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长孙逃荒记 第10节(2 / 4)
第三十三章 生病
或许是应对之前的各种情况已经有了经验, 或许是周长宁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赶到了桐乡镇这次逃荒大队伍的前头,又或许是心理作用作祟,总之, 众人都觉着, 接下来的路程变得顺风顺水了许多,即便是像周长平这样小的孩子,似乎也已经习惯了现在这样每天从早走到晚的生活, 适应过后, 也不再叫苦连天。
当然,这也和众人赶路太累了、已经没力气再去唉声叹气了有关,毕竟,每天累得只想倒头就睡, 在认清了现状的情况下, 哪里还有心思抱怨呢?与其口头上抱怨两句,倒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怎样早点抵达郡城这件事情上面。
然而,距离东阳郡越近,众人心里的担忧就越是浓厚,一是忘不了他们逃了兵役的事情, 二来, 是怀疑东阳郡是否就是那个最安稳的地方了,三来,也担心自己这一行人能否在东阳郡就此生存下来, 那可是郡城啊, 他们这些人里面,去过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黎县罢了。
在这样的氛围之下, 队伍中说说笑笑的声音也越来越小, 但是, 其他人都还没怎么样呢,周老爷子却先病倒了,这下可好,众人也再没心情去担忧那些个没影儿的事情了,一个个的都围到了周老爷子跟前。
毕竟,一直以来,周老爷子就是他们这支队伍的“定海神针”,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周老爷子似乎都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现在,这根“定海神针”都倒下了,他们哪儿还有心情关心其他的呀?恨不得能以身相替,好让老爷子早些好起来。
这个时候,有董大夫在就让人安心许多了,董大夫上前去把了把脉,看了看老爷子的眼睛和舌苔,又问了老爷子近日的饮食作息,心中已然有了底儿。
“董伯父,我爹他怎么样了?”周老爷子生病之后,在周家这个范围内,周大新这个长子自然理所应当地接过了话语权,语气中难掩焦急地问道。
董大夫常年在桐乡镇附近看诊,对于如何与病人家眷打交道早已有了心得,现下也知道不是照搬那些个“专业术语”的时候,解释道:“周兄弟是累到了,这一路上条件艰苦,他先前那是一直忍着身体的不适呢,现在眼看就要到郡城了,心头的那口气儿一下子松了,之前积攒的所有不适这不就一股脑儿地全都来了吗?
但是不碍事,我家就是开医馆的,离开之前我把一些常用的药材也都带上了,为的就是以防万一,待会儿我去煎了药,你爹喝下之后应该能舒泛些,等到了郡城,找机会给你爹好好补一补就行了。”
董老爷子说得轻松,却让周大新一下子红了眼眶,只觉自己真是不孝,要不是自己没那个能耐“掌控全局”,爹又何必忍着身子不适、强打精神安排各种事宜呢?
然而,这副姿态若是落在三岁小儿身上,让人只觉憨态可爱,满怀欣慰,可是,已经人到中年的周大新做出这副模样,就显得格外违和了些,周老爷子瞧在眼里,冷哼一声:
“我老头子还没死呢,不许哭丧着个脸,你要是真孝顺,这两天若是遇到个什么突发情况,就自己来处理,莫要找我,若是实在无法定夺的,就去找长宁商量,多学学他做事的思路!”老爷子的声音听起来精气十足,实则外强中干,有一种无法掩饰的虚弱。
要是在他们这一行人刚刚上路的时候,周老爷子让周大新跟着周长宁多学学,其他人或许还会大吃一惊,当老子的要跟着儿子学该怎么做事?这真成了天下奇闻了,可是,他们如今已经走了过半的路程,周长宁却是以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表现,成功地在众人眼里褪去了“里正家长孙”“童生”的光环,转而将他看做一个的确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
再仔细想一想在山洞处置小偷时周长宁想出来的法子,实在可以赞一句“思虑周全”了,两相比较之下,周大新这个当爹的能力说不定还真比不过周长宁呢。
不过,众人脑筋稍微转过弯儿来,对这种情况也就能理解了,人家不是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吗?可见,读书读得多了,懂得自然也就多了,做事想得更多一些,似乎也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那厢,周长宁可不知道,在众人心里早就对他的种种行为做了美化,当然,就算是察觉出来了一丝不对劲儿,众人也绝对不会轻易想到“系统”“穿越”这样神奇至极的事情。
话说回来,由于周老爷子的生病,众人也难免担心队伍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家是不是平日就在忍着身子的种种不适,便让董大夫给大家依次挨个花了点儿时间把了脉,结果倒是能让人稍微松一口气,只有两位老人家这几日同样觉得头疼脑胀的,董大夫也同样写了药方,给煎了药。
饶是如此,接下来的这几日,周大新也不得不谨慎地将队伍的速度略微压慢一些,以免再有人的身体有所不适,此外,没有周老爷子做主的这几日,队伍里最大的变化还是要从粮食上来讲了。
当初,秦王除了征兵,也命人强行征走了大家的粮食,给的价格却还不到市价的三分之一,后来,尽管周长宁他们逃回来的时候带回了一部分粮食,但是他们要逃荒,本身要带的家什行李就比较多,这样下来,堆在板车上的粮食就更少了。
这一路上,众人都是各家吃着各家的粮食,没有特殊情况是不会混到一起去吃的,以免有人心里计较“我家今天少吃了多少,吃大亏了”等等,反而伤了同村的情分。
可是,走到现在,特别是在一致同意“卖”给那家人两袋粮食以后,各家剩下粮食委实不多了,眼见着家里劳力比较多的人家粮食袋子都要见底儿了,周大新这些同村的人也不能坐视不理,因此,这日晚上,众人用过晚饭以后,齐齐地坐在火堆旁边,开了一个小型“会议”。
最终商量出来的结果便是将各家的粮食都混到一处去,不再区分哪一袋是谁家的,改为“大锅饭”模式,以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在不被饿死的前提下赶到东阳郡,到了那里,有银子有粮铺,众人的“粮食危机”也就迎刃而解了。
不得不说,或许是出于长期以来周老爷子作为领导者的个人魅力,或许是因为在座的同族者居多,总之,念在之前的情分上,众人对于这种大锅饭模式并没有什么意见,别说混到一起的粮食自家也要吃,就说自家剩下的那点儿粮食,就算是白白给了别人,在粮铺中也卖不了几两银子的,还不如大家互相扶持着,先赶到郡城为要。
当然了,虽说这场会议的主持者乃是周大新,但是过后,在了解了所谓的“大锅饭”究竟是个什么意思之后,周老爷子便敏锐地笃定了,这个主意最先应该是出自长宁之口,倒不是他瞧不起老大,只不过,当了这么多年的父子,谁还不了解谁呀?老大的心思,全都用在和人玩心眼儿还有他那个算盘珠子上了。
没过两日,周老爷子的身体渐渐好转,众人也渐渐意识到了吃“大锅饭”的好处,一来嘛,就是把粮食短缺这个包袱给“扔出去了”,不用每天再为锅里下多少米而发愁,二来嘛,如果是自家人做饭,总是觉得赶路是体力活,非得多吃点儿这才能把身子的亏空给填补回来,这一来二去的,粮食的消耗量可不就大了吗?
像现在这样,每人的每一顿饭都是有定额的,绝对能够补充体力上的损耗,但是要说吃到撑,那是肯定没希望的了,不过,每个人碗里有多少粒米,也算是一目了然,并不存在偏私自家人的事情,这样也算是一种另类的公平了吧。
话说回来,这种模式最大的受益者当属董家人了吧,他们家是不缺银子没错,可也同样是买粮食来吃的,平日里无饥无荒的,谁家会囤那么多粮食呢?顶多是一次买上尽够一家人半个月吃的,左右粮铺又不远,可谁成想,他们还有逃难的这一日呢?
当然,分些口粮给董家人,如果直接明了地说出来,绝大多数人自然是不会反对的,可也难免有些人心里留了个疙瘩,也让董家人一下子矮人一头,倒不如像现在这样,就跟计划经济体制似的,根据供给来决定需求,尽量争取最大限度的相对公平。
至于董家人,或许是晓得自家最终还是欠下了人情,董老爷子在给周老爷子等人看病、调养身体上面便格外尽心,他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从一开始,他们能够加入这个队伍,人家瞧中的还不是他这一手医术吗? ↑返回顶部↑
或许是应对之前的各种情况已经有了经验, 或许是周长宁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赶到了桐乡镇这次逃荒大队伍的前头,又或许是心理作用作祟,总之, 众人都觉着, 接下来的路程变得顺风顺水了许多,即便是像周长平这样小的孩子,似乎也已经习惯了现在这样每天从早走到晚的生活, 适应过后, 也不再叫苦连天。
当然,这也和众人赶路太累了、已经没力气再去唉声叹气了有关,毕竟,每天累得只想倒头就睡, 在认清了现状的情况下, 哪里还有心思抱怨呢?与其口头上抱怨两句,倒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怎样早点抵达郡城这件事情上面。
然而,距离东阳郡越近,众人心里的担忧就越是浓厚,一是忘不了他们逃了兵役的事情, 二来, 是怀疑东阳郡是否就是那个最安稳的地方了,三来,也担心自己这一行人能否在东阳郡就此生存下来, 那可是郡城啊, 他们这些人里面,去过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黎县罢了。
在这样的氛围之下, 队伍中说说笑笑的声音也越来越小, 但是, 其他人都还没怎么样呢,周老爷子却先病倒了,这下可好,众人也再没心情去担忧那些个没影儿的事情了,一个个的都围到了周老爷子跟前。
毕竟,一直以来,周老爷子就是他们这支队伍的“定海神针”,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周老爷子似乎都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现在,这根“定海神针”都倒下了,他们哪儿还有心情关心其他的呀?恨不得能以身相替,好让老爷子早些好起来。
这个时候,有董大夫在就让人安心许多了,董大夫上前去把了把脉,看了看老爷子的眼睛和舌苔,又问了老爷子近日的饮食作息,心中已然有了底儿。
“董伯父,我爹他怎么样了?”周老爷子生病之后,在周家这个范围内,周大新这个长子自然理所应当地接过了话语权,语气中难掩焦急地问道。
董大夫常年在桐乡镇附近看诊,对于如何与病人家眷打交道早已有了心得,现下也知道不是照搬那些个“专业术语”的时候,解释道:“周兄弟是累到了,这一路上条件艰苦,他先前那是一直忍着身体的不适呢,现在眼看就要到郡城了,心头的那口气儿一下子松了,之前积攒的所有不适这不就一股脑儿地全都来了吗?
但是不碍事,我家就是开医馆的,离开之前我把一些常用的药材也都带上了,为的就是以防万一,待会儿我去煎了药,你爹喝下之后应该能舒泛些,等到了郡城,找机会给你爹好好补一补就行了。”
董老爷子说得轻松,却让周大新一下子红了眼眶,只觉自己真是不孝,要不是自己没那个能耐“掌控全局”,爹又何必忍着身子不适、强打精神安排各种事宜呢?
然而,这副姿态若是落在三岁小儿身上,让人只觉憨态可爱,满怀欣慰,可是,已经人到中年的周大新做出这副模样,就显得格外违和了些,周老爷子瞧在眼里,冷哼一声:
“我老头子还没死呢,不许哭丧着个脸,你要是真孝顺,这两天若是遇到个什么突发情况,就自己来处理,莫要找我,若是实在无法定夺的,就去找长宁商量,多学学他做事的思路!”老爷子的声音听起来精气十足,实则外强中干,有一种无法掩饰的虚弱。
要是在他们这一行人刚刚上路的时候,周老爷子让周大新跟着周长宁多学学,其他人或许还会大吃一惊,当老子的要跟着儿子学该怎么做事?这真成了天下奇闻了,可是,他们如今已经走了过半的路程,周长宁却是以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表现,成功地在众人眼里褪去了“里正家长孙”“童生”的光环,转而将他看做一个的确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
再仔细想一想在山洞处置小偷时周长宁想出来的法子,实在可以赞一句“思虑周全”了,两相比较之下,周大新这个当爹的能力说不定还真比不过周长宁呢。
不过,众人脑筋稍微转过弯儿来,对这种情况也就能理解了,人家不是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吗?可见,读书读得多了,懂得自然也就多了,做事想得更多一些,似乎也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那厢,周长宁可不知道,在众人心里早就对他的种种行为做了美化,当然,就算是察觉出来了一丝不对劲儿,众人也绝对不会轻易想到“系统”“穿越”这样神奇至极的事情。
话说回来,由于周老爷子的生病,众人也难免担心队伍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家是不是平日就在忍着身子的种种不适,便让董大夫给大家依次挨个花了点儿时间把了脉,结果倒是能让人稍微松一口气,只有两位老人家这几日同样觉得头疼脑胀的,董大夫也同样写了药方,给煎了药。
饶是如此,接下来的这几日,周大新也不得不谨慎地将队伍的速度略微压慢一些,以免再有人的身体有所不适,此外,没有周老爷子做主的这几日,队伍里最大的变化还是要从粮食上来讲了。
当初,秦王除了征兵,也命人强行征走了大家的粮食,给的价格却还不到市价的三分之一,后来,尽管周长宁他们逃回来的时候带回了一部分粮食,但是他们要逃荒,本身要带的家什行李就比较多,这样下来,堆在板车上的粮食就更少了。
这一路上,众人都是各家吃着各家的粮食,没有特殊情况是不会混到一起去吃的,以免有人心里计较“我家今天少吃了多少,吃大亏了”等等,反而伤了同村的情分。
可是,走到现在,特别是在一致同意“卖”给那家人两袋粮食以后,各家剩下粮食委实不多了,眼见着家里劳力比较多的人家粮食袋子都要见底儿了,周大新这些同村的人也不能坐视不理,因此,这日晚上,众人用过晚饭以后,齐齐地坐在火堆旁边,开了一个小型“会议”。
最终商量出来的结果便是将各家的粮食都混到一处去,不再区分哪一袋是谁家的,改为“大锅饭”模式,以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在不被饿死的前提下赶到东阳郡,到了那里,有银子有粮铺,众人的“粮食危机”也就迎刃而解了。
不得不说,或许是出于长期以来周老爷子作为领导者的个人魅力,或许是因为在座的同族者居多,总之,念在之前的情分上,众人对于这种大锅饭模式并没有什么意见,别说混到一起的粮食自家也要吃,就说自家剩下的那点儿粮食,就算是白白给了别人,在粮铺中也卖不了几两银子的,还不如大家互相扶持着,先赶到郡城为要。
当然了,虽说这场会议的主持者乃是周大新,但是过后,在了解了所谓的“大锅饭”究竟是个什么意思之后,周老爷子便敏锐地笃定了,这个主意最先应该是出自长宁之口,倒不是他瞧不起老大,只不过,当了这么多年的父子,谁还不了解谁呀?老大的心思,全都用在和人玩心眼儿还有他那个算盘珠子上了。
没过两日,周老爷子的身体渐渐好转,众人也渐渐意识到了吃“大锅饭”的好处,一来嘛,就是把粮食短缺这个包袱给“扔出去了”,不用每天再为锅里下多少米而发愁,二来嘛,如果是自家人做饭,总是觉得赶路是体力活,非得多吃点儿这才能把身子的亏空给填补回来,这一来二去的,粮食的消耗量可不就大了吗?
像现在这样,每人的每一顿饭都是有定额的,绝对能够补充体力上的损耗,但是要说吃到撑,那是肯定没希望的了,不过,每个人碗里有多少粒米,也算是一目了然,并不存在偏私自家人的事情,这样也算是一种另类的公平了吧。
话说回来,这种模式最大的受益者当属董家人了吧,他们家是不缺银子没错,可也同样是买粮食来吃的,平日里无饥无荒的,谁家会囤那么多粮食呢?顶多是一次买上尽够一家人半个月吃的,左右粮铺又不远,可谁成想,他们还有逃难的这一日呢?
当然,分些口粮给董家人,如果直接明了地说出来,绝大多数人自然是不会反对的,可也难免有些人心里留了个疙瘩,也让董家人一下子矮人一头,倒不如像现在这样,就跟计划经济体制似的,根据供给来决定需求,尽量争取最大限度的相对公平。
至于董家人,或许是晓得自家最终还是欠下了人情,董老爷子在给周老爷子等人看病、调养身体上面便格外尽心,他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从一开始,他们能够加入这个队伍,人家瞧中的还不是他这一手医术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