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被迫养娃记[互穿] 第122节(1 / 4)
许沁点头,“这也是个好办法,你组织一下,明天就可以开始了。”
这个时代,是信息相对比较封闭的时代,电视机还没有普及,最近一两年出国的人倒是不少,但走了就不回来了,外面怎么样,流行什么,大家都不知道。
但不管怎么说,牛仔裤后来是风靡全球,而且久盛不衰,这样的单品,大家是没理由不喜欢的,而且许沁设计的牛仔裤,剪裁得当,款式并不夸张,来店里买的人还是逐渐多了起来。
也有极少数有见识的顾客,看到店里的牛仔裤眼睛都直了,说是从香港让人捎来,一条至少要六七十了,初禾只卖三十九,便宜了快一半了。
这样的顾客,往往一下子就买走三四条。
许沁穿着牛仔裤去上学,倒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瞩目,杨岚最近挺忙,忙着谈恋爱,成天和齐家军吃喝玩乐,往往一下课就找不到人了,就连自个的茶叶店都很少去了,她有些惊讶的问,“牛仔裤?你托人从香港买的?”
她摇了摇头,说,“不是,是我厂里自己生产的。”
杨岚猛拍了一下她的肩膀,说,“许沁,不够意思啊你,怎么不早告诉我?”
许沁更用力的拍回去,“你才不够意思,你最近都找不到人好吧。”
杨岚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那我周末去你店里啊,我要买,至少也得六七条吧!”
不仅本系的女生纷纷打听,外系也有找她打听的,甚至走在校园里,都有校友会上前问。
这一批带动的销售还是很明显的,原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店里买。
但总体来说,北京这边的销售,远远比不上上海。
厂里新招的销售科朱科长,带着两个员工以及几大包牛仔裤南下,意外的发现上海已经有极少数的人穿这种裤子了,一问都是托人从香港买的。
朱科长带着员工不搞零售,而是做批发,找了几家服装厂吃了闭门羹之后,主攻各大商场,跑了半个月谈下来一个商场,一下子就把他带去的货全要了,而且还很快就断货了。
后来陆陆续续又谈下来四个合作的商场,不得不说,还是上海人对于流行把握的准,牛仔裤摆到柜台上,哎呦第二天来买的人简直多得不得了。
绝大部分都是穿戴时髦的姑娘。
朱科长就是个土生土长的门头沟人,家里父母都是农民,之前虽然在纺织厂干过销售,但真没见过这阵仗。
他跟一个手下说,“上海人可真有钱!”
厂里从流水线上下来的牛仔裤,百分之七十左右都发到了上海。
大栅栏初禾这边,不是一下子就上来的,但出货一天比一天多,五月初,已经有了较高的市场接受度,销量一下子就上去了。
卖了一个多月,店里的牛仔裤第一次断货了。
朱科长也发了电报,让厂里发过去五千条牛仔裤。
微风制衣的工人平时都是按时下班,这下却不得不加班了,崔厂长怕工人有意见,晚上也在厂里坐镇。
还怕工人晚上饿,让家里人送来两大盆煮鸡蛋,一人一个发下去了。
许沁听说后,立即让食堂去采购了一批鸡蛋和面条,凡是晚上加班的,食堂一律供应一碗鸡蛋面条。
“小许,估计今天就能差不多,明天一早就派人发货。”
朱科长是个急脾气,这两三天,简直是夺命连环扣,每天都会给厂里发一个电报催货,崔厂长急得嗓子都上火了。
许沁笑了笑,说,“好,现在牛仔裤的销量上来了,天天加班肯定也不行,我看以咱们的体量,两班倒也不会产能过剩,还是得招人!”
崔厂长说,“我也琢磨这事儿了,等会儿就让小邓写一份招聘启事。” ↑返回顶部↑
这个时代,是信息相对比较封闭的时代,电视机还没有普及,最近一两年出国的人倒是不少,但走了就不回来了,外面怎么样,流行什么,大家都不知道。
但不管怎么说,牛仔裤后来是风靡全球,而且久盛不衰,这样的单品,大家是没理由不喜欢的,而且许沁设计的牛仔裤,剪裁得当,款式并不夸张,来店里买的人还是逐渐多了起来。
也有极少数有见识的顾客,看到店里的牛仔裤眼睛都直了,说是从香港让人捎来,一条至少要六七十了,初禾只卖三十九,便宜了快一半了。
这样的顾客,往往一下子就买走三四条。
许沁穿着牛仔裤去上学,倒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瞩目,杨岚最近挺忙,忙着谈恋爱,成天和齐家军吃喝玩乐,往往一下课就找不到人了,就连自个的茶叶店都很少去了,她有些惊讶的问,“牛仔裤?你托人从香港买的?”
她摇了摇头,说,“不是,是我厂里自己生产的。”
杨岚猛拍了一下她的肩膀,说,“许沁,不够意思啊你,怎么不早告诉我?”
许沁更用力的拍回去,“你才不够意思,你最近都找不到人好吧。”
杨岚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那我周末去你店里啊,我要买,至少也得六七条吧!”
不仅本系的女生纷纷打听,外系也有找她打听的,甚至走在校园里,都有校友会上前问。
这一批带动的销售还是很明显的,原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店里买。
但总体来说,北京这边的销售,远远比不上上海。
厂里新招的销售科朱科长,带着两个员工以及几大包牛仔裤南下,意外的发现上海已经有极少数的人穿这种裤子了,一问都是托人从香港买的。
朱科长带着员工不搞零售,而是做批发,找了几家服装厂吃了闭门羹之后,主攻各大商场,跑了半个月谈下来一个商场,一下子就把他带去的货全要了,而且还很快就断货了。
后来陆陆续续又谈下来四个合作的商场,不得不说,还是上海人对于流行把握的准,牛仔裤摆到柜台上,哎呦第二天来买的人简直多得不得了。
绝大部分都是穿戴时髦的姑娘。
朱科长就是个土生土长的门头沟人,家里父母都是农民,之前虽然在纺织厂干过销售,但真没见过这阵仗。
他跟一个手下说,“上海人可真有钱!”
厂里从流水线上下来的牛仔裤,百分之七十左右都发到了上海。
大栅栏初禾这边,不是一下子就上来的,但出货一天比一天多,五月初,已经有了较高的市场接受度,销量一下子就上去了。
卖了一个多月,店里的牛仔裤第一次断货了。
朱科长也发了电报,让厂里发过去五千条牛仔裤。
微风制衣的工人平时都是按时下班,这下却不得不加班了,崔厂长怕工人有意见,晚上也在厂里坐镇。
还怕工人晚上饿,让家里人送来两大盆煮鸡蛋,一人一个发下去了。
许沁听说后,立即让食堂去采购了一批鸡蛋和面条,凡是晚上加班的,食堂一律供应一碗鸡蛋面条。
“小许,估计今天就能差不多,明天一早就派人发货。”
朱科长是个急脾气,这两三天,简直是夺命连环扣,每天都会给厂里发一个电报催货,崔厂长急得嗓子都上火了。
许沁笑了笑,说,“好,现在牛仔裤的销量上来了,天天加班肯定也不行,我看以咱们的体量,两班倒也不会产能过剩,还是得招人!”
崔厂长说,“我也琢磨这事儿了,等会儿就让小邓写一份招聘启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