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长孙逃荒记 第18节(1 / 4)
周老爷子抬头瞪了这个憨儿子一眼:“就显你能干是吧?还从没见过,好端端地非要往自己身上揽事儿的人呢。”
这是,被拒绝了?不过,还不等周大新失落,便听着周老爷子紧接着又道:“想去就去呗,腿长在你身上,我还能拦得住你不成?”
老爷子刀子嘴豆腐心,周大新莫名其妙挨了两句说,倒是也已经习以为常了,并不放在心上:“诶,好嘞,我明天从铺子上回来就去董家瞧瞧,若是有什么能帮得上的,也就顺手帮点儿小忙了。”不过,听这话的意思,老爷子的心结未解,虽然不拦着他去董家,但是自己却是不会主动过去的。
次日的晚上,晚饭交给了老太太来做,周大新则是和林氏一道去了董家,之所以带着林氏,也是因为出事的乃是董家闺女,若说需要开解一二的话,自然是同为女眷的林氏说起话来更为方便了。
不过,都是有眼色的人,经过一遭逃荒,大部分人家里也都不甚富裕,周大新和林氏自然不会没眼色地挨到饭点儿、非要在董家蹭一顿烦才肯回来,因此,还不等周老太太将晚饭做好呢,两人便又回来了,只是瞧着,脸色都不怎么好。
最关心此事进展的自然还是老太太,老爷子嘴上虽然不说,但是在饭桌上老太太提起这个话题的时候,老爷子自己也不由得竖起了耳朵,仔细听着周大新的话。
“事情大概就像娘您昨天所说的那样,文旭大哥一家也是有气性的人,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会眼巴巴地把闺女再送回去,说起来,董家突然来到了郡城,还找上门来,十分不凑巧地碰上了那一幕,那家人的确最初是有些慌了的,不过,在董家把人带走以后,慢慢地也就回过神儿来了。
自以为已经是郡城人了,便要高人一等,把董家当成了从乡下跑来投奔的穷亲戚,先是高姿态地等了两天,见董家没有识趣地把人送回去,便让自家儿子上门来要人了,言语之间颇为不客气,这不,董大夫一下子就给气得病倒了,请了大夫来喝了药也不怎么见效,直到现在还躺在屋里呢,也让文旭大哥发愁得不行。
现在事情也僵持在了这里,董家的意思是更偏向于和离的,但是董家妹子舍不得两个孩子,而那个张家呢,也把两个孩子当成了什么尚方宝剑一般,虽然有了小妾,但是也不愿意和离,必须要把人叫回去,否则,两个孩子就得都留在张家,董家妹子也得净身出户,连自己的嫁妆都不能带走。”
“岂有此理?”周老太太气道,时下对于和离再嫁倒是没什么歧视,但是律法对于女子的嫁妆还是十分保护的,现下听着那家人不仅把孩子当成了拿捏董家的筹码,甚至打上了董家闺女嫁妆的主意,一生性子躁的老太太拳头都已经开始握紧了。
林氏也跟着叹气道:“我过去的时候,看见董家妹子,明明年纪比我还要小上一岁,却已经被磋磨得脸色蜡黄,手上布满老茧,一看就是在那家做着各种粗活的,眼睛也都已经哭肿了,但是说话仍旧轻声细语的,看上去便是个好性子的,也难怪那家人会这样欺负她了,像她那样的性子,再回到张家去,只怕迟早都要没了活路。”
两个妯娌各有各的“事业”要忙,除了同村出来的一个辈分的嫂子弟妹,林氏也已经许久没有遇到和她聊天十分投缘的人了,她自己虽然不是什么要强的人,却也决不会像董二娘那样任人欺负都不会还手的,现下自认为在两个人的关系中占据了更为主导强势的那一方,也就不免对董二娘的境况遭遇更加怜惜了。
作者有话说:
更新虽迟但到,大家晚安啦!
张家这种行为,大概就是古代版——公务员之优越感吧~
第五十五章 年关
这种家务事, 外人一般是不好插手的,不过,周长宁却是突然开口问道:“娘, 那两个孩子都多大年纪了?”
林氏好生回忆了一番, 用一种不是太肯定的语气回答道:“比长平的岁数应该要大个一两岁吧。”
如此一来,周长宁心下也就有了底儿:“孩子都这般大了,若是张家强行要将两个孩子留下的话, 他们家家境也并非大富大贵, 有哪个好人家的闺女愿意一进门就当后娘的?更何况还是两个已经记事了的孩子。
至于那个小妾,既然这么久了张家都没有将其扶正的打算,大概率便是身份上有什么不妥,律法不允, 或是怕旁人知道了说嘴吧, 所以,说是要扣下两个孩子,也不过是用来拿捏董家的手段罢了。
董家伯父若是找爹问计,爹大可这样回答,至于更多的, 就不方便多说了, 这样的事情,想的法子有用了、或是董家姑姑过得好了,功劳不是咱们家的, 若是董家姑姑过得不好, 怕是要一股脑儿地怪到爹头上来了,所以, 咱们家同情可以, 却不能掺和进去, 尤其是二叔三叔,你们可是做生意的人,焉知那张家儿子在衙门不识得几个相熟的衙差?
随口喊上几个人来你这铺子里查上几回,哪怕查不出什么问题来呢,但是看着那身衙差的衣服,客人下意识地便会以为你这铺子里有什么不妥,三番两次地来上这么一招,生意也就会一落千丈了。”
若是董家是周家的姻亲,周长宁自然不会吝啬于出些主意,可是两家连朋友间的交情怕是都只有那么浅浅的一层,他又怎么可能那样实心眼儿地帮人出主意还不落好呢?
被周长宁提到了的周二柱和周三全对视一眼,皆是看到了彼此眼神当中那一抹坚定的神色,便知自家兄弟也已经打定了主意,着实也怨不得他们明哲保身,毕竟,董家先前也没见着怎样照顾他们,甚至还因着在郡城有姻亲而疏远了他们,现下,自家能去探望一二便已经算是尽了道义了,至于更多的,那便要说声“抱歉”了。
林氏虽然觉得董二娘可怜,却不得不承认,自家儿子的话有道理,在刚认识的外人和自家人之间该选择哪一个,这连想都不用想的,心里同样打定了主意,她在生意上帮不了家里什么忙也就罢了,可万万不能还给家里人拖后腿的。
董家最终是如何处理的,周家这厢也不由得暗自关注了几分,只知道几日以后,有一名身穿衙差衣服的男子在董家门口等候,董二娘挎着个包袱,哭哭啼啼地走了出来,亦步亦趋地跟在那男子身后,想来是回家去了。
事实上,尽管时下风气开放,可是提出和离对于女子来说仍旧是一道不小的考验,别说董二娘本就性格软弱些,单说她放心不下留在张家的那两个孩子,董家想要和离的主意便成不了,这也是周长宁为何阻拦住周大新出谋划策的缘故。
毕竟,要是被张家知道了周家人在暗里鼓动着他们家媳妇儿和离,定会记恨上周家,何况,两家最终都是要和好的,人家还是姻亲,总不能反倒让周家夹在中间,成了里外不是人了吧。
日子一天天地越发冷了起来,不过,有着周长宁白糖方子的分红,周家餐桌上的菜色倒是没有显得清汤寡水的,周二柱的杂货铺生意一如往昔,甚至因着过不了多久就要过年了,生意还有些要转好的趋势。
而周三全的豆腐铺子虽然辛苦了些,但是赚的银钱还是很可观的,特别是周长宁教他们做的腐乳发酵好了以后,更是给这个豆腐铺子增添了一点儿特色,客人上门要么是拿着自家的碗买一两块,要么是直接从铺子里买上一小瓶足够吃很久的,总之,在用试吃的法子打开销路以后,这腐乳便不再愁买家的事情了。 ↑返回顶部↑
这是,被拒绝了?不过,还不等周大新失落,便听着周老爷子紧接着又道:“想去就去呗,腿长在你身上,我还能拦得住你不成?”
老爷子刀子嘴豆腐心,周大新莫名其妙挨了两句说,倒是也已经习以为常了,并不放在心上:“诶,好嘞,我明天从铺子上回来就去董家瞧瞧,若是有什么能帮得上的,也就顺手帮点儿小忙了。”不过,听这话的意思,老爷子的心结未解,虽然不拦着他去董家,但是自己却是不会主动过去的。
次日的晚上,晚饭交给了老太太来做,周大新则是和林氏一道去了董家,之所以带着林氏,也是因为出事的乃是董家闺女,若说需要开解一二的话,自然是同为女眷的林氏说起话来更为方便了。
不过,都是有眼色的人,经过一遭逃荒,大部分人家里也都不甚富裕,周大新和林氏自然不会没眼色地挨到饭点儿、非要在董家蹭一顿烦才肯回来,因此,还不等周老太太将晚饭做好呢,两人便又回来了,只是瞧着,脸色都不怎么好。
最关心此事进展的自然还是老太太,老爷子嘴上虽然不说,但是在饭桌上老太太提起这个话题的时候,老爷子自己也不由得竖起了耳朵,仔细听着周大新的话。
“事情大概就像娘您昨天所说的那样,文旭大哥一家也是有气性的人,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会眼巴巴地把闺女再送回去,说起来,董家突然来到了郡城,还找上门来,十分不凑巧地碰上了那一幕,那家人的确最初是有些慌了的,不过,在董家把人带走以后,慢慢地也就回过神儿来了。
自以为已经是郡城人了,便要高人一等,把董家当成了从乡下跑来投奔的穷亲戚,先是高姿态地等了两天,见董家没有识趣地把人送回去,便让自家儿子上门来要人了,言语之间颇为不客气,这不,董大夫一下子就给气得病倒了,请了大夫来喝了药也不怎么见效,直到现在还躺在屋里呢,也让文旭大哥发愁得不行。
现在事情也僵持在了这里,董家的意思是更偏向于和离的,但是董家妹子舍不得两个孩子,而那个张家呢,也把两个孩子当成了什么尚方宝剑一般,虽然有了小妾,但是也不愿意和离,必须要把人叫回去,否则,两个孩子就得都留在张家,董家妹子也得净身出户,连自己的嫁妆都不能带走。”
“岂有此理?”周老太太气道,时下对于和离再嫁倒是没什么歧视,但是律法对于女子的嫁妆还是十分保护的,现下听着那家人不仅把孩子当成了拿捏董家的筹码,甚至打上了董家闺女嫁妆的主意,一生性子躁的老太太拳头都已经开始握紧了。
林氏也跟着叹气道:“我过去的时候,看见董家妹子,明明年纪比我还要小上一岁,却已经被磋磨得脸色蜡黄,手上布满老茧,一看就是在那家做着各种粗活的,眼睛也都已经哭肿了,但是说话仍旧轻声细语的,看上去便是个好性子的,也难怪那家人会这样欺负她了,像她那样的性子,再回到张家去,只怕迟早都要没了活路。”
两个妯娌各有各的“事业”要忙,除了同村出来的一个辈分的嫂子弟妹,林氏也已经许久没有遇到和她聊天十分投缘的人了,她自己虽然不是什么要强的人,却也决不会像董二娘那样任人欺负都不会还手的,现下自认为在两个人的关系中占据了更为主导强势的那一方,也就不免对董二娘的境况遭遇更加怜惜了。
作者有话说:
更新虽迟但到,大家晚安啦!
张家这种行为,大概就是古代版——公务员之优越感吧~
第五十五章 年关
这种家务事, 外人一般是不好插手的,不过,周长宁却是突然开口问道:“娘, 那两个孩子都多大年纪了?”
林氏好生回忆了一番, 用一种不是太肯定的语气回答道:“比长平的岁数应该要大个一两岁吧。”
如此一来,周长宁心下也就有了底儿:“孩子都这般大了,若是张家强行要将两个孩子留下的话, 他们家家境也并非大富大贵, 有哪个好人家的闺女愿意一进门就当后娘的?更何况还是两个已经记事了的孩子。
至于那个小妾,既然这么久了张家都没有将其扶正的打算,大概率便是身份上有什么不妥,律法不允, 或是怕旁人知道了说嘴吧, 所以,说是要扣下两个孩子,也不过是用来拿捏董家的手段罢了。
董家伯父若是找爹问计,爹大可这样回答,至于更多的, 就不方便多说了, 这样的事情,想的法子有用了、或是董家姑姑过得好了,功劳不是咱们家的, 若是董家姑姑过得不好, 怕是要一股脑儿地怪到爹头上来了,所以, 咱们家同情可以, 却不能掺和进去, 尤其是二叔三叔,你们可是做生意的人,焉知那张家儿子在衙门不识得几个相熟的衙差?
随口喊上几个人来你这铺子里查上几回,哪怕查不出什么问题来呢,但是看着那身衙差的衣服,客人下意识地便会以为你这铺子里有什么不妥,三番两次地来上这么一招,生意也就会一落千丈了。”
若是董家是周家的姻亲,周长宁自然不会吝啬于出些主意,可是两家连朋友间的交情怕是都只有那么浅浅的一层,他又怎么可能那样实心眼儿地帮人出主意还不落好呢?
被周长宁提到了的周二柱和周三全对视一眼,皆是看到了彼此眼神当中那一抹坚定的神色,便知自家兄弟也已经打定了主意,着实也怨不得他们明哲保身,毕竟,董家先前也没见着怎样照顾他们,甚至还因着在郡城有姻亲而疏远了他们,现下,自家能去探望一二便已经算是尽了道义了,至于更多的,那便要说声“抱歉”了。
林氏虽然觉得董二娘可怜,却不得不承认,自家儿子的话有道理,在刚认识的外人和自家人之间该选择哪一个,这连想都不用想的,心里同样打定了主意,她在生意上帮不了家里什么忙也就罢了,可万万不能还给家里人拖后腿的。
董家最终是如何处理的,周家这厢也不由得暗自关注了几分,只知道几日以后,有一名身穿衙差衣服的男子在董家门口等候,董二娘挎着个包袱,哭哭啼啼地走了出来,亦步亦趋地跟在那男子身后,想来是回家去了。
事实上,尽管时下风气开放,可是提出和离对于女子来说仍旧是一道不小的考验,别说董二娘本就性格软弱些,单说她放心不下留在张家的那两个孩子,董家想要和离的主意便成不了,这也是周长宁为何阻拦住周大新出谋划策的缘故。
毕竟,要是被张家知道了周家人在暗里鼓动着他们家媳妇儿和离,定会记恨上周家,何况,两家最终都是要和好的,人家还是姻亲,总不能反倒让周家夹在中间,成了里外不是人了吧。
日子一天天地越发冷了起来,不过,有着周长宁白糖方子的分红,周家餐桌上的菜色倒是没有显得清汤寡水的,周二柱的杂货铺生意一如往昔,甚至因着过不了多久就要过年了,生意还有些要转好的趋势。
而周三全的豆腐铺子虽然辛苦了些,但是赚的银钱还是很可观的,特别是周长宁教他们做的腐乳发酵好了以后,更是给这个豆腐铺子增添了一点儿特色,客人上门要么是拿着自家的碗买一两块,要么是直接从铺子里买上一小瓶足够吃很久的,总之,在用试吃的法子打开销路以后,这腐乳便不再愁买家的事情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