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深处是我家_分卷阅读_57(2 / 3)
小花垂下头,眼泪一滴一滴顺着脸颊滑落。自己学会走路以来,每次到外面玩,都是二哥领着回家。二哥怎会不认得路呢。阿么是担心二哥的魂魄游荡世间,找不到路吧。
小柱握紧拳头,杨丽抱紧孩子,看向小柱眼里满是乞求。
“阿么,让大哥,小丽,小敏,小四先走,我留在家里,”不等脸色大变的穆晟说话,小花接着说,“凡事做好准备,家里的鸡群,兔子群必须处理好,还有田里的菜,要收割,还有家里要弄一个地窖放东西。重的东西带不走就放地窖里。要做的事还有好多,我留在家里帮着把事情处理好。你送大哥到庆州,安置好了,回来接我走。”
穆晟看向小花,张嘴欲说什么,却奈不住小花眼里的坚定。唯有点点头,“我回来接你,等我。”
见穆晟同意了,贺老大只叹一口声,不作反对。杨燕儿垂下眼帘,手指神经质地揪住衣角,“穆东家,我求你一件事。带上我哥哥一家人走。”
杨大石一家吗?穆晟不作犹豫,“好。明天我派人悄悄和杨家联系,但这事不能声张,对外就说冬天太冷了,要带小孩到庆州避冬。”
杨丽连连点头应了,看看小柱,小心翼翼问道,“那,那我把我弟弟也带上。”
啪!小柱猛地一敲桌子,“朝廷的仗还没打完,说这些晦气话做什么!”
“我,我......”杨丽张张嘴巴,胸脯急速地一起一伏,却说不出话。
“小孩多些,正好做伴。明天就到沈么么家说说。”
杨丽大喜,连连点头,“我,我知道,我就说,说,带小弟到庆州玩玩。”
咯咯,咯咯,沉静的夜晚,敲门声异常响亮。
“谁啊?”小柱暴躁地向院门喊一声。门外安静了片刻,咯咯,咯咯,又是一连串不停顿的敲门声。
“我去看看。”小花跑出堂屋,拉开院子门上的横栏,“啊?你怎么来了?”
堂屋里众人看见随小花走进来的老人李根生吃了一惊,穆晟立即警惕地望向院门处,小花摇摇头,示意外面没人。
李根生也不多话,开门见山,说明来意。“我看这场战事不简单,胡人大冬天跑到打仗,断不会空手而回。这仗打到什么时候也是一个未知数。我年纪大了,腿脚不灵活,要跑也跑不到哪里去。况且这里有祖宗留上的地,房子,得有人留下来看着。穆东家,我实话求你了,能不能想个法子,帮我把我那两个小孙子,儿夫郎送走。我这年纪也就这样了,夫郎小孩熬不得战乱。南边......南边总比留在北边的好。”
李根生环视贺家人,见每人脸上阴晴不定。其实刚进门时,看见穆晟在贺家,又发现屋里的小夫郎眼睛红红的,以李根生的年龄阅历,多少能猜到一些。穆晟既然已有准备,那能不能求动穆晟带走孙子和儿夫郎,还得靠贺家。
目光落在贺老大身上,“我这辈子没别的愿望,看着小子成亲生娃,看着孙子长大。天生五岁,天养三岁,都留不开么么。我知道是我唐突了。但看在我已经没多少日子的份上,就当帮帮我,帮帮李家,好歹,李家要留个人。”说着,声音哽咽,两手抹抹眼睛。
贺老大看向穆晟,“这,这李老平日......”
“阿爹莫担心。李老,你回家让李么么准备准备,大船就停在岷江和白沙江交接处,一切准备后,我通知李老上船的时间。”
李根生千恩万谢离开。穆晟低头苦笑,人是越带越多,庆州那处三进的小院也不知能不能挤得下。
一家人做出了决定,第二日清晨各自忙碌起来,杨丽给丈夫孩子收拾包袱。贺小柱想在离开前给家里挖一个地窖。天一亮,就和贺老大在后院挖土。小四帮不上忙,却也懂得收拾自己的小包袱,收拾完了,就拿条板凳坐在院子里,看着小敏玩。杨燕儿依旧到村口等待消息。贺小花把家里的面粉和成团,做馒头,又到棚子屋里清点鸡群和兔子的数目。
分出四分之三,让穆晟运到县城和府城的酒楼,想办法卖了换成银钱,剩下一半,再分成两份,一份宰了,肉做成腊肉,一份留做“种子”,留在贺家小院。
当天晚上,一个两米深,三米长宽的地窖挖好了。把通风口留在隐蔽的地方,四周又用杂物,或者植物遮挡。穆晟连夜送来青砖,垒实地面和四面墙壁。
一家人不敢声张,只悄悄地进行。田地里的邵尾菜收割了一季,又按照往年的例子,撒下种子。
三天后,穆晟把棚子屋里的鸡群和兔子都处理好,银钱交到小花手上,小花又把银钱交到交给杨丽和贺小柱保管。叮嘱两人到了庆州多贮备些药物,小鸡,小兔什么的都买一些。别管那么多,先养起来再说。方法杨丽是懂的,只要有几只小鸡,过不了几年,又是一个大鸡群。又把准备好的布料包了塞给杨丽,交托他好好看着小四,冷了要替小四多穿衣服。杨丽含泪一一应下,又拉着小花,让小花好好照顾阿么和阿爹。
沈么么带了小儿子过来。虽然隐约猜到和战事有关,看见贺家送走杨丽,却留下小花,沈么么什么都没问,拉了杨丽出门,让他们早早起程出发。
趁着早上行人稀少,一家人连同潘莲,李家的两个孩子悄悄来到白沙江。贾杏儿领了小子等在江边。
贾杏儿心里有点不以为然,要不是杨大石和太么么坚持要送走大河,他还想回绝了穆晟。杨大河倒是把这次当成难得的出行机会,有心想见识见识南边的大港庆州。
与贺李两家大包小包不一样,杨大河就简单一个小包袱,轻轻松松,贾杏儿脸上也没看见多少离别的悲伤。 ↑返回顶部↑
小柱握紧拳头,杨丽抱紧孩子,看向小柱眼里满是乞求。
“阿么,让大哥,小丽,小敏,小四先走,我留在家里,”不等脸色大变的穆晟说话,小花接着说,“凡事做好准备,家里的鸡群,兔子群必须处理好,还有田里的菜,要收割,还有家里要弄一个地窖放东西。重的东西带不走就放地窖里。要做的事还有好多,我留在家里帮着把事情处理好。你送大哥到庆州,安置好了,回来接我走。”
穆晟看向小花,张嘴欲说什么,却奈不住小花眼里的坚定。唯有点点头,“我回来接你,等我。”
见穆晟同意了,贺老大只叹一口声,不作反对。杨燕儿垂下眼帘,手指神经质地揪住衣角,“穆东家,我求你一件事。带上我哥哥一家人走。”
杨大石一家吗?穆晟不作犹豫,“好。明天我派人悄悄和杨家联系,但这事不能声张,对外就说冬天太冷了,要带小孩到庆州避冬。”
杨丽连连点头应了,看看小柱,小心翼翼问道,“那,那我把我弟弟也带上。”
啪!小柱猛地一敲桌子,“朝廷的仗还没打完,说这些晦气话做什么!”
“我,我......”杨丽张张嘴巴,胸脯急速地一起一伏,却说不出话。
“小孩多些,正好做伴。明天就到沈么么家说说。”
杨丽大喜,连连点头,“我,我知道,我就说,说,带小弟到庆州玩玩。”
咯咯,咯咯,沉静的夜晚,敲门声异常响亮。
“谁啊?”小柱暴躁地向院门喊一声。门外安静了片刻,咯咯,咯咯,又是一连串不停顿的敲门声。
“我去看看。”小花跑出堂屋,拉开院子门上的横栏,“啊?你怎么来了?”
堂屋里众人看见随小花走进来的老人李根生吃了一惊,穆晟立即警惕地望向院门处,小花摇摇头,示意外面没人。
李根生也不多话,开门见山,说明来意。“我看这场战事不简单,胡人大冬天跑到打仗,断不会空手而回。这仗打到什么时候也是一个未知数。我年纪大了,腿脚不灵活,要跑也跑不到哪里去。况且这里有祖宗留上的地,房子,得有人留下来看着。穆东家,我实话求你了,能不能想个法子,帮我把我那两个小孙子,儿夫郎送走。我这年纪也就这样了,夫郎小孩熬不得战乱。南边......南边总比留在北边的好。”
李根生环视贺家人,见每人脸上阴晴不定。其实刚进门时,看见穆晟在贺家,又发现屋里的小夫郎眼睛红红的,以李根生的年龄阅历,多少能猜到一些。穆晟既然已有准备,那能不能求动穆晟带走孙子和儿夫郎,还得靠贺家。
目光落在贺老大身上,“我这辈子没别的愿望,看着小子成亲生娃,看着孙子长大。天生五岁,天养三岁,都留不开么么。我知道是我唐突了。但看在我已经没多少日子的份上,就当帮帮我,帮帮李家,好歹,李家要留个人。”说着,声音哽咽,两手抹抹眼睛。
贺老大看向穆晟,“这,这李老平日......”
“阿爹莫担心。李老,你回家让李么么准备准备,大船就停在岷江和白沙江交接处,一切准备后,我通知李老上船的时间。”
李根生千恩万谢离开。穆晟低头苦笑,人是越带越多,庆州那处三进的小院也不知能不能挤得下。
一家人做出了决定,第二日清晨各自忙碌起来,杨丽给丈夫孩子收拾包袱。贺小柱想在离开前给家里挖一个地窖。天一亮,就和贺老大在后院挖土。小四帮不上忙,却也懂得收拾自己的小包袱,收拾完了,就拿条板凳坐在院子里,看着小敏玩。杨燕儿依旧到村口等待消息。贺小花把家里的面粉和成团,做馒头,又到棚子屋里清点鸡群和兔子的数目。
分出四分之三,让穆晟运到县城和府城的酒楼,想办法卖了换成银钱,剩下一半,再分成两份,一份宰了,肉做成腊肉,一份留做“种子”,留在贺家小院。
当天晚上,一个两米深,三米长宽的地窖挖好了。把通风口留在隐蔽的地方,四周又用杂物,或者植物遮挡。穆晟连夜送来青砖,垒实地面和四面墙壁。
一家人不敢声张,只悄悄地进行。田地里的邵尾菜收割了一季,又按照往年的例子,撒下种子。
三天后,穆晟把棚子屋里的鸡群和兔子都处理好,银钱交到小花手上,小花又把银钱交到交给杨丽和贺小柱保管。叮嘱两人到了庆州多贮备些药物,小鸡,小兔什么的都买一些。别管那么多,先养起来再说。方法杨丽是懂的,只要有几只小鸡,过不了几年,又是一个大鸡群。又把准备好的布料包了塞给杨丽,交托他好好看着小四,冷了要替小四多穿衣服。杨丽含泪一一应下,又拉着小花,让小花好好照顾阿么和阿爹。
沈么么带了小儿子过来。虽然隐约猜到和战事有关,看见贺家送走杨丽,却留下小花,沈么么什么都没问,拉了杨丽出门,让他们早早起程出发。
趁着早上行人稀少,一家人连同潘莲,李家的两个孩子悄悄来到白沙江。贾杏儿领了小子等在江边。
贾杏儿心里有点不以为然,要不是杨大石和太么么坚持要送走大河,他还想回绝了穆晟。杨大河倒是把这次当成难得的出行机会,有心想见识见识南边的大港庆州。
与贺李两家大包小包不一样,杨大河就简单一个小包袱,轻轻松松,贾杏儿脸上也没看见多少离别的悲伤。 ↑返回顶部↑