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谋初现(2 / 4)
王璠笑嘻嘻问:“郡王爷,私下里悄悄给兄弟透个底,这案子……进展如何?”
蒋飞拿着茶杯的手一顿,目光再次扫向李修。
他会怎么说呢?
是会皱眉轻叹,承认自己遇到个难缠的对手,还是慷慨激昂咬牙切齿:“不日必能将人缉拿归案!”
蒋飞隐隐有些期待。
李修皱了皱眉,倒不是不耐或羞恼的意思,而是带着几分淡淡的谴责,说出了进入花厅后最长的一句话。
“什么’神偷’、’圣手’?盗贼就是盗贼,莫要因为他违法犯忌的本事比旁人厉害,就为他封名号,将品行不端行为不检之人送上神坛——”
这话一出,屋内几人齐齐变色。
蒋飞冷了目光。
品行不端,行为不检。
这世上,比输给对手更让人憋屈的,大抵就是这“对手”是单方面认定,对方自始至终没认过。
谢知行讪讪,毕竟方才他还亲口说这人是个人物,转眼就被谨郡王当面教育。
王璠顾不得自己也是被教育的那一位,忙伸手阻止李修继续说下去——他今日可是主人!
自己的客人在自己眼前把另一位客人教训了,太于礼不合,这要是传出去,他这广交好友的名号也要丢了!
李修的话的确没说完。
倒不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失了礼数,而是因为花厅外传来脚步声。
平阳大长公主到了。
众人纷纷起身行礼。
平阳大长公主已至花甲之年,早没了传说中银甲长·枪闯敌阵的影子,但行动间仍是透着飒爽,让人不自觉臣服,一开口直奔主题。
“今日本宫请各位前来,是因赏花宴上出了些岔子。”
公主挥了挥手,身后的嬷嬷走上前来。
“赏花宴上作诗原本是年轻人玩乐,也不是非要评个状元榜眼的,谁知方才手下人整理收回的诗作,却发现了这些——你们自己看吧。”
嬷嬷将手里拿的一迭纸一字排开,谢知行离得最近,拿起一张看过顿时吸了口凉气。
——那竟然是一首反诗!
众所周知,太·祖当年造了前朝皇帝的反,才有了李朝,前朝皇帝虽昏庸无道,惹得天怒人怨,但到底有些忠心耿耿的手下。
早些年,不少前朝余孽贼心不死,妄图结党再谋复国,唯有其中一伙自称复国会的成了气候,某年初春,复国会率船队从辽东绕过渤海入海口,沿着清漳河深入,一口气打到了汴州,太·祖防守不及,险些因此失了长安。
还是当时的平阳公主携驸马,连夜丢开太原回援,这才保住李朝疆土。
据记载,当时复国会残兵被赶出汴州后,撤回到清漳河的船上,前有攻不下的坚固城墙,后有平阳公主船队气势汹汹围追堵截,绝望之下百人齐齐站在船头甲板上,手挽手高声吟唱着诗歌,迎着北风中箭而亡,尸身身中数箭,虽死犹立,无一人倒下。
可以想见,亲眼见证过那惨烈一幕的平阳大长公主再看到这首诗,竟是出现在四十年后自家府邸的赏花宴上,该有多心惊。
最可怕的是,这诗并不是恶作剧般夹带在赏花宴诗作中,而是—— ↑返回顶部↑
蒋飞拿着茶杯的手一顿,目光再次扫向李修。
他会怎么说呢?
是会皱眉轻叹,承认自己遇到个难缠的对手,还是慷慨激昂咬牙切齿:“不日必能将人缉拿归案!”
蒋飞隐隐有些期待。
李修皱了皱眉,倒不是不耐或羞恼的意思,而是带着几分淡淡的谴责,说出了进入花厅后最长的一句话。
“什么’神偷’、’圣手’?盗贼就是盗贼,莫要因为他违法犯忌的本事比旁人厉害,就为他封名号,将品行不端行为不检之人送上神坛——”
这话一出,屋内几人齐齐变色。
蒋飞冷了目光。
品行不端,行为不检。
这世上,比输给对手更让人憋屈的,大抵就是这“对手”是单方面认定,对方自始至终没认过。
谢知行讪讪,毕竟方才他还亲口说这人是个人物,转眼就被谨郡王当面教育。
王璠顾不得自己也是被教育的那一位,忙伸手阻止李修继续说下去——他今日可是主人!
自己的客人在自己眼前把另一位客人教训了,太于礼不合,这要是传出去,他这广交好友的名号也要丢了!
李修的话的确没说完。
倒不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失了礼数,而是因为花厅外传来脚步声。
平阳大长公主到了。
众人纷纷起身行礼。
平阳大长公主已至花甲之年,早没了传说中银甲长·枪闯敌阵的影子,但行动间仍是透着飒爽,让人不自觉臣服,一开口直奔主题。
“今日本宫请各位前来,是因赏花宴上出了些岔子。”
公主挥了挥手,身后的嬷嬷走上前来。
“赏花宴上作诗原本是年轻人玩乐,也不是非要评个状元榜眼的,谁知方才手下人整理收回的诗作,却发现了这些——你们自己看吧。”
嬷嬷将手里拿的一迭纸一字排开,谢知行离得最近,拿起一张看过顿时吸了口凉气。
——那竟然是一首反诗!
众所周知,太·祖当年造了前朝皇帝的反,才有了李朝,前朝皇帝虽昏庸无道,惹得天怒人怨,但到底有些忠心耿耿的手下。
早些年,不少前朝余孽贼心不死,妄图结党再谋复国,唯有其中一伙自称复国会的成了气候,某年初春,复国会率船队从辽东绕过渤海入海口,沿着清漳河深入,一口气打到了汴州,太·祖防守不及,险些因此失了长安。
还是当时的平阳公主携驸马,连夜丢开太原回援,这才保住李朝疆土。
据记载,当时复国会残兵被赶出汴州后,撤回到清漳河的船上,前有攻不下的坚固城墙,后有平阳公主船队气势汹汹围追堵截,绝望之下百人齐齐站在船头甲板上,手挽手高声吟唱着诗歌,迎着北风中箭而亡,尸身身中数箭,虽死犹立,无一人倒下。
可以想见,亲眼见证过那惨烈一幕的平阳大长公主再看到这首诗,竟是出现在四十年后自家府邸的赏花宴上,该有多心惊。
最可怕的是,这诗并不是恶作剧般夹带在赏花宴诗作中,而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