,实在太蠢了。
  他已经把所有的步骤都安排好,只让她依葫芦画瓢,她居然都要搞砸了。
  真搞不懂国-安的那些蠢货为什么要扶起来这么个货色。
  也对,那帮蠢货精的很,别看在台上说的多冠冕堂皇,实际上大家都是为了捞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