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夫郎赘婿到朝野重臣 第137节(3 / 4)
大家一看,这鞭炮炸响的时候,地上空中,红屑翻飞,可不正是凭空多了一股红红火火喜气腾腾的感觉么。
当即就有心思活络大人凑上前来:“云字工坊惯是出好东西的,看来这百子炮不久也要上市贩售了?好极好极!老夫有一孙女,不日便要出阁,可否先预定一些百子炮,到时候也燃上几鞭,正取这个多子多福的兆头。”
老大人不说鞭炮,只说百子炮,这心思可是明晃晃写在脸上了。
叶峥在乔迁之日当着人燃鞭炮,自然就有推广的意思,把家搬了,新产品也推出了,是一举两得的,此时自然不会推脱。
一拱手:“徐大人,好说好说,这是我夫郎云清,也是云字工坊的主人……此事入内详谈。”
也不光徐大人,在重家族和亲缘关系的古代,谁家还没两门亲戚要办事呢,这燃放鞭炮比燃竹既省事又声势浩大,自然是鞭炮好的,当即也凑上来,要商议这鞭炮的订购事宜。
一场搬家宴,宴会是不重要了,是弄来了好几笔鞭炮订单。
叶峥朝云清得意眨眼:我就说这东西一定不愁销路的吧?
云清也笑:是,阿峥料事如神。
三月中旬,边关又报戎狄来犯。
这戎狄乃是北方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水草长到哪里,牛羊马儿吃到哪里,他们就扎个帐篷住在哪里,等牛羊马儿赶去下一片土地,牧民也随之迁徙。
这样的生活习性,原本该同大启井水不犯河水才是。
可看天吃饭的牧民,每年总有春秋两季粮食接不上,草原上草儿过冬还没长出来,或者即将入冬开始枯萎,别说牛羊马儿没得吃,人也要饿肚子,这时候,农耕文明下,有屯粮习性的大启边民就遭了殃。
偏这些生在马背上的戎狄,吃得是牛羊肉,喝得是牛羊乳,生得精悍膘壮,无论是体力还是体质,都比吃谷物粮草的大启边民要好得多,戎狄□□的马儿也都是善于奔跑的优良马种,每每进犯,烧杀抢掠一番,得手就跑,绝不逗留。
草原广袤,又接着巨大的荒漠地形,戎狄进了草原就像鱼儿回到大海,遍寻无踪,别说边民没有办法,对戍边将士来说也是极为头疼的,就算一时打跑了,过段时间点了人马又来,是悍不畏死,极其狡猾的存在。
就如那年大皇子带兵击退羌族一百公里替明光帝贺寿,也的确做到了,可是翻了年,等到草原上青黄不接的时候,敌人还不是照样进犯,从没说击退几次就打怕了的。
不过边关问题是由来已久,从有边线起,就有边关问题,虽令人心烦,建平帝却也知道无甚解决办法,只能人力物力这么耗下去,总不能就不管边民了吧?
这日早朝的主题依旧是戍边问题。
听得大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出主意,叶峥也站出来提了句:“圣上,臣家里最近研制出一物,或可试试。”
建平帝一听就来了兴趣:“哦?叶爱卿也懂行军打仗,快说来朕听听?”
叶峥道:“臣这里有一样东西,叫鞭炮,点燃时能发出阵阵炸响之声,臣听闻游牧民族犯边主要依靠的是□□宝马的神骏,若能废了他们的坐骑,光凭人海战术,我方兵士也能强压对方一头——”
叶峥正在侃侃而谈,只听武将队伍里有个人重重一哼。
大启文武将之间的嫌隙由来已久。
因武将多为莽直性子,平素在外征战,风里来雨里去的,自然看不起这群只会打嘴巴官司的文官,觉得他们巧舌如簧,只靠阿谀谄媚就能比他们这些真刀真枪打出来的升官还要快,还要得圣上重用。
文官呢,则多有瞧不上这些武将,觉得这就是些草莽,整日里只会打打杀杀有辱斯文,说话从不讲究语言的艺术,一点不肯迂回曲折,有时候自己给点颜色,对方反而开染坊,直直就给撅回来了,是不识好歹,不同文墨,个顶个的粗俗人。
时间长了,自然是各自为政,懒得多同对方废话,就是有涉及对方的议题,只要圣上不明着问,那就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让这群大老粗/老迂腐自己头疼去吧!
今日朝会的主题是戍边,那自然是归属武将那边的议题没得说,文官这边也就虚应故事,随意听听得了,故而先前多是武将在发言,文官是不大说话的。
而叶峥,可能是因着调回京中时间不长,朝会参加地少了,自然同别人没有这份默契,再加上帮着建平帝处理事情惯了,看问题的眼光比较全面,武将发言的时候他也认真听着,心内还思考着解决办法,当武将们告一段落,他也酝酿成熟了,自然就站出来畅所欲言。
且不管他说得对还是不对,此举却是大大冒犯了武官集团。
你一个朝会上的新人,嘴上无毛的三品文官小子,恐怕连边关的门朝南朝北开都不知道吧,俺们武官集团在商讨正事,要你站出来多话? ↑返回顶部↑
当即就有心思活络大人凑上前来:“云字工坊惯是出好东西的,看来这百子炮不久也要上市贩售了?好极好极!老夫有一孙女,不日便要出阁,可否先预定一些百子炮,到时候也燃上几鞭,正取这个多子多福的兆头。”
老大人不说鞭炮,只说百子炮,这心思可是明晃晃写在脸上了。
叶峥在乔迁之日当着人燃鞭炮,自然就有推广的意思,把家搬了,新产品也推出了,是一举两得的,此时自然不会推脱。
一拱手:“徐大人,好说好说,这是我夫郎云清,也是云字工坊的主人……此事入内详谈。”
也不光徐大人,在重家族和亲缘关系的古代,谁家还没两门亲戚要办事呢,这燃放鞭炮比燃竹既省事又声势浩大,自然是鞭炮好的,当即也凑上来,要商议这鞭炮的订购事宜。
一场搬家宴,宴会是不重要了,是弄来了好几笔鞭炮订单。
叶峥朝云清得意眨眼:我就说这东西一定不愁销路的吧?
云清也笑:是,阿峥料事如神。
三月中旬,边关又报戎狄来犯。
这戎狄乃是北方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水草长到哪里,牛羊马儿吃到哪里,他们就扎个帐篷住在哪里,等牛羊马儿赶去下一片土地,牧民也随之迁徙。
这样的生活习性,原本该同大启井水不犯河水才是。
可看天吃饭的牧民,每年总有春秋两季粮食接不上,草原上草儿过冬还没长出来,或者即将入冬开始枯萎,别说牛羊马儿没得吃,人也要饿肚子,这时候,农耕文明下,有屯粮习性的大启边民就遭了殃。
偏这些生在马背上的戎狄,吃得是牛羊肉,喝得是牛羊乳,生得精悍膘壮,无论是体力还是体质,都比吃谷物粮草的大启边民要好得多,戎狄□□的马儿也都是善于奔跑的优良马种,每每进犯,烧杀抢掠一番,得手就跑,绝不逗留。
草原广袤,又接着巨大的荒漠地形,戎狄进了草原就像鱼儿回到大海,遍寻无踪,别说边民没有办法,对戍边将士来说也是极为头疼的,就算一时打跑了,过段时间点了人马又来,是悍不畏死,极其狡猾的存在。
就如那年大皇子带兵击退羌族一百公里替明光帝贺寿,也的确做到了,可是翻了年,等到草原上青黄不接的时候,敌人还不是照样进犯,从没说击退几次就打怕了的。
不过边关问题是由来已久,从有边线起,就有边关问题,虽令人心烦,建平帝却也知道无甚解决办法,只能人力物力这么耗下去,总不能就不管边民了吧?
这日早朝的主题依旧是戍边问题。
听得大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出主意,叶峥也站出来提了句:“圣上,臣家里最近研制出一物,或可试试。”
建平帝一听就来了兴趣:“哦?叶爱卿也懂行军打仗,快说来朕听听?”
叶峥道:“臣这里有一样东西,叫鞭炮,点燃时能发出阵阵炸响之声,臣听闻游牧民族犯边主要依靠的是□□宝马的神骏,若能废了他们的坐骑,光凭人海战术,我方兵士也能强压对方一头——”
叶峥正在侃侃而谈,只听武将队伍里有个人重重一哼。
大启文武将之间的嫌隙由来已久。
因武将多为莽直性子,平素在外征战,风里来雨里去的,自然看不起这群只会打嘴巴官司的文官,觉得他们巧舌如簧,只靠阿谀谄媚就能比他们这些真刀真枪打出来的升官还要快,还要得圣上重用。
文官呢,则多有瞧不上这些武将,觉得这就是些草莽,整日里只会打打杀杀有辱斯文,说话从不讲究语言的艺术,一点不肯迂回曲折,有时候自己给点颜色,对方反而开染坊,直直就给撅回来了,是不识好歹,不同文墨,个顶个的粗俗人。
时间长了,自然是各自为政,懒得多同对方废话,就是有涉及对方的议题,只要圣上不明着问,那就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让这群大老粗/老迂腐自己头疼去吧!
今日朝会的主题是戍边,那自然是归属武将那边的议题没得说,文官这边也就虚应故事,随意听听得了,故而先前多是武将在发言,文官是不大说话的。
而叶峥,可能是因着调回京中时间不长,朝会参加地少了,自然同别人没有这份默契,再加上帮着建平帝处理事情惯了,看问题的眼光比较全面,武将发言的时候他也认真听着,心内还思考着解决办法,当武将们告一段落,他也酝酿成熟了,自然就站出来畅所欲言。
且不管他说得对还是不对,此举却是大大冒犯了武官集团。
你一个朝会上的新人,嘴上无毛的三品文官小子,恐怕连边关的门朝南朝北开都不知道吧,俺们武官集团在商讨正事,要你站出来多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