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康熙家的小答应 第215节(3 / 4)
陈太医被带过来,同样什么都不肯说,他让人拉下去用刑,同时把这几日给他看诊把脉的其它太医一同拉去慎刑司,先在慎刑司用刑,后关进宗人府,等着他们吐出幕后主使者。
他还没来得及感谢徐氏,先处理这件事,把事情处理完后再跟徐氏好好道谢,她再一次救了他的命。
康熙不再抽麻.烟,不过随之而来的是他极其想念烟的滋味,怪不得他们说会上瘾,他都开始有点上瘾,若不是徐氏察觉,他再抽一段时间说不定就戒不掉了。
腿伤倒是不疼,不过他戒烟后觉得有什么在啃咬他的心,让他恨不得又重新抽那玩意,原来上瘾是这种感觉。
过了三日,终于有人开口了。
竟然又是太子,康熙知道是太子在幕后指使,并不意外,这逆子能做第一次就能做第二次,上一次是在他重病时让太医给他一些不对症,加重他病情的药,想要害死他,这一次又想要他早点死。
他就盼着他早点死,就这么等不及了。
真的是弑父的逆子!
尽管不意外,康熙还是气到吐了一口血,身子更虚了,腿伤未好,这回又直接气病了,他把徐氏召过来,让徐氏在乾清宫住下照顾他。
“朕只信得过你,其他人,朕都不相信。”
“皇上,你先养病,把药喝了。”
徐香宁看到皇上如此虚弱的样子,都有点触动,此时的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帝王,而是一个虚弱的病人,还是一个要被自己的孩子伤到的父亲,他十分需要别人陪着他。
她喂完药后示意他可以睡了,别强撑。
康熙这才睡过去,只有徐氏在,他才能睡个安稳觉。
好在病得不严重,过了七八日就好了,徐氏照顾了七八日也回长春宫了。
康熙病好之后就处理了好几个太医,但没有透露出他已经晓得谁是幕后指使者,上朝时依旧会嘱咐太子做事,偶尔也会召太子过来乾清宫商讨朝事。
他的腿也好了不少,能稍微走几步路。
新的一年又到了,这次祭坛祭社,康熙没有带太子,而是一人率着王公大臣前往祭拜。
到了二月,京城中最近传闻太子对他其中一位汉人太傅不够敬重,几年前这位太傅病逝,太子过太傅家门都没有前去吊唁,没有尊师重道,原因是太子对汉人本身存在看低,鄙夷汉人,觉得他身份尊贵,汉人太傅不值得他堂堂太子前去吊唁。
这传闻在京城中越传越烈,于是朝中有人上折子弹劾太子。
至少太子在汉人当中的名声已经毁了,被汉人反感。
大清是由清太祖打下基础,清太祖是满族人,满族人是游牧名族,没有所谓的嫡子继位,长子长孙继位的规矩,满族人进到中原,是在慢慢学习汉族的皇朝制度,而康熙当初立太子的原因之一便是为了取得汉人的支持,因太子是嫡子,立嫡立长是汉族人的规矩,所以为了稳固朝堂,康熙立了由元后赫舍里氏生的嫡子胤礽为太子。
如今传出太子对汉人太傅不敬重,鄙夷汉人的传闻,康熙在五十年间三月初在朝中颁诏,二废太子,将先前第一次废太子的罪名再说一遍,此次再加上太子不敬汉人的罪名,同时说了太子是被索额图教唆,把大部分错归在索额图身上,认为索额图是罪臣,将太子的品性带坏,没有透露太子想弑父的行为。
众臣说意外也意外,说不意外也不意外,连太子本人听到自己第二次被废时都稍显波澜不惊,辩驳都没有。
众臣都忍不住看向站在最前面的人,两次被当着诸多大臣的面上被以罪废黜,不管怎么样,他们都觉得太子是有骨气的人,至少没有哭天抢地,没有大喊大叫。
太子只是很平静地接受了,腰杆挺得笔直,在皇上说完后跪下来谢恩。
之后康熙率领王公大臣、九卿、詹事等官员在午门再次宣谕废太子,康熙还亲自撰写祭文,后遣官告祭天地祖庙太庙社稷等,第二次将太子幽禁咸安宫。
太子第二次被废,基本上已经没有夺嫡的可能。
……
眼看着皇上复立太子没几年,太子又被废了,这回应该不会再被复立了,底下阿哥们的心思彻底活跃起来。 ↑返回顶部↑
他还没来得及感谢徐氏,先处理这件事,把事情处理完后再跟徐氏好好道谢,她再一次救了他的命。
康熙不再抽麻.烟,不过随之而来的是他极其想念烟的滋味,怪不得他们说会上瘾,他都开始有点上瘾,若不是徐氏察觉,他再抽一段时间说不定就戒不掉了。
腿伤倒是不疼,不过他戒烟后觉得有什么在啃咬他的心,让他恨不得又重新抽那玩意,原来上瘾是这种感觉。
过了三日,终于有人开口了。
竟然又是太子,康熙知道是太子在幕后指使,并不意外,这逆子能做第一次就能做第二次,上一次是在他重病时让太医给他一些不对症,加重他病情的药,想要害死他,这一次又想要他早点死。
他就盼着他早点死,就这么等不及了。
真的是弑父的逆子!
尽管不意外,康熙还是气到吐了一口血,身子更虚了,腿伤未好,这回又直接气病了,他把徐氏召过来,让徐氏在乾清宫住下照顾他。
“朕只信得过你,其他人,朕都不相信。”
“皇上,你先养病,把药喝了。”
徐香宁看到皇上如此虚弱的样子,都有点触动,此时的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帝王,而是一个虚弱的病人,还是一个要被自己的孩子伤到的父亲,他十分需要别人陪着他。
她喂完药后示意他可以睡了,别强撑。
康熙这才睡过去,只有徐氏在,他才能睡个安稳觉。
好在病得不严重,过了七八日就好了,徐氏照顾了七八日也回长春宫了。
康熙病好之后就处理了好几个太医,但没有透露出他已经晓得谁是幕后指使者,上朝时依旧会嘱咐太子做事,偶尔也会召太子过来乾清宫商讨朝事。
他的腿也好了不少,能稍微走几步路。
新的一年又到了,这次祭坛祭社,康熙没有带太子,而是一人率着王公大臣前往祭拜。
到了二月,京城中最近传闻太子对他其中一位汉人太傅不够敬重,几年前这位太傅病逝,太子过太傅家门都没有前去吊唁,没有尊师重道,原因是太子对汉人本身存在看低,鄙夷汉人,觉得他身份尊贵,汉人太傅不值得他堂堂太子前去吊唁。
这传闻在京城中越传越烈,于是朝中有人上折子弹劾太子。
至少太子在汉人当中的名声已经毁了,被汉人反感。
大清是由清太祖打下基础,清太祖是满族人,满族人是游牧名族,没有所谓的嫡子继位,长子长孙继位的规矩,满族人进到中原,是在慢慢学习汉族的皇朝制度,而康熙当初立太子的原因之一便是为了取得汉人的支持,因太子是嫡子,立嫡立长是汉族人的规矩,所以为了稳固朝堂,康熙立了由元后赫舍里氏生的嫡子胤礽为太子。
如今传出太子对汉人太傅不敬重,鄙夷汉人的传闻,康熙在五十年间三月初在朝中颁诏,二废太子,将先前第一次废太子的罪名再说一遍,此次再加上太子不敬汉人的罪名,同时说了太子是被索额图教唆,把大部分错归在索额图身上,认为索额图是罪臣,将太子的品性带坏,没有透露太子想弑父的行为。
众臣说意外也意外,说不意外也不意外,连太子本人听到自己第二次被废时都稍显波澜不惊,辩驳都没有。
众臣都忍不住看向站在最前面的人,两次被当着诸多大臣的面上被以罪废黜,不管怎么样,他们都觉得太子是有骨气的人,至少没有哭天抢地,没有大喊大叫。
太子只是很平静地接受了,腰杆挺得笔直,在皇上说完后跪下来谢恩。
之后康熙率领王公大臣、九卿、詹事等官员在午门再次宣谕废太子,康熙还亲自撰写祭文,后遣官告祭天地祖庙太庙社稷等,第二次将太子幽禁咸安宫。
太子第二次被废,基本上已经没有夺嫡的可能。
……
眼看着皇上复立太子没几年,太子又被废了,这回应该不会再被复立了,底下阿哥们的心思彻底活跃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