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七章 清扫干净(1 / 3)
倭国的这一次,时间很短,变化又很剧烈……遣明使损失惨重,室町幕府荡然无存,地方大名豪族,死了十之七八。
而山名慕张被僧人杀死之后,他的部下又展开对寺庙的报复,大举捣毁佛寺神社,抢夺金银田产,数以万计的僧人被杀,僧兵武装,更是被杀戮一空。
此时的倭国,原本用来维系国家的所有力量,几乎都消失了。
老迈的怀良王,面对着这一地鸡毛,除了徒呼奈何,也真的没有办法了。
“张先生,你看倭国的请求,能不能答应?”老朱抬头看了看张希孟。
张希孟只是脸上带笑,“主公,您又不是不清楚,此时派遣兵马过去,要十万,二十万,还是三五十万?”
朱元璋一阵叹息,摧毁秩序一点也不难,但重建秩序,就势必登天了。就好像一栋房子,几分钟就能推倒,可要想建立起来,只怕需要几十天,几个月,难度系数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就好像著名的帝国坟场,人家勋宗一怒,十個小时,全线突破,几天功夫,掌控全境,那叫一个干净利落。
真正的麻烦在后面,要控制地方,要重建秩序……地方势力,错综复杂,各自为政,你派兵过去,就要和这些人打交道,然后就要不停战斗。
目之所及,全都是敌人,就算是超级大国,也会被拖垮累倒,没有任何侥幸可言。
倭国土地狭小,地形破碎,地方势力多如牛毛,盘根错节,复杂无比。这个倒霉地方,绝对有进化成大明坟场的潜力。
“张先生,机会难得,如果错过了这一次良机,很快倭国的地方势力又会重新兴起,那些豪强大名,又会把持地方,甚至寺庙都会死灰复燃。”
朱元璋沉声道:“先生,你可要拿个主意才是。”
张希孟笑道:“主公这一次却是缘木求鱼,问道于盲了……倭国何至于走到今天,解铃还须系铃人,主公总不会以为臣是那个系铃人吧?”
朱元璋怔了一下,谁是系铃人?
咱怎么觉得,大明的事情,你张先生都逃不了干系呢!
当然了,老朱也知道,张希孟不可能什么事都掺和……布局倭国,也不是朱标能干的事情,再有就是孙炎,他?只怕也未必。
孙炎都是在主持国内事务,身为首辅,没必要往外面花心思。
朱元璋思前想后,突然道:“先生是说胡惟庸吧?”
张希孟含笑点头,作为硕果仅存的老臣,胡惟庸的道行是不用怀疑的,简直就是微缩版的李善长,而且由于他知晓自己的处境,并不敢太过分。
另外不管是张希孟,还是朱元璋,都没有非要把他拿下来。
所以胡惟庸还算安全,不过他也淡出内政,并且以参政身份,督导外务,和毛贵一起,负责对外事宜。
而且毛贵是负责正规交往,胡惟庸负责全面工作,而且他已经干了好几年了……弄清楚这个,似乎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比如说那个山名慕张的突然崛起,他怎么能提出那么有威力的三条政策,他又怎么突然死在了寺庙里?
整个人宛如流星崛起,又瞬间陨落。
这么短的过程背后,藏着什么故事?
毫无疑问,这些资料,大约都会存在大明外务部的档案室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那是一定出意外了。
这也是上国手段,理所当然。
毕竟当一个超级大国,全力以赴的时候,仅仅是掀起的涟漪,就足以让一个小国覆灭了。
就比如在山名慕张的身边,除了张子明这些军事顾问之外,还有几个文人,他们给山名慕张提供了许多建议。 ↑返回顶部↑
而山名慕张被僧人杀死之后,他的部下又展开对寺庙的报复,大举捣毁佛寺神社,抢夺金银田产,数以万计的僧人被杀,僧兵武装,更是被杀戮一空。
此时的倭国,原本用来维系国家的所有力量,几乎都消失了。
老迈的怀良王,面对着这一地鸡毛,除了徒呼奈何,也真的没有办法了。
“张先生,你看倭国的请求,能不能答应?”老朱抬头看了看张希孟。
张希孟只是脸上带笑,“主公,您又不是不清楚,此时派遣兵马过去,要十万,二十万,还是三五十万?”
朱元璋一阵叹息,摧毁秩序一点也不难,但重建秩序,就势必登天了。就好像一栋房子,几分钟就能推倒,可要想建立起来,只怕需要几十天,几个月,难度系数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就好像著名的帝国坟场,人家勋宗一怒,十個小时,全线突破,几天功夫,掌控全境,那叫一个干净利落。
真正的麻烦在后面,要控制地方,要重建秩序……地方势力,错综复杂,各自为政,你派兵过去,就要和这些人打交道,然后就要不停战斗。
目之所及,全都是敌人,就算是超级大国,也会被拖垮累倒,没有任何侥幸可言。
倭国土地狭小,地形破碎,地方势力多如牛毛,盘根错节,复杂无比。这个倒霉地方,绝对有进化成大明坟场的潜力。
“张先生,机会难得,如果错过了这一次良机,很快倭国的地方势力又会重新兴起,那些豪强大名,又会把持地方,甚至寺庙都会死灰复燃。”
朱元璋沉声道:“先生,你可要拿个主意才是。”
张希孟笑道:“主公这一次却是缘木求鱼,问道于盲了……倭国何至于走到今天,解铃还须系铃人,主公总不会以为臣是那个系铃人吧?”
朱元璋怔了一下,谁是系铃人?
咱怎么觉得,大明的事情,你张先生都逃不了干系呢!
当然了,老朱也知道,张希孟不可能什么事都掺和……布局倭国,也不是朱标能干的事情,再有就是孙炎,他?只怕也未必。
孙炎都是在主持国内事务,身为首辅,没必要往外面花心思。
朱元璋思前想后,突然道:“先生是说胡惟庸吧?”
张希孟含笑点头,作为硕果仅存的老臣,胡惟庸的道行是不用怀疑的,简直就是微缩版的李善长,而且由于他知晓自己的处境,并不敢太过分。
另外不管是张希孟,还是朱元璋,都没有非要把他拿下来。
所以胡惟庸还算安全,不过他也淡出内政,并且以参政身份,督导外务,和毛贵一起,负责对外事宜。
而且毛贵是负责正规交往,胡惟庸负责全面工作,而且他已经干了好几年了……弄清楚这个,似乎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比如说那个山名慕张的突然崛起,他怎么能提出那么有威力的三条政策,他又怎么突然死在了寺庙里?
整个人宛如流星崛起,又瞬间陨落。
这么短的过程背后,藏着什么故事?
毫无疑问,这些资料,大约都会存在大明外务部的档案室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那是一定出意外了。
这也是上国手段,理所当然。
毕竟当一个超级大国,全力以赴的时候,仅仅是掀起的涟漪,就足以让一个小国覆灭了。
就比如在山名慕张的身边,除了张子明这些军事顾问之外,还有几个文人,他们给山名慕张提供了许多建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