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在四爷后院的摆烂日常 第239节(3 / 4)
但胤禛有先见之明,早在几年前便部署年羹尧青海中掣肘十四阿哥。
而这次动乱, 便是十四阿哥与年羹尧对峙引起的。
这场战役已持续几年, 可眼见青藏那边的战事即将告捷,却是出现了这样岔子, 得知消息的康熙, 直接两眼一黑,晕了过去。
康熙再次病倒, 胤禛火速地进宫侍疾在侧, 康熙这次昏迷了整整两天这才悠悠转醒。
一直守着的胤禛,看到床上的康熙睁开了浑浊的双眼,欣喜若狂地围了上去。
“皇阿玛, 您醒了?”胤禛声音哽咽道。
康熙的身子原本便抱恙,经十四阿哥这么一刺激,已是油尽灯枯, 看着眼前满脸担忧的胤禛,欣慰地点了点头。
果然他选的孩子, 没让他失望, 是个孝顺的。
旋即,又想到远在边疆的十四阿哥, 他无声地叹了一口气。
原本他以为,将兵权交给与老四一母同胞出来的十四, 能尽力地减少内乱, 可还是架不住老八的挑唆, 和十四对这个位置的野心。
这场战役已经打了几年了, 他不能让这几年的努力, 都前功尽弃,否则他便对不住大清,对不住那些战死沙场的八旗子弟们。
康熙让胤禛将自己的重臣都喊了尽快,随后让他们拟了一道急诏,命十四阿哥将手头的大半兵权转交与年羹尧,并且命他立即回京。
明白康熙用意的胤禛感慨万端,此时此刻,他是真心康熙能活得长一些,能陪伴他多些日子,他不想失去如此疼爱自己父亲。
等重臣都退下后,康熙又对为他掖被子的胤禛,郑重道:“老四,今后大清便交到你的手上了。”
胤禛泛着泪花摇头:“皇阿玛,儿子经验尚浅,日后还得由您来替儿子把关。”
康熙惨然一笑:“皇阿玛不行了,今后大清只能由你一个人抗住了,你一定要替皇阿玛守住大清的未来,否则朕便是大清最大的罪人。”
胤禛哽咽道:“皇阿玛您别那么说,您少年生擒鳌拜,当政后又削藩,□□,要不是您,大清何来如此广阔的疆土?”
随着胤禛讲述,康熙这一生的经历都浮现在他眼前,这一瞬,他似乎又变回了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帝皇。
“当年少年不知事,这些全靠一个勇气。”康熙怅然道,倘若换成现在瞻前顾后的他,肯定不敢如此大胆做出这些决定。
“当初撤三藩时,你才刚出生,皇阿玛与你太皇玛嬷都已经做好了失败了,便撤回了关外的准备。”
胤禛的话勾起了康熙不少往事的回忆,他一直对胤禛絮絮叨叨说着,直到他缓缓地闭上了双眼。
不过也还好,人只是说话说乏了,又睡了过去而已。
原本康熙与胤禛的禅位大典是打算在半个月后举行的,但康熙的身子已经是不行了,于是他决定在他醒来后的第三天,提前举行禅位大典。
其实以康熙现在这个身子,他禅不禅位,对胤禛与当前的局势也已经不重要了。
可康熙就是要做大清第一个禅位的皇帝,他要给世人塑造一个他康熙不恋权的形象。
早年他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威,不惜挑起废太子与大阿哥一党的党争,才导致了他们兄弟骨肉相残。
可他越是年老,他越想要名声,他不能将造成这场残酷的夺嫡之争的罪名,都归结到他身上来。
所以这个禅位的仪式,他是非做不可。
还好胤禛皇帝的朝服早便已经做好了,也不算得上是仓促,最多是有些旗主与皇子没能及时赶回来。
于是康熙在众人的搀扶下,将皇帝专属的玉玺交到了胤禛手上。 ↑返回顶部↑
而这次动乱, 便是十四阿哥与年羹尧对峙引起的。
这场战役已持续几年, 可眼见青藏那边的战事即将告捷,却是出现了这样岔子, 得知消息的康熙, 直接两眼一黑,晕了过去。
康熙再次病倒, 胤禛火速地进宫侍疾在侧, 康熙这次昏迷了整整两天这才悠悠转醒。
一直守着的胤禛,看到床上的康熙睁开了浑浊的双眼,欣喜若狂地围了上去。
“皇阿玛, 您醒了?”胤禛声音哽咽道。
康熙的身子原本便抱恙,经十四阿哥这么一刺激,已是油尽灯枯, 看着眼前满脸担忧的胤禛,欣慰地点了点头。
果然他选的孩子, 没让他失望, 是个孝顺的。
旋即,又想到远在边疆的十四阿哥, 他无声地叹了一口气。
原本他以为,将兵权交给与老四一母同胞出来的十四, 能尽力地减少内乱, 可还是架不住老八的挑唆, 和十四对这个位置的野心。
这场战役已经打了几年了, 他不能让这几年的努力, 都前功尽弃,否则他便对不住大清,对不住那些战死沙场的八旗子弟们。
康熙让胤禛将自己的重臣都喊了尽快,随后让他们拟了一道急诏,命十四阿哥将手头的大半兵权转交与年羹尧,并且命他立即回京。
明白康熙用意的胤禛感慨万端,此时此刻,他是真心康熙能活得长一些,能陪伴他多些日子,他不想失去如此疼爱自己父亲。
等重臣都退下后,康熙又对为他掖被子的胤禛,郑重道:“老四,今后大清便交到你的手上了。”
胤禛泛着泪花摇头:“皇阿玛,儿子经验尚浅,日后还得由您来替儿子把关。”
康熙惨然一笑:“皇阿玛不行了,今后大清只能由你一个人抗住了,你一定要替皇阿玛守住大清的未来,否则朕便是大清最大的罪人。”
胤禛哽咽道:“皇阿玛您别那么说,您少年生擒鳌拜,当政后又削藩,□□,要不是您,大清何来如此广阔的疆土?”
随着胤禛讲述,康熙这一生的经历都浮现在他眼前,这一瞬,他似乎又变回了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帝皇。
“当年少年不知事,这些全靠一个勇气。”康熙怅然道,倘若换成现在瞻前顾后的他,肯定不敢如此大胆做出这些决定。
“当初撤三藩时,你才刚出生,皇阿玛与你太皇玛嬷都已经做好了失败了,便撤回了关外的准备。”
胤禛的话勾起了康熙不少往事的回忆,他一直对胤禛絮絮叨叨说着,直到他缓缓地闭上了双眼。
不过也还好,人只是说话说乏了,又睡了过去而已。
原本康熙与胤禛的禅位大典是打算在半个月后举行的,但康熙的身子已经是不行了,于是他决定在他醒来后的第三天,提前举行禅位大典。
其实以康熙现在这个身子,他禅不禅位,对胤禛与当前的局势也已经不重要了。
可康熙就是要做大清第一个禅位的皇帝,他要给世人塑造一个他康熙不恋权的形象。
早年他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威,不惜挑起废太子与大阿哥一党的党争,才导致了他们兄弟骨肉相残。
可他越是年老,他越想要名声,他不能将造成这场残酷的夺嫡之争的罪名,都归结到他身上来。
所以这个禅位的仪式,他是非做不可。
还好胤禛皇帝的朝服早便已经做好了,也不算得上是仓促,最多是有些旗主与皇子没能及时赶回来。
于是康熙在众人的搀扶下,将皇帝专属的玉玺交到了胤禛手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