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164节(2 / 4)
百理府面积很大,但登记在册的人口并不多,也因为人口不多,所属地县城里的税收、科考全都很难看。
不仅如此,这里的粮库存粮,钱库存银也很难看,还有先前在京城已经推行了数年的人肥耕种这里也没有推广成功。
陈延看了一下上一任魏大人对于此事的记载:方法繁杂,百理府贫、人肥不足,难以发酵。
还有去年变法开始,成宇帝在大名内部各处推行的民学,百理竟也未开始,记录在案的原因就更搞笑了,语言不通,民学学生不足,夫子亦不足。
花了一下午把重要信息看完之后,陈延只有一个想法,在这个时代,有时候身居高位,不作为之时,对于底层的百姓来说,就是一种残忍。
同为大名子民,百理府的百姓同江南、淮浙、同京城百姓,差距何止一点半点。
夜间下值,陈延因为在看资料,离开府衙的时候便有些晚,推开门,他发现内堂那边烛光还是亮着的,许多差役和书吏还在值守。
但这个点,他们应该已经下班了。
见到他,有人连忙跑来向他问好,“大人,现在外间的路已经黑了,可要衙役掌灯送您回去?”
古代夜里还是有些危险的,陈延点了几个差役陪自己,然后把除值夜之外的人全部叫回家了,他们走前,他道“府衙有上值和下值的时间,除每日留下来的人外,其余人到时辰后至师爷处告知即可下值,不必在此等我。”
说罢,他修长的身影就随着晃荡的提灯消失在了漆黑的夜里。
几个今天被迫陪‘上官’甲班的书吏互相对视了一眼,有人问:“新大人这是?”
“这位大人好似也是个宽和人,同魏大人差不多。”
那天带着陈延参观过知府府的粗粝书吏闻言,小声插了句,“我觉得陈大人和魏大人不同。”
“嗯?和木扎是了解了什么吗?”
“也没有,就是一点感觉。”那成箱成箱的行李下车入院,丝毫不乱,那大批的侍卫侍女,出入井井有条,还有那天陈大人问的问题,也是一环扣一环。
和木扎觉得,这位从京城而来的陈大人,应该会是一个比魏大人更‘严格’、更‘有条理’的人。
他不知道这样的人来当官是好还是不好,但——
今夜能说出这样的话,至少不是个视下属如草芥的人?
管他呢,“我们还是先回去吧,今天出来没说要晚归,家里人都等着。”
这话是极,除了值夜的人,府衙内的其他人很快就散了。
…
这边陈延到家之后,同茵茵吃了个晚餐就入睡了。
隔日又是早起、上值,这样重复的日子大概持续了十来天之后,各地县令觐见,陈延同他们开了个小会,才彻底进入了百理府知府的身份中来。
与此同时,他也对自己身边的人有了个粗浅的了解。
前任魏大人给他留了两个师爷,一个姓王,年纪大约三十多,举人出身,写得一手好字,相处了十多天后陈延觉得他还算稳重踏实,是个干活的人。
另一个姓木,据说是本地一个乡绅家,不到三十,长得高大,有秀才功名,极会说话,但干活不太利索,不过陈延觉得他会说百理府许多个村落的方言这个特长很有意思,以后或许用得上。
书吏就和衙役就不太显眼了,这是府衙里的大部队,陈延只细致接触了一下他们的头头,发现衙役的班头(小头目)有些懒散后,十分利落果断镇压了他,换了个自己顺眼的。
这也算是他上任后的第一把小火了。
书吏的头目无甚好说的,年纪大,是小吏们的长辈,才学本领没有那么出众,但调停关系做的不错,陈延暂且不打算换他。 ↑返回顶部↑
不仅如此,这里的粮库存粮,钱库存银也很难看,还有先前在京城已经推行了数年的人肥耕种这里也没有推广成功。
陈延看了一下上一任魏大人对于此事的记载:方法繁杂,百理府贫、人肥不足,难以发酵。
还有去年变法开始,成宇帝在大名内部各处推行的民学,百理竟也未开始,记录在案的原因就更搞笑了,语言不通,民学学生不足,夫子亦不足。
花了一下午把重要信息看完之后,陈延只有一个想法,在这个时代,有时候身居高位,不作为之时,对于底层的百姓来说,就是一种残忍。
同为大名子民,百理府的百姓同江南、淮浙、同京城百姓,差距何止一点半点。
夜间下值,陈延因为在看资料,离开府衙的时候便有些晚,推开门,他发现内堂那边烛光还是亮着的,许多差役和书吏还在值守。
但这个点,他们应该已经下班了。
见到他,有人连忙跑来向他问好,“大人,现在外间的路已经黑了,可要衙役掌灯送您回去?”
古代夜里还是有些危险的,陈延点了几个差役陪自己,然后把除值夜之外的人全部叫回家了,他们走前,他道“府衙有上值和下值的时间,除每日留下来的人外,其余人到时辰后至师爷处告知即可下值,不必在此等我。”
说罢,他修长的身影就随着晃荡的提灯消失在了漆黑的夜里。
几个今天被迫陪‘上官’甲班的书吏互相对视了一眼,有人问:“新大人这是?”
“这位大人好似也是个宽和人,同魏大人差不多。”
那天带着陈延参观过知府府的粗粝书吏闻言,小声插了句,“我觉得陈大人和魏大人不同。”
“嗯?和木扎是了解了什么吗?”
“也没有,就是一点感觉。”那成箱成箱的行李下车入院,丝毫不乱,那大批的侍卫侍女,出入井井有条,还有那天陈大人问的问题,也是一环扣一环。
和木扎觉得,这位从京城而来的陈大人,应该会是一个比魏大人更‘严格’、更‘有条理’的人。
他不知道这样的人来当官是好还是不好,但——
今夜能说出这样的话,至少不是个视下属如草芥的人?
管他呢,“我们还是先回去吧,今天出来没说要晚归,家里人都等着。”
这话是极,除了值夜的人,府衙内的其他人很快就散了。
…
这边陈延到家之后,同茵茵吃了个晚餐就入睡了。
隔日又是早起、上值,这样重复的日子大概持续了十来天之后,各地县令觐见,陈延同他们开了个小会,才彻底进入了百理府知府的身份中来。
与此同时,他也对自己身边的人有了个粗浅的了解。
前任魏大人给他留了两个师爷,一个姓王,年纪大约三十多,举人出身,写得一手好字,相处了十多天后陈延觉得他还算稳重踏实,是个干活的人。
另一个姓木,据说是本地一个乡绅家,不到三十,长得高大,有秀才功名,极会说话,但干活不太利索,不过陈延觉得他会说百理府许多个村落的方言这个特长很有意思,以后或许用得上。
书吏就和衙役就不太显眼了,这是府衙里的大部队,陈延只细致接触了一下他们的头头,发现衙役的班头(小头目)有些懒散后,十分利落果断镇压了他,换了个自己顺眼的。
这也算是他上任后的第一把小火了。
书吏的头目无甚好说的,年纪大,是小吏们的长辈,才学本领没有那么出众,但调停关系做的不错,陈延暂且不打算换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